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杭州|從“悲歌”到“歡歌”——湘湖綜合保護與開發的偉大曆程

当代杭州|从“悲歌”到“欢歌”——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伟大历程

從“悲歌”到“歡歌”

——湘湖綜合保護與開發的偉大曆程

当代杭州|从“悲歌”到“欢歌”——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伟大历程

湘湖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錢塘江、富春江和浦陽江三江交匯處的東側,與西湖這個“姐妹湖”隔江相望。湘湖山水秀麗,古蹟遍佈,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湘湖先民孕育的跨湖橋文化,是浙江遠古文明的源頭之一。城山上的越王城遺址,也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是當年勾踐屯兵抗吳的軍事要塞,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春秋末期古城牆遺址,這裡曾經演繹過 “臥薪嚐膽”的悲壯故事,也留下了“饋魚退敵”的動人傳說。湘湖可謂歷史厚重,人文薈萃,這裡還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的故鄉,李白、陸游、劉基等歷代名人都在古湘湖一帶留下了詩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兩次視察湘湖,給以了高度評價,說錢塘江就好比一條龍,西湖和湘湖是龍的兩隻眼睛,如今湘湖呈現出來的新面貌讓人為之一震,和西湖一樣成為浙江的點睛之筆,簡直是換了人間。

然而,湘湖從九百年前的修築,到今天的保護與開發,有著一段滄桑曲折的歷史,經歷了一個從“悲歌”到“歡歌”過程。

当代杭州|从“悲歌”到“欢歌”——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伟大历程

一、湘湖,蕭山人們的母親湖

——古代湘湖的修築與功績

古代湘湖周邊有夏孝、長興、安養等九鄉,這一地帶地勢低平,既瀕臨錢塘江,又位居浦陽江下游,洪澇頻繁。而長期的淤積,人口的增加,一些湖泊的被圍墾,造成當地淡水資源的不斷緊缺,農田用水非常緊張。古湘湖周圍農田易旱易澇,常常受災,而湘湖地區正是一處合適的供水之源,當地民眾多次請求官府築堤蓄水為湖,用來灌溉周邊農田,但是一直都沒有實現。

一直到北宋政和年間,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楊時出任蕭山縣令,“依山為湖,築土為堤”,率領民眾開築出了一個新湖。這個湖周長40餘公里,東北窄,西南寬,湖面面積達37002畝,比今天的湘湖還要大4倍左右,湖水可以灌溉周邊九個鄉的農田146868畝。新湖不僅變水患為水利,還為蕭山平添了一處湖光山色優美如畫的勝景,因“山秀而疏,水澄而深,邑之人謂境之勝若瀟湘然”,所以取名湘湖。

湘湖建成後,九鄉農田有了保障,湘湖所以有了“九鄉水倉”之稱。北宋時的蕭山一共15個鄉,九各鄉那是佔了整個縣的大半,湘湖灌溉區域已經是歷史上蕭山的大部分。由此,“萬頃湘湖民稼穡”,湘湖造福周邊百姓九個世紀,成為了蕭山人民的母親湖。

湘湖不僅以其蓄水灌溉四周農田,維持人們的生存,而且湘湖的物產資源也極為豐富,維持了當地人們的生存和發展。湘湖物產豐富,“其地之所產:有竹、有橘、有桃李、有楊梅、有芰、有菱、有蓴、有茶、有橙、有鱸魚,魚如松江,凡多且肥,故自陶以外皆樵與漁,則一日之所資生不下百金,一人之拮据足以供給。”湘湖楊梅“味冠浙西東”,湘湖蓴菜、櫻桃還是朝廷貢品,湘湖還有了“日進一隻金元寶”的說法,所以又叫“元寶湖”。

湘湖這位母親美麗而又富饒,8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湘湖蓄水灌溉四周農田維持了人們的生存,而豐富的物產資源更維持了蕭然大地上人們的生存和發展。

当代杭州|从“悲歌”到“欢歌”——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伟大历程

二、九個世紀的悲歌

——湘湖的歷史變遷

湘湖築成,周邊九鄉農田大獲其利。然而,湘湖從成湖一開始,湖區居民因為居住位置和生計方式的不同,出現了利益上的衝突。靠湖水灌溉農田的人們自然是要保湖,不肯破壞湘湖,而不完全依靠湖水灌溉的一些人則主張廢湖,覺得還是拿來種地或者造房子的好。於是保湖與廢湖一直存在鬥爭,湘湖成湖的九百年間,這種紛爭持續不斷,一度愈演愈烈。

