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旅遊的船為什麼叫郵輪而不叫遊輪?

老僧39075252


以前只有“郵輪”的說法,沒有“遊輪”的說法的。對於過去的遠洋船舶來說,送信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所以這些遠洋船舶都是直接被稱為郵輪的。

英國的很多船名前面都有RMS這個詞,比如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號英文名是RMS Titanic、瑪麗皇后2號郵輪的英文名就是RMS Queen Mary 2。這個RMS是什麼意思呢?這是皇家郵政船舶的縮寫。

很多豪華郵輪最初也都是屬於郵政局的,專門用來送信的,所以才有郵輪說這個說法。後來就有人看到郵輪只送信不送貨,上面很乾淨,比坐貨船舒服,就搭送信的郵輪出行。

後來這樣做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通訊手段越來越發達,寫信慢慢被淘汰。最開始被郵輪當做撈外快副業的載客,反而成了郵輪的主業。郵輪名字裡的郵也就失去了意義。

而郵輪為了吸引客人,裝修也越來越豪華,乘坐起來也越來越舒適,到了現在就變成了一個旅遊項目了。到了現在還知道郵輪最初用途的人越來越少,所以很多人聽到郵輪的第一反應都以為是“遊輪“,誤寫的人越來越多,遊輪這個說法就也慢慢的被大眾接受了。


漂浮菌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網上對“郵輪”和“遊輪”有著各種定義,存在不同的說法和爭議。就用於旅遊度假目的的大噸位海船來說,目前主流的說法是“郵輪”,有些人則是想當然寫成“遊輪”,當有人指出應為“郵輪”時,會改過來,我們姑且把以上這些人稱為“郵輪派”。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很固執,始終認為“郵輪”的叫法錯了,應該糾正為“遊輪”,我們姑且稱他們為“遊輪派”。

《現代漢語詞典》是相當權威的,僅收入了“郵輪”一詞,註釋是“海洋上定線、定期航行的大型客運輪船,過去水運郵件總是委託這種大型快速客輪運載,故名”。而“遊輪”這個詞在該詞典中並未予以收入,僅收入了“遊船”、“遊艇”這兩個詞,這對“郵輪派”是極具權威性的支持。目前中國幾乎所有的OTA網站和大多數郵輪公司均採用“郵輪”一詞。不過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國皇家加勒比公司和瑞典諾唯真公司,他們的中文譯名則採用了“遊輪”一詞,這對“遊輪派”不啻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

我認為,不管是“郵輪”還是“遊輪”,都是舶來品,中文只是對外文的翻譯。就英語來說,現代漢語詞典對“郵輪”的定義相對應的英語詞比較貼切的是“Ocean Liner”,其主要功能是客運,附帶運載郵件和零擔貨物,最典型例子就是泰坦尼克號。在上世紀40年代以前郵輪是洲際和國際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主要功能是客運,體現在“運”字上,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在二戰後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被航空運輸所替代。而現代意義上的豪華郵輪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集交通、娛樂、美食、度假等功能於一身的海上都會,航線也不再是起點到終點的跨海線路,而是從某個母港出發,停靠若干個旅遊目的地之後再回到出發港的繞圈式線路。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輪船的對應英語詞是“Cruise Ship”或“Cruise” 。

“Cruise Ship“”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比較晚,我記得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是意大利的歌詩達公司,於2006年用一艘2.8萬噸的“愛蘭歌娜”號試水中國市場。而在此之前,Cruise Ship在香港和臺灣已經運營多年,他們沿用了“郵輪”(繁體寫作“郵輪”)一詞。 而同為漢字圈的韓國和日本則均採用英語cruise的音譯(日語為"クルーズ\

悠遊四方


應當說是大部分人都叫郵輪,還有一部分包括我在內的人叫遊輪,剩下的人我估計他們也是不太清楚到底是郵輪還是遊輪



那到底是什麼呢?正規的叫法是郵輪,中華文化漢字博大精深,郵這個字有交通的意思,所以我們定義郵局時就用了這個字,郵件,郵差等等,古代時送信的人就叫郵吏,可見這個字使用已經很長了


起初郵件跨海運輸時,是和人一起乘坐大型的客運船,於是就有了郵輪這一詞,專門代指客運的大型船隻,傳遞郵件是這種船的重要使命

後來隨著航空的發展,郵輪不在運輸郵件,因為太慢了,但是這種叫法一直保留了下來

時代在變遷,我覺得現在叫遊輪更合適,因為現在這種大型客運船隻主要用於遊客乘坐,體驗海上風光,度假,旅遊等等,起到交通作用已經微乎其微,畢竟跨海出行都坐飛機,乘坐遊輪的性質變了,詞語也可以跟著時代變一變



所以其實你怎麼稱呼,不管是遊輪還是郵輪,都可以,怎麼舒服怎麼來


雲影徘徊旅行


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流行國際幾十年的豪華郵輪陸續進入中國,開發了主要從上海出發,前往日本和韓國等地的郵輪航線,一時吸引了眾多的遊客登上豪華郵輪,嘗試這種新潮的旅遊度假方式。

其中,也有不少人存在一個疑問,明明是用於運載遊客的遊船,為什麼偏偏叫郵輪呢?是不是有關公司搞錯了呢?

其實,人家一點也沒有搞錯,如果把這些大型豪華郵輪叫成遊船,才貽笑大方呢!

原來,在航空業沒有大規模開發前,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前往美洲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海輪。隨著歐洲移民美洲的人越來越多,除了人員的往來,還有大量的郵件和郵包需要交流。

於是,一種航行在大西洋上,穿梭於歐美之間,主要用於郵件運輸的大型遠洋輪船應運而生,被稱作郵輪。當然,這種郵輪僅運輸郵件的話,的確比較浪費,於是在郵輪上也經常搭載一些來往於歐美大陸間的客人。由於客人越來越多,郵輪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郵輪上的設施和設備也更加精良,並針對不同的客人設計了不同的船艙標準,比如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便是這樣的一艘郵輪。

當然,近幾十年來,長程客機的使用越來越多,歐洲和美洲的人員往來也主要乘坐跨洋飛機。作為運送人員的郵輪的作用,便越來越小了。

同時,人們對於度假、休閒、娛樂的要求越來越多樣,有不少希望乘坐郵輪外出旅遊,吃住行都在郵輪上,靠岸則可以上岸遊玩。

於是,郵輪漸漸成為專門用於旅遊的輪船,而郵輪的稱謂也被大家沿用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