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郭沫若的書法?

凌塔太守


郭沫若先生是文學界的泰斗級人物,是一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

郭沫若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可謂是呼風喚雨,在學術界無人可以與之比肩!

對於郭沫若這個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評價,對他的書法,文學,以及人品都有各種各樣的評價。


評價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是不容易的,並且我個人也沒有評價的資格,現在只把田蘊章老師的看法說出來,供大家參考,因為這也是田蘊章老師公開的說法。

田蘊章老師在“談到蘭亭論辯”的時候,自然就提到了郭沫若,因為郭沫若是“蘭亭論辯”的發起者,田蘊章老師首先說郭沫若的書法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一流的水平,包括他在書法界,學術界的影響都是無人能相提並論的。


至於說康生,那也是一個書法好手,似乎他曾經說過自己用兩個手指頭也比郭沫若寫得好,我們下面就來看看康生的書法:

康生的書法,在我個人看來,似乎比郭沫若的書法更加耐看,點畫遒勁,


不似郭沫若那樣出現較多的飛白,整個字顯得圓潤流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對此,你有哪些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鐵匠論書畫


古時候的文學家,詩人,他們一直都在使用毛筆,又是由於傳承的緣故,多數對書法都有很深的造詣。

但郭老關於他書法怎麼樣,希望大家已不要過分的去深究,作為一個文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哪怕寫的不是很好,都有著它非一般的價值,不能跟一般研究書法的人同概而論。再說談論或評價當代人的書法或文學都有點為時過早。

其實應該說什麼東西都在進步,但人們總是認為書法方面今日不如古人,這個通病不是當代這樣認為,在唐宋時間都有這一觀點。

(妄談,勿噴)




高良近


郭沫若的書法該如何看待?

先得知道郭沫若這個人吧。

郭沫若(1892~1978),男,漢族,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早年赴日本留學,後棄醫從文。與成仿吾、郁達夫等組織“創造社”,積極從事新文學運動。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詩集《女神》,是當代最優秀的革命浪漫主義詩作之一。

1923年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蔣介石清黨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1928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埋頭研究中國古代社會,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46年後,站在民主運動前列,成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的革命旗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這是正史記載)

郭沫若先生幾乎經歷了他所處時代所有發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其一生著述頗豐,領域寬廣,且多有開一代風氣者。書法,只是他所涉及的諸多領域之一,其風格獨具特色,有“郭體”之稱。在中國許多名勝地點的招牌都採用郭沫若的題字,如故宮博物院、北京四中、榮寶齋等等。

但是世人對他的風評不佳,魯老爺子說他是“才子加流氓”。我們先不看後一半,但看前一半,那就是魯老爺子至少認為郭老先生是“才子”。

這個風評不佳,縱觀資料,可能和他在對待女人上的態度和所謂“軟骨文人”有關。

我們不是親歷者,無法瞭解真正的真想,無法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其人自身姑且擱置不談,只說郭老先生的書法。

對於郭老先生的書法,有康生的一個著名的評價:若論書法,我用腳趾夾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寫的強。這句評述有一個前置限定:“若論書法”,那就是其他的不論了。

書法藝術方面,郭老先生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筆8字要訣,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其書以行草見長,筆力運轉變通,處處透射出一種“文”的氣質,和他的詩、文等風格一致,是其學識、底蘊的外化。

即使有康生的評價,即使有魯迅先生的“罵”,但是郭老先生的成就放在那裡,那是誰也忽視不了。

民間對郭老先生書法的負面評價,典型的是“因人廢書”,然而,如果把我們代入那個時代,能否做得比郭老好?能否活成郭老的樣子?

所以,我認為,對待像郭沫若先生這樣的歷史人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來檢驗、評說。

對他的書法也是。如果拋開其他,單論書法,就如前面所說:既有師承來歷,又多創新,筆力運轉變通,透射出一種“文”的氣質,和他的詩、文等風格一致,是其學識、底蘊的外化,不能單純用書法藝術的諸多規則來挑剔。

我稱之為“文人字”,寫的是“才氣”。








昭明書館


觀點:郭沫若是一位大家,通曉甲骨文與金文,創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學模式,才華毋庸置疑,其書法藝術造詣上同樣成就璀璨,值得我們學習與探究。

.

(1)生平介紹

郭沫若是四川樂山人[1892-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早年赴日留學,後棄醫從文。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文學家、歷史學家、古文學學家、社會活動家、劇作家、革命家。

(2)書法藝術

郭沫若創就了“郭體”,這是風格也是對書法的貢獻,有說法應歸入學者型或“文化人”類型的書家。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尤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備,書法作品處處透射出一種“文”的氣息,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也顯出激情洋溢、滌滿乾坤的浪漫風采。

(3)觀點評述

①首先,郭沫若自幼受到傳統文化薰陶,少年時代心儀蘇[東坡]體,加之老一輩人大都有的工匠精神,用工刻苦,這就奠定了其文化素養和書法基礎。

②其次,郭沫若博識廣聞又通曉古文,受到民國書法及碑帖文化的影響,這對其個人的書法成型起到重要作用。

③然後,他70餘年孜孜不倦的學習與研究,消化並吸收了晉、唐、明等時代的傳統書法精髓,到中晚年風貌獨立走向成熟。

④再有,他的詩詞創作常與書法相結合,不斷探索與實踐,融貫一氣,生成與他詩、文、史種種學問修養相融合的化境。

⑤最後,他從近代到現代的一生經歷與感悟,加之在文學與人格的浪漫及文化上的傲氣,不可能對書法沒有影響,所以這也產生了積極作用。

.

結束語:郭沫若並非專門的書法家,但其書法藝術成就卻有目共睹,在現代書法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PS:歡迎關注今日頭條號“翽塵哥哥”,教師/寫作者/繪畫人/雙學位+碩士,只生產有質量的文章作品是我的初心。

-----------[附郭老先生影及作品欣賞]-----------


翽塵哥哥


不知為何,最近悟空先生跟郭沫若干上了。

別的不說了,大家都瞭解。

我認為,郭沫若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史學家、文學家、詩人、古文字家、社會活動家、書法家和高級領導人,而且是每科皆造詣精深。不是哪一個人可以輕易超越和簡單否定的。

僅就書法來講,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實屬風采獨具。就是放到現在,也是當仁不讓。


尤年1


大文學家,歷史家,書法就不談了,,,,😷😷😷


金龍逸


郭在書法界就不稱為家,建國後出於郭流須拍馬,博昏君之需要,將其稱為現代文學家,排名為:郭魯茅巴老曹。


布穀57



嚴效禹草書


不好,天天惦記著拋萬曆的墳


絲辰愛畫


郭沫若書法還是有很高造詣的,從書法角度上看,他習文練字並非一日之功,用筆、章法不失古,又靈動,也可稱之為大事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