湘湖建成僅七年,這裡就有豪民不斷向官府奏請“罷湖復田”,遭到靠湖水灌溉的百姓的堅決反對。當時有一個主張“罷湖復田”的官員要入京,有當地十位老人就一起跪請保湖。後來大家約定湘湖的留與廢以當年的灌溉情況為準,如果當年遇旱湘湖能救田地那麼就把湘湖留著,反之就要廢湖。結果偏偏那年遭遇了大旱,周邊的河道全部乾涸,農田全靠湘湖水的灌溉才得以有所收穫。當時有民謠說:“民有天,湖不田。脫未信,視此年。”

湘湖建成之後,對湘湖的威脅還有人為的侵佔,於是,也就有了侵佔與清退之爭。宋朝南渡,定都臨安,蕭山與京城隔江而望,京城的達官貴族與一些當地的豪民相互勾結,一有機會就廢湖為田,佔為己有。一些高層官員勾結當地人把湘湖佔為私人領地,建造鄉村私宅、種植水稻等等。當時的蕭山縣令還曾冒著丟烏紗帽的危險,渡江進京上告朝廷,歷經艱辛,一一清出所佔的湖田,並做出處罰。為防止侵佔湖利,歷代禁令也很嚴。儘管如此,湘湖仍然經歷了成湖、縮小乃至湮廢的過程,人為侵佔和破壞湘湖的事件經常發生。

侵佔湘湖的行為一直不斷,到明中期以後至清代這段時期,湘湖情形更加惡化。如明朝嘉靖年間跨湖橋的修建,“跨湖夜月”“跨湖春漲”古代是“湘湖八景”之一,然而其時,湘湖裡是嚴禁造橋造堤的,四百多年前造的跨湖橋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一個違章建築。跨湖橋的建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湘湖的水利功能,阻礙了湖水的暢通,使“湫口之水不能及”,嚴重影響均水灌溉,加速了湘湖的淤積,堤橋兩邊水域逐漸縮減,九鄉大受其害,當時還流傳一首民謠:“孫學思,築湖堤,湖堤長,害九鄉”。這樣,湘湖的建與毀、存與廢、疏浚與堰塞、侵佔與反侵佔,一直沒有停息。在晚清民國時期,關於墾禁之爭也達七次之多。

湘湖灌溉價值在慢慢弱化,湖面逐漸縮小,到二十世紀初,湘湖水面面積為2萬多畝,僅為建湖時的三分之二,1949年前後,湘湖水面僅有1萬畝左右,1966年時,湘湖水面僅存3040畝。此後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湘湖水面僅1460餘畝,成為了一個殘留的河流型湖泊,整個湘湖基本變成兩條寬三五十米的河道。之後,湘湖幾近湮廢。

明朝時劉伯溫巡查各地,破除龍脈,發現湘湖有龍氣,設壇施法,建了一座鎖龍橋鎖住飛龍,一鎖就是幾百年,幾近湮廢的湘湖如同被鎖住的飛龍在嗚咽、哭泣。

20 世紀 80 年代,一位美國學者蕭邦齊曾來蕭山研究湘湖,登上城山遠眺,“悵望著悲慘的景象,注視著高山長天”,回國後出版了一本書,題為《九個世紀的悲歌:湘湖地區社會變遷研究》,正因為湘湖經歷瞭如此滄桑鉅變,這位美國學者把九個世紀的湘湖比作了一曲“悲歌”。

当代杭州|从“悲歌”到“欢歌”——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伟大历程

三、艱難的歷程

——湘湖保護與開發的歷程

保護湘湖,恢復湘湖,再現湘湖迷人風光,展示湘湖厚重文化,一直以來是蕭山人民的呼聲和願望。湘湖綜合保護與開發是一項“民心工程”“實事工程”,保護湘湖,唱好“西湘記”,是延續蕭山文脈、邁入“錢塘江時代”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蕭山人民高度重視湘湖的保護與開發的建設,歷經幾百年滄桑的湘湖才迎來了新的轉機,一個圓夢湘湖的夢想開始拉開帷幕。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湘湖建設規劃進入議程,1995 年,浙江湘湖旅遊度假區成立,2003 年,湘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成立,湘湖綜合保護與開發工程啟動,總體以歷史文化、自然生態、休閒度假定位。湘湖綜合保護與開發工程歷時十三年,經歷了三個時期的建設:湘湖第一期工程,恢復水域面積1.2 平方千米,開發面積4.64平方千米,於2006 年4 月建成開放,並作為主園區迎接了第一屆世界休閒博覽會的召開,廣受好評;在第一期成功的基礎上,2008 年,決策湘湖二期的開發,歷時3 年,於2011 年9 月開園,恢復水域面積2 平方千米,建成面積5.95 平方千米;湘湖第一、二期保護與開發工程的實施,得到了市民與遊客廣泛讚譽,湘湖於是乘勢而上,2013 年7 月,開始了第三期的保護與開發建設,建設面積6.6 平方千米,水域面積在一、二期3.2 平方千米基礎上擴大到了6.1 平方千米,面積與西湖接近,2016年10月,在百萬蕭山人民的期盼中,湘湖湖面恢復工程的收官之作、湘湖的點睛之筆終於精彩亮相。

