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清朝的封疆大吏,雲貴總督能調動多少綠營軍?

忠肝義膽嶽老三


在地方官員中,地位最高的就是總督。不過,總督分為好幾種,例如漕運總督、河道總督、直隸總督,這就是三種完全不同的總督。有的總督除了管理軍務之外,還能管理政務。比如直隸總督和四川總督,這兩位總督的轄區只有一個省。因此,只有總督沒有巡撫。四川總督、直隸總督屬於總督兼任巡撫,這樣的總督管理全省的軍政民財等事務,屬於超一流的地方高官。有的總督管理兩三個省的軍務,看上去很厲害,其實並不是這樣。

兩江總督管理了江蘇、安徽、江西三個省,從管轄區來看,確實很大。但實際上,兩江總督的權力很有限,因為只能管理三個省的駐軍,而無法管理地方問題。江蘇巡撫在名義上比兩江總督低了半級,但巡撫並不怕總督,因為他們的工作是分開的。至於雲貴總督,和兩江總督的情況差不多。在清朝所有的總督中,直隸總督的地位最高,其次是兩江總督和兩廣總督,雲貴總督還排在陝甘總督之後,是9個總督中地位最低的。

清朝在每個省都駐紮了綠營軍和八旗軍,按照每個省的實際情況,各個省的駐軍數量也不一樣。在所有的省份中,西北和東南駐紮的軍隊比較多。西北地區容易爆發農民起義,而東南是朝廷的賦稅重地,因此都駐紮了大量的軍隊。與之相比,東北和西南駐紮的軍隊則比較少。尤其是西南地區,經過計算,雲貴地區的綠營軍總數只有3萬多人。也就是說,雲南省和貴州省僅僅駐紮了3萬多綠營軍,這個數量確實不高。


繁華萬里


清承明制,初期各地總督本為臨時差遣官,故轄區駐地時有變動,至乾隆時期乃為定製。

定製後的雲貴總督,常駐雲南,兼轄貴州,其官銜全稱為“總督雲貴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及光緒末年裁雲南巡撫,復令兼巡撫。。。

雲貴地區,地涉邊疆,又加之少民雜居,在清一朝,是常有重兵駐守的。如清末編練新軍時期,就分外重視雲南軍事建設。,全國擬編練三十六鎮新軍,雲南一省就佔有兩鎮名額(另外還有數量不少巡防營),。然至清亡,全國尚只編練十四鎮,雲南也只練成一鎮新軍,。即便如此,雲南新軍編練成果,較之鄰近各省已經算突出了。

正因如此,在民國初期,雲南憑藉,清未新軍十九鎮的老底子,軍事實力一時雄冠西南。滇軍其領導人,一度成為西南地區的領軍人物(蔡鍔、唐繼堯)

清代雲貴總督,作為雲貴地區最高軍事長官,膺命寄重,其雲、貴二省綠營全歸其節制。

總督除,直接統轄作為總督親軍的督標三營,。尚節制撫標(巡撫親軍),提標(提督親軍),各二,及各地十鎮總兵所轄之綠營兵丁。。。在總督轄區內,遇有兵警,總督先檄令提、鎮,令其統兵彈壓,後報之中樞可也。但要調兵出境,,就得先奉旨而後行。。。。

雲貴二省綠營總數,在全清一朝,稍有波動,但大致保持在六萬上。。。。及至清未綠營漸被裁汰,繼之而起的,練勇,巡防,新軍,亦受總督調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