基金經理會犯股市菜鳥的錯誤嗎?

基金經理會犯股市菜鳥的錯誤嗎?

在本人的專欄中,我曾經寫過一系列關於投資者行為習慣的文章,列舉了普通投資者最容易犯的一些投資行為錯誤。比如,投資者受可得性偏差的影響,以過高的價格買入那些被新聞媒體廣泛報道的公司的股票;近因效應使投資者總是受到最近的歷史(比如三到五年)的影響,發生“追漲殺跌”的非理性投資行為等。(文末有相關擴展閱讀。)

可能大家會認為這都是普通散戶才會犯的“菜鳥”級錯誤,而那些投資機構中的職業選手(基金經理)則不會犯這種錯誤。那麼,事實到底如何,這樣的看法有沒有證據支持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問題。

(一)基金經理也會犯非理性錯誤

我引用的實證研究主要來自於一篇2018年的最新研究論文(Du, et al, 2018)。該論文的作者研究了美國4,400多個公募基金長達34年(1980—2014)的交易數據,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研究結論。

1)基金經理在決定自己是否會重複購買某支股票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之前在這支股票上有沒有賺錢。

如果之前在這支股票上賺錢了,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該基金經理,就更有可能回過頭去再購買這同一支股票;而如果之前在某支股票上虧錢了,那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該基金經理更有可能會避免再購買同一支股票。該研究顯示,對於已經買過的股票,基金經理回過頭再去購買賺過錢的股票的概率,比沒有賺過錢的股票高出17%。

我們知道,很多基金經理並不一定在一家基金公司任職,中途可能會跳槽。該研究發現,基金經理們對於重複購買股票的決定,不受其跳槽的決定影響。舉例來說,假設基金經理張三在A基金公司買賣某支股票賺了錢,那麼當張三跳槽去B基金公司後,還是更有可能去購買那支讓他嚐到甜頭的股票。就是說,基金經理對於某支股票的特殊感情會一直跟著這位經理。

這個發現出乎人意外的地方在於,一個理性的投資者在判斷是否要購買/賣出一支股票時,應該只考慮該股票當時的基本面以及價格是否低於/高於內在價值,不應該受到此前在這支股票上的經歷的影響。因為過去的經歷可能有很多偶然因素,和當下的投資決策完全沒有關係。基金經理作為相對來說最理性的投資者人群,理應明白這顯而易見的道理。但是數據顯示,即使是基金經理也無法避免這些“菜鳥”最容易犯的投資錯誤。

2)如果基金經理在賣出某支賺錢的股票後,該股票繼續上漲,那麼基金經理就不太會再回過頭去購買該股票。但是如果基金經理在賣出某支賺錢的股票後,該股票價格下跌,那麼基金經理就更可能回過頭再去購買該股票。

從人的心理角度,我們很容易理解基金經理的行為。當經理決定賣出某支股票,獲利平倉後,如果該股票價格繼續上漲,那麼他很可能會感到後悔,覺得自己賣早了。他可能會在心理上覺得這支股票和自己“八字不合”,因此以後不再去碰這支股票。但是如果在經理賣出一支股票後,該股票價格下跌,那麼他的自我感覺會非常好,認為自己對該股票瞭如指掌,因此更容易在以後再買入該股票。

3)基金經理是否傾向於重複購買以前交易過的股票,概率分佈是不對稱的。就是說,如果之前在某支股票上賺了錢,更高的盈利不會導致基金經理更可能去復購該股票。但是如果基金經理之前在某支股票上吃了虧,那麼虧的錢越多,他就越不會去復購該股票。

這個研究發現符合典型的行為學偏見:損失厭惡。“損失厭惡”的意思是,我們在虧100塊錢時感到的痛苦要遠遠超過賺100塊時感到的快樂。因此,在面臨可能的損失時,我們會極端不理性地選擇過度保守。

研究發現,之前讓基金經理們吃過甜頭的股票的投資回報,平均來講比讓他們吃過虧的股票的投資回報,差了5%左右。這個5%就是基金經理們因不理性決策而付出的代價。

(二)總結

投資理財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可謂剛需。問題在於,絕大多數投資者存在的一個通病就是過度自信。我們傾向於認為,這個市場中有很多傻瓜在那裡瞎買瞎賣,但是那個傻瓜肯定是別人,而不是我自己。

當我在和很多投資者分享這些常見的行為錯誤時,也常常會觀察到諸如此類的反應:你說的這些錯誤太小兒科了;也許中國股市中有很多“韭菜”會犯,但那絕對不是我;我如此聰明,不需要被提醒這些幼稚的錯誤……

然而,這個積累了大量數據的研究顯示,即使是那些職業選手,機構中的基金經理,也容易犯這些看似幼稚的投資錯誤,並且因此拖累自己的投資回報。很多時候我們心中理所當然認為的往往和現實中的事實有很大差距,因而我們當引以為戒,努力提高投資決策的理性程度,科學投資。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金經理會犯股市菜鳥的錯誤嗎?

Du Mengqiao, Alex Niessen Ruenzi and Terrence Odean, Stock Repurchasing Bias of Mutual Funds, 2018

伍治堅:

伍治堅:

伍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