期間,湘湖區域杭州樂園、杭州東方文化園等先後建成開放,世界休閒博覽會成功舉辦,下孫景區、老虎洞景區、定山景區、雲洲斂翠、青蒲問蓴、金沙戲水、海洋公園、音樂噴泉等數十個景點點綴其中,各具觀光、生態、休閒特色,跨湖橋遺址博物館、越王城遺址公園、下孫文化村等一批歷史人文景觀修建開發,充滿著古樸的人文氣息。“大珠小珠落玉盤”,金融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以及開元森泊公園、湘湖水街、蘭博基尼酒店等項目相繼建設。湘湖的橋樑也成為一道道風景線,形狀各異、古樸優雅的108 座橋樑,讓湘湖儼然成為中國的江南橋樑博物園。

湘湖綜合保護與開發工程,堅持文化引領,生態優先,可持續發展,做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統一,將湘湖作為一個保持整個地區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系統工程來實施,水域的恢復大大改善了湘湖地區的環境,這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在蕭山的成功實踐。湘湖所有岸線作為公共資源,也都向老百姓免費開放。杭州G20峰會期間,湘湖向世界展示了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風貌。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幹,湘湖保護與開發,其中歷程可謂艱辛,可以寫成一本厚重的書!保護與開發過程中也有許多經驗啟示,還形成了保護開發的“湘湖模式”,為其他地區的湖泊建設提供了借鑑。

当代杭州|从“悲歌”到“欢歌”——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伟大历程

四、湘湖讓生活更美好

——湘湖保護與開發的成效

“涵虛天境落靈湖”,湘湖猶如天宮遺落人間的一面寶鏡,湘湖的保護與開發,基本上恢復了古湘湖“開而蕩”葫蘆狀的歷史形態,景區山水風光秀麗,古代湘湖風景的精華 “湘湖八景”,也正在一一得以恢復呈現。

湘湖綜合保護與開發工程的實施,有效推進了旅遊業的發展,目前湘湖有4 個國家4A 級旅遊景區,擁有“中國百強旅遊景區”、浙江省首個“最佳休閒旅遊目的地”、“中國休閒第一湖”、“最佳湖濱旅遊目的地”、2017 亞洲旅遊(紅珊瑚)獎、“中國最佳旅遊度假勝地”等美譽。

“兩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綠羅鋪”,八千年湘湖展現出了她迷人的風姿。湘湖是杭州旅遊業的明珠,更成為蕭山人家門口的風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在日益改變了蕭山人的生活方式,大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四季有花,日夜有景,人們或泛舟湖上,或徒步古道,或玩沙戲水,或探幽攬勝,或騎行於山水間,湘湖成為一個休閒健身度假的好去處,湘湖還成為浙江省運動休閒旅遊示範基地。近年來,湘湖還成功舉辦了首屆湘湖國際鐵人三項賽、國際帆船邀請賽、國際皮划艇馬拉松挑戰賽、首屆杭州國際毅行大會、首屆休博會水上擂臺武術群英會、水上趣味運動會、中國杭州(蕭山·湘湖)露營大會、國際彩色跑、國際武術文化湘湖論壇等國內外各類休閒運動類活動,湘湖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得到大幅提升。湘湖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推動了休閒產業、旅遊產業、會展業等的發展。

全球性、綜合性國際旅遊組織——世界旅遊聯盟總部(WTA)落戶湘湖,更彰顯了湘湖對於全國乃至世界旅遊業的積極作用,是杭州旅遊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杭州增添一個向全球展示國家旅遊形象的重量級平臺,湘湖從此將站上了“國際舞臺”,開啟了“旅遊國際化之路”。

湘湖的保護開發,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五、可持續發展是湘湖開發的理念和方向

——湘湖旅遊資源開發的思考

隨著旅遊休閒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休閒度假等旅遊的需求不斷提高,湘湖,作為杭州和蕭山重力打造的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是亞運會期間展示杭州旅遊形象的重要載體,是杭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中的重要區域之一,在極力創建AAAAA景區的當下,如何更好地開發湘湖的旅遊資源,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是湘湖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湘湖先天資源是湘湖旅遊開發的重要基石。湘湖的生態資源和自然風光在人口密度高、平原為主的長三角地區較為珍稀,具有生態休閒旅遊的先天條件;湘湖的人文資源開發深度和廣度十分可觀,具有豐富的遺址遺蹟、深厚的歷史文化景觀等;湘湖的現代休閒旅遊產業已經得到初步開發。

