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海鮮嗎?

手機用戶22837740170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

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海鮮的,但要注意食用量。海鮮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族等,尤其是蛋白質組成合理,富含多種必須氨基酸,十分易於人體吸收。但因為海鮮普遍膽固醇、嘌呤含量較高,所以糖尿病人要限量食用。

海鮮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進食後對血糖的影響不大。但這不意味著可以多吃,因為糖尿病人常常併發有腎病、痛風等症狀。而腎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而痛風患者進食過量海鮮,就有可能導致痛風急性發作。

糖友吃海鮮需注意:

1.不能吃任何會引起過敏的海鮮,不宜大量吃膽固醇含量超標的海鮮,如魷魚、章魚、魚籽、蟹黃等。

2.注意烹調衛生,不推薦吃生魚片,有寄生蟲風險,海鮮至少在沸水中煮5分鐘才可徹底殺菌。

3.對於魚類食物,優先選擇深海魚,但每週食用量不要超過2次,一次進餐不宜超過100克。

適合糖友們吃的海鮮魚類:鱈魚、金槍魚、帶魚、海參、扇貝、牡蠣、鱔魚、鯽魚、泥鰍等。可根據個人經濟情況進行選擇。

希望本回答能夠幫到各位朋友。糖尿病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更多飲食問題,大家可私信發送“血糖”給我們,獲取糖尿病營養調理電子書和營養師指導哦!


糖人健康網


水產品和畜禽肉中多數營養素含量相差不大,但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的組成上有較大差異,對健康的影響有所不同。魚和禽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水產品還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些魚類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

而且,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2-4倍,而且超過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

所以,水產品是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但是,也不能攝入過多。因為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過多也會造成能量過剩引起肥胖加重胰島素抵抗,而且蛋白質和脂肪都可以部分轉化為葡萄糖進而影響血糖的控制。

那我們應該吃多少呢?

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每週吃魚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克。當然優先選擇魚和禽食用。

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就會回覆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

請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微笑面對糖尿病


可以吃,但是不能多吃,糖尿病患者體內葡萄糖水平比正常人高,這是因為胰腺分泌失調導致的,如果長期使用脂肪、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會引起內臟損傷,導致五臟病變,功能下降,而糖尿病患者本來機體就不如正常人健康,海鮮中含有高蛋白,少量吃不會造成血糖升高,但是要控制量。


樂活課堂


一般糖尿病人,也可以吃海鮮的,但是高蛋白的食物,熱量比較高,儘量還是少吃比較好。需要控制飲食,可以少吃瘦肉,海鮮,適當的多吃蔬菜,適當的多鍛鍊。規律服藥,定期複查,有異常情況及時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