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再迎鬆綁:期貨概念股的“福音”、對衝基金的“春天”

繼2017年股指期貨兩次鬆綁之後,12月2日,股指期貨迎來第三次鬆綁。

智通財經APP獲悉,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在綜合評估市場風險、積極完善監管制度的基礎上,穩妥有序調整股指期貨交易安排:

一是自2018年12月3日結算時起,將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0%,中證50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5%;

二是自2018年12月3日起,將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調整為單個合約5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

三是自2018年12月3日起,將股指期貨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四點六。


股指期貨再迎鬆綁:期貨概念股的“福音”、對沖基金的“春天”


自2010年4月16日滬深300指數期貨上市,再到2015年4月16日,國內又上市了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股指期貨一直深受投資者的廣泛青睞。

主要因為,股指期貨是投資者非常認可的對沖工具,它的資金承載量是其它衍生品工具無法比擬的,如果把金融衍生品比喻成股票現貨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投資者迫切需要的“洩洪口”,那股指期貨的“洩洪排澇”能力遠非上證50ETF期權等可及。

離全面鬆綁不遠了

2015年年中,股市異常波動時期,當時股指期貨成為眾矢之的。2015年9月2日晚間,中金所宣佈,自2015年9月7日起,將期指非套保持倉保證金提高至40%,平倉手續費提高至萬分之二十三,也就是整整上調了20倍。同時,非套期保值客戶的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就認定為異常交易行為。

因此,2015年股指期貨的受限最重要背景是股災的負面影響。

而股指期貨鬆綁就是對其交易規則,期貨保證金標準、交易手續費標準等做出放鬆以及降低的政策。期貨的解禁,表明監管層對市場恢復已經認可,對於市場中短期信心都有提振效應。

2017年以後市場逐步穩定成熟,並於2月及9月份相繼推出股指期貨鬆綁政策。


股指期貨再迎鬆綁:期貨概念股的“福音”、對沖基金的“春天”


通過之前兩次鬆綁,確實帶動了市場新的增量資金的流入,同時反映了市場以及政策面希望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的目標。

但是,兩次“鬆綁”後,雖然流動性有所好轉,但仍然無法滿足越來越多的機構特別是大型機構的風險管理需求。

2018年以來監管層人士已多次就股指期貨問題表態,並表示要推動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如今年7月23日,中國期貨業協會主辦的期貨公司高管人員培訓班在北京舉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要抓緊恢復股指期貨常態化交易,滿足境內外投資者股票市場風險管理需求;研究推出金融期貨期權;豐富國債期貨品種,繼續推動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等工作。

何為常態化交易?即意味著股指期貨或將迎來全面鬆綁。如近日,在12月1日舉行的第14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提出,要持續擴展期貨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其中包括做好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的各項準備。

近日,中金所總經理戎志平也在會上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衍生品市場比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更為重要。資金大進大出使市場更不穩定,而衍生品市場則可以平抑這種波動。

專家意見:對市場是重大利好

市場人士一致認為,股指期貨一直以來是資本市場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將發揮積極的市場功能。從短期和長期來看,股指期貨帶來的都將是利好消息。

金鍀資產總經理任思泓表示,調整股指期貨交易安排,激活對沖基金行業,將為A股帶來2000億-3000億元的增量資金迴歸,甚至有可能更高。

國投安信期貨總經理戈峰表示,當前,股市發展逐漸健康,風險逐步釋放,監管層考慮恢復股指期貨正常交易十分自然,也順應了股市發展的內在需求。並指出,如果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短期內應該會增加被壓抑的交易需求,長期看必將使股市的期現市場更流暢地結合,減少市場摩擦,為股市健康運行保駕護航。

國都期貨金融期貨研究員張楠表示,短期來看,恢復股指期貨常態化交易有三點影響。首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帶來股指期貨成交量和持倉量的上升,將提升投機者的市場參與度和活躍度,隨著交易活躍度的提高,每個品種的持倉量也將上升。其次,股指期貨常態化將大大提高股市活躍度。再次,股指期貨常態化有利於提振投資者情緒。

格林大華期貨金融研究中心經理趙曉霞表示,恢復股指期貨常態化很有必要,目前股指期貨因為受限成交量低迷,極度不活躍,投機力量也不足。健康的期貨市場既需要套保也需要投機,投機力量不足現已影響股指期貨功能的發揮,造成盤面的升貼水不合理。

私募機構:可以更靈活進行對沖

在上一次鬆綁消息發佈後,就有機構投資總監在朋友圈分享:冬天已經過去,量化投資的春天要來了!

眾所周知,如果沒有股指期貨,資管行業就很難有一個大的發展,所以期貨交易迴歸常態給資管行業帶來了盎然春意。

正如前文提到,股指的部分放開會提升市場流動性,允許套保和投機交易參與者用更低的成本交易更大的量。具體到對量化對沖產品的影響,手數的放開將允許規模較大的量化對沖產品交易更高的倉位,方便靈活開倉平倉,使得單賬戶能支持更大規模的產品。

此外,境外投資者他們進入衍生品市場的要求尤為迫切,他們在境外已經習慣了有衍生品的環境中做投資,來到中國以後,做股票也好、債券也好,沒有衍生品他們覺得非常不習慣

更多期貨、期權品種已在路上

隨著股指期貨的全面鬆綁,將有更多新品種期期貨、期權品種出現。

如上期所表示,將加大品種的對外開放力度。一方面,新品種20號膠期貨將採取原油期貨的模式,以“國際平臺、淨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的模式向境外開放;另一方面,現有的成熟品種,考慮下一步作為特定品種引進境外投資者,加大境外註冊品牌的認證力度,除此之外,在境外交割庫存的佈局上也有一定的考慮。

鄭商所表示,積極進行新加坡辦事處的籌備工作,正在考慮推出紅棗、尿素、純鹼、短纖、花生、咖啡等其他新品種,以拓寬服務領域,並且在白糖期權的基礎上,希望推出棉花等更多的期權品種。

此外,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表示,將加快推進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棕櫚油等農產品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工品種的國際化研究和準備,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乙二醇期貨將在12月10日掛牌上市。

期權方面,近來不少ETF期權和商品期貨ETF也在籌備中。

如上交所希望擴大ETF期權品種,推出滬深300ETF期權和中證500ETF期權。同時,完善組合策略保證金、行權指令的合併申報、做市商雙邊報價等與國際慣例相符合的機制。在這一過程中推進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相結合。

深交所將與商品期貨交易所合作推出商品期貨ETF產品,接下來還會推出深圳創新引擎ETF產品和浙江新動能的ETF產品,下一步將與商品期貨交易所合作推出商品期貨ETF產品。

參股期貨概念股迎利好

短期來看,自然是利好之前蟄伏已久的期貨概念品種,特別是具有券商疊加背景的個股,從公司的業績增長、行業放寬角度得到受益。

隨著增量資金後市場的投資熱情加大,券商板塊業績將顯著提升,此外,本身純正的參股期貨的個股機會也會逐步凸顯。

如中信證券持有中信期貨93.47%股權、中金嶺南持有金匯期貨100%股權、國金證券持有國金期貨100%的股權、中科金財持有安糧期貨40%股權、大恆科技持有大陸期貨49%的股權。

此外,作為AH股上市公司兗州煤業亦持有上海中期期貨33.33%股權。

總之,流動性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元素,股指期貨再次放寬,那麼套期保值、對沖等本身具備的作用將真正的發揮作用,從而吸引更多的新的活水入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