特色化發展是湘湖旅遊突出重圍的重要策略。通過對湘湖旅遊資源開發的內部優勢、劣勢分析,及外部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機遇、挑戰分析,湘湖的主要優勢集中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具有較佳的可進入性及初具規模的旅遊資源體系,市場開發潛力大;劣勢主要是其知名度低、認知度低,品牌形象在大杭州旅遊中還處於劣勢,並且旅遊資源的同質化程度相對高、特色化不足,缺少可以成為品牌符號的精品和拳頭產品,同時,旅遊配套欠缺和宣傳營銷薄弱。湘湖旅遊資源開發面臨的外部機遇非常好,當前正是全球休閒產業發展、世界信息技術發展和中國旅遊市場轉型發展時期,長三角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休閒產業大興,杭州擁江發展、蕭山產業轉型又給湘湖發展帶來了政策、經濟和技術上的支持;同時,這種發展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國內休閒旅遊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資本的投入、交通的便捷、信息的公開流動、區域內旅遊的競爭等,對湘湖的特色化發展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同時,開發帶來的生態環境挑戰也如影隨形。

可持續發展是湘湖旅遊發展的理念和方向。針對湘湖旅遊資源開發的優劣勢和機遇挑戰分析,湘湖旅遊資源開發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分類開發原則,堅持系統化、公共物品屬性的開發思路,湘湖旅遊資源開發中必須貫徹品牌打造理念,通過打造AAAAA景區、“國際慢城”等品牌,提高湘湖在國內外的品牌知名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湘湖要以休閒度假和會展為主要特色,與大杭州旅遊資源錯位發展;必須深入挖掘湘湖的人文內涵,大力提升跨湖橋文化的地位和價值,通過考古研究與遺址展示擴大湘湖古越文化的影響力,通過地理研究與配套設施建設挖掘湘湖水利文化等手段,建設湘湖體系化的特色產品、拳頭產品;互聯網+的時代,湘湖必須加快“智慧旅遊”景區建設,並進一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提高公益性、便捷性;重視宣傳,通過體系化營銷,提高湘湖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遊客;在旅遊資源開發和運營中,做好旅遊環境的調控,湘湖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一度杭州最高,是一塊難得的“藍心綠肺”“有氧組團”,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監控和播報。

通過對湘湖的旅遊資源探討發現,先天稟賦是湘湖旅遊資源開發的重要基石,培育拳頭產品和差異化化發展是湘湖旅遊資源開發的主要方向,可持續發展是湘湖旅遊資源開發的基本理念。以此為湘湖的可持續開發提供參考借鑑。

六、湘湖走向世界

——湘湖發展的未來展望

湘湖的保護與開發是造福蕭山人民的民生工程,推動蕭山旅遊業發展的重頭戲,也是提高蕭山城市品質的金名片。“湖光寫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宋代蕭山縣令楊時對湘湖的描述,如今正在得以恢復展現,湘湖,這個集休閒度假勝地、生態文化體驗目的地、商務會議基地於一體的景區,江、山、湖、城相依相融,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正處“後峰會、前亞運”的歷史機遇時期,杭州實施擁江發展戰略,為湘湖這個錢塘江流域的“明珠”的更高層次發展,創造了新的歷史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湘湖正乘勢而上,推進旅遊品質化、智慧化、國際化,打造“七彩湘湖、品質湘湖、魅力湘湖、國際名湖”,努力成為新一輪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標杆。湘湖將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風采,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魅力、浙江風采、蕭山元素和改革開放成果的一個重要窗口。

九百年前楊時開築湘湖,施德於民,惠澤後世,湘湖景區裡的立雪橋、道南橋、德惠橋等,紀念的都是楊時造福百姓的功德。如今湘湖的保護與開發不僅僅是一個旅遊產品,更是一項“民心工程”“實事工程”,是杭州市委、市政府,蕭山區委、區政府為蕭山老百姓辦的一件大實事,是圓蕭山人民的“湘湖夢”,湘湖裡的一座橋叫夢湖橋,正蘊含著百萬蕭山人民圓夢湘湖之意。湘湖綜合保護與開發帶動著杭州和蕭山經濟社會全局的長遠發展,關係著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在實現讓湘湖為杭州和蕭山人民造福的願望。

湘湖曾經的一些古橋歷經滄桑,其中的鎖龍橋也早已毀廢,在湘湖保護恢復的一開始建起了一座新橋,取名為了“飛龍橋”。世異時移,舊橋變為新橋,蒼龍已然騰飛,寓意湘湖這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發展得越來越好,也寓示當今中國的崛起,巨龍騰飛。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如今的湘湖,舊貌換新顏,從昔日的“悲歌”在今天已經唱起了“歡歌”!

作者:傅浩軍系杭州湘湖(白馬湖)研究院副院長。本文刊登於中共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征途》雜誌2018年第3期總16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