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慢,無異於慢性自殺!老司機:最恨這種駕駛員

開車慢,無異於慢性自殺!老司機:最恨這種駕駛員

"路上開慢點,注意安全",這句話讓各位老司機記憶猶新吧。家人的叮囑,朋友的關心,都融入了這句話裡,可是,開慢點真的安全嗎?

開車慢,無異於慢性自殺!老司機:最恨這種駕駛員

先說說交通事故的本質。長達百餘年的交通體系發展,現在的交通規則可謂是非常完善,所有事故都可以找到有責方或肇事方,也都有法可依、有例可循,然而車否否發現,現在的交通事故最大的潛在責任居然在受害一方或者第三方。舉個例子,在限速120Km/h的高速公路上,由於駕駛員"小心謹慎",這臺車在快車道以60Km/h的速度行駛,接下來災難降臨了,後方駛來一臺時速120km/h的家用轎車,這臺家轎的剎停距離為38m(普遍剎車距離),由於彎道及各方面環境因素,後車發現前車時已經只剩下不到100米的距離,並且旁邊車道都是超車車輛,後車車主驚慌失措,在驚嚇後才踩下制動。但為時已晚,重大事故已經發生,前車車主也為他的"小心謹慎"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根據過去的經驗而言,有一類事故的發生的主因是因為速度差。速度差越大,車體需要吸收的能量越大,所以事故也就更為慘烈。高速以及超速事故中的罪魁禍首就是速度差,所以根據這個原理告訴我們,開車不要超速,更不要低速行駛,勻速行駛更為重要。

開車慢,無異於慢性自殺!老司機:最恨這種駕駛員

為此,由於習慣法體系的自由度,歐美部分地區制定的法律非常靈活,它們設定的限速是一個參考值,而實際的時速與處罰是根據主流車速而定,如果車主低於或高於主流車速均會受罰,這時的法定限速就變成了一個參考。這種做法也是有論可依的,這個理論叫做"虛假交通堵塞"。

開車慢,無異於慢性自殺!老司機:最恨這種駕駛員

開車慢,無異於慢性自殺!老司機:最恨這種駕駛員

關於"虛假交通堵塞",英文名叫做"Jamiton",也被稱為"phantom traffic jam"。在沒有阻礙的道路中,所有車輛以相同的速度行駛,在這樣的環境下是永遠不會發生堵塞以及事故的;相反,如果有一個或多個變數影響,例如遇到前車剎車、有車突然加塞等等,那麼在這一個點就會出現不穩定性,虛假交通堵塞就會發生。

開車慢,無異於慢性自殺!老司機:最恨這種駕駛員

當今的交通環境不容樂觀,很多快速路、環路以及高架路存在的本質就是為了提高交通效率,緩解交通壓力。然而,由於很多人的無知與恐懼,一直在壓低車速,導致道路大規模擁堵,甚至製造出連環車禍。而他們卻一概不知,認為自己做的是正確的事情,這一點真的細思極恐。車否否希望車主們可以更加科學得開車,為文明、高效的交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撰稿|李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