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如何學好毛筆字的基礎筆畫“豎”?

呂修東


豎畫是書法裡面一個比較重要和難寫的筆畫。豎畫寫不好,掌握不了寫豎畫的技巧,撇畫、捺畫和鉤畫也很難寫好。

我們練習書法一般會先學習橫畫,因為橫畫比較好寫,人的手腕左右搬動起來也比較方便,靠手臂的擺動也能夠寫出來。


而寫豎畫的難度就大了,需要完全運用手腕的力量來使毛筆保持平衡,一般懸腕書寫,手腕的活動範圍就決定了豎畫的長度和粗細,正是因為這樣,書畫寫出來很容易一邊整齊一邊毛糙,其實這就是側鋒了,側鋒寫出來的豎畫其流暢度和力量感就會下降很多。

寫豎畫的方法一般是側鋒切筆入紙,然後再轉換成中鋒,它的關鍵點就在於這個中側鋒的轉換上面,轉換好了,順勢而下就是純正的中鋒,轉換不好,中間很難再調整筆鋒,即使調整好了,書寫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所以,寫好豎畫的關鍵就是要處理好筆畫的中側鋒轉換,這個需要練習者單獨拿出來刻意的的練習,不斷的反覆的重複,去體會中側鋒轉換過程中的微妙的變化,這種東西是老師很難教授的,需要看老師寫上幾遍,然後自己去慢慢的領會和體悟。

網上有一種訓練書法中鋒線的方法,可以拿來練習試一試,體會一下完全中鋒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如上圖,希望你能進步。

不二齋

寫字說畫,


不二齋


書法中的“豎”筆,其實挺容易的。

條件有限,我這個筆本來硬的,哈沒泡開,所以筆畫僵硬,但是可以湊合看清。

首先是起筆,起筆又兩個箭頭。

第一個箭頭向右,是把筆尖放到紙上之後向右發力。

當然,我這個是露鋒的寫法,還要藏鋒的寫法箭頭是向上的,這個就不演示了,因為會一種就行,熟練到一定地步,另一種看一眼就會。

然後向下拉,也就是向下的箭頭,向下發力。

這個過程比較困難在行筆過程中,初學可能手抖,這個需要時間克服。

到結尾的時候需要慢慢抬起筆鋒,寫出筆尖。

我一隻手要拍照,所以筆尖比較遲鈍,有些洇墨了。

正常情況下,往下拉出來就可以了。

露鋒的入筆方向也並不是死板的,不一樣非要向正右方發力,也可以右下方,都一樣的。

然後折筆下拉。

到收筆的時候,要向左收筆,左邊出來一個“鼓”一點的地方。

那個就是“垂露”豎。


可能初學最大的困難就是發力不穩,這個沒辦法,就是熟練功夫,熟能生巧,包括運腕運指,也多都市熟了之後才會,現在說白搭,練吧。


梁宇航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豎畫有兩種形態,一是懸針豎,二是垂露豎,都是毛筆練習者接觸的基礎筆畫。

怎麼寫好這兩種筆畫呢?書法之事說來容易寫來難,關鍵在於掌握書寫要領,然後持之以恆地進行訓練。

一、懸針豎的書寫要領

懸針豎,顧名思義,像懸著的一枚繡花針。

書寫要領: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頓筆,回收後,駐筆蓄勢向下用力行筆,行至三分之二處駐筆向下有控制地出鋒,形成針尖狀。書寫時候要挺拔,切忌歪歪斜斜和飄忽不定。見例字:

(唐 · 柳公權 · 玄秘塔碑)

二、垂露豎的書寫要領

垂露豎,顧名思義,像一粒垂著的露珠,彷彿要掉下來的感覺。

書寫要領:起筆與懸針豎相同,中間行筆均勻沒有停頓,收筆處稍微頓筆向左側突出,回收入豎。這種筆畫一定要寫的堅實挺拔,剛勁有力。見例字:

(唐 · 顏真卿 · 多寶塔碑)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要寫好豎畫,我的經驗,用寫地字的海棉筆點水在地上寫,最容易寫出感覺來,然後用鬥筆懸肘在報紙在練習,熟練了,再用其他毛筆就學會了。我現在教學生就用這種方法,很有效,小學生都寫得比我還漂亮


雷州劉伯虎


不邀自來!

豎劃的關鍵在於手指的動作。

在沒說清寫得字“是大還是小”的情況下,怎麼能說清楚用筆啊?

字小——指帶腕。

字大——腕帶指。

大字——臂帶腕。

手指的動作貫穿了每一個環節,字再小再大都有手指微小動作的配合。


67247307241


中國字是方塊字楷字高大長方隸字扁寬長方,組成方塊字的主要筆劃是橫劃和豎劃,就楷字而言橫劃一定要比豎劃細一點才耐看,這和我們的古代建築一樣柱子總比梁粗才結實是吧。然而楷字第一步就是必須寫結實。古人有“書法三昧”之說主要指橫划行筆,藏頭護尾力在字中就是指橫劃而言。豎劃當今書壇能寫對寫好的沒有幾人,因為行筆的動作根本不對。優其是豎長劃必須作到筆管垂直於紙面而且左斜一點,這樣寫的豎劃筆力十足啊。謝謝方家教正。


無為大聖o


多臨帖,提高控筆能力,感受線條的變化,可以通過畫圓圈,S,三角形的圖案鍛鍊自己的線條感受力和控筆能力,總之一個字,練,不能埋頭自己隨意寫,看一眼帖,寫一張紙,應該是一個筆畫至少看三遍帖,一定要會讀帖,還有就是要慢,慢工出細活,欲速則不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