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出獄後,去看望尚在世的太監,太監是如何稱呼他的?

我的社會精彩絕倫


溥儀去看望以前的伺候他的太監,這些太監都稱他為萬歲爺,或者皇上,或者陛下,反正沒有人稱他為老愛或者小溥。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帝,他1909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溥儀雖然退位了,但是他還是享有皇帝名號,北洋大臣均稱他為皇帝,張作霖見了溥儀還要三跪九叩稱萬歲。這些太監常年侍奉溥儀,習慣性地稱他為萬歲爺,這是人之常情。

愛新覺羅·溥儀當皇帝的時候沒有實權,大權都在隆裕太后與攝政王載豐手中。小小年紀的溥儀在宮中雖然身份高貴,但是過著十分悲慘的生活,居說溥儀經常吃不飽飯,還搶太監手中的燒雞吃。太監們對這位年幼的天子也不十分尊重,經常將他關在小黑屋裡面;還安排宮女給皇帝侍寢,導致溥儀得了不孕不育之症。北洋政府時期,溥儀將大部分太監都解散了,給了一筆遣散費後,讓他們各謀身路。

馮玉祥掌管北京政府後,以清皇室違法優待法令為由將溥儀趕出皇宮,溥儀一家人到天津居住。日本關東軍侵佔東北後,扶持溥儀當了偽滿洲國的皇帝,作為一個傀儡皇帝溥儀無比悲憤。他曾經著手建立一支自己掌管的軍隊,不過很快被日寇取締了。他的忠心侍衛李體玉還與皇后婉容有染,不過他還是給李體玉了一筆遣散費打發他離開了。

1945年8月,日寇窮途末路,關東軍被蘇聯紅軍擊潰,偽皇帝溥儀在逃跑途中被蘇聯紅軍捕獲。溥儀在蘇聯被囚禁了五年時間,不過被囚禁期間他的待遇十分不錯,因此溥儀申請永久留在蘇聯。溥儀曾到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日本統治者在中國的罪行做證明,有力的證明了日寇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1950年8月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犯”在綏芬河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溥儀被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了三年時間。

1956年12月4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按中央政府指示特赦了溥儀,並將其安排到北京植物園擔任園丁及賣門票的工作。溥儀在北京自由自在的生活,年老思鄉,於是他特意去看望了還活著的太監。這些太監見了溥儀情不自禁的跪下高呼萬歲爺,溥儀連呼使不得使不得,你我二人在新紅旗下,是平等的同志關係,萬不可再用爺字,你應該叫我萬歲同志。


大秦鐵鷹劍士


1923年7月16日,中國最後一批仍在崗的太監被溥儀一聲令下,趕出了紫禁城,發放了從20塊到200塊不等的一次性補償遣散費後,開始各尋出路。

說溥儀不恨太監是假的,他的生理機能就是葬送在這幫不太負責任的傢伙們的手中,當年正是因為他們頻繁把宮女們推倒在少年溥儀的龍床上,溥儀才由起床眼花很快過渡到萎靡不振,落下個永久的病根。

二十天前,他對太監們的耐心到了極點,那是因為建福宮失了火,焚燬房屋一百多間,裡面的寶貝全都毀於一旦,失火現場有一股子濃重的煤油味兒。溥儀知道,能縱火焚燬、掩蓋庫藏虧空的,恐怕只有這幫傢伙們。偷點東西也就忍了,放火燒屋狠點了吧?照這趨勢發展下去,哪一天是不是要連我都給燒了?

全給朕麻利兒滾蛋!

太監們當中,比較激憤的當場就跳了筒子河,少部分特有錢的蓋了宅子回去享福,大部分苦無一技之長,早就未雨綢繆,攢錢供奉寺院,以圖日後終老於此。這一天終於來臨了,除了極少數沒做準備的去了地安門的燕翅樓,其餘的都去了經營多年關係的寺院。

一別三十年,滄海變桑田,溥儀在1959年特赦後回到北京城,面對古都種種新人新氣象,開始也很是興奮,有空就四處逛逛。

說起溥儀這人,對待身邊的下人一直還不錯,不記仇。當年在偽滿洲國當“

皇帝”時,侍衛李體玉與皇后婉容有染,連孩子都生出來了,溥儀還給了他400塊錢封口費轟走。巧的是,這李體玉也來到了北京,住的地方離溥儀還不算遠,有一天居然在大街上遇見,溥儀看到李體玉穿戴,知道他家裡經濟條件一般,還上門送了錢物。

回憶起三十多年前曾經貼身伺候過自己的那幫傢伙們,溥儀也很想見見他們,看看他們在新社會里都過得怎樣,於是忍不住打聽了一下,去了太監們棲身的寺院裡。

好傢伙,這,這,這不是皇帝陛下來了!一個老太監見到溥儀後,馬上膝蓋一軟就跪倒在地:“萬歲爺!”

院裡的其他幾名風燭殘年的老太監也跑了出來,紛紛跪倒在地,激動地老淚橫流,除了一聲聲“萬歲爺”,他們似乎也說不出其他的話來。

溥儀眼眶一酸,趕緊把身邊的老太監扶了起來,“別價,現在是新時代啦,可不興這麼喊咯!”

太監們抹著眼淚:“可您就是我們的萬歲爺!”

溥儀嚇得直往兩邊看:“你們老哥幾個是還想害死我不是?想再讓我進去是怎麼著!不喊這個,不喊這個,要叫我......”

溥儀吭哧半天:“嗯,對了,要叫我同志!”

老太監們懵圈了:“幾個意思?萬歲爺......同志?”

最後幾句純屬逗咳嗽,博君一笑,千萬別當真!


歷來現實


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虜,直到1950年8月被押解回國。他回到祖國後,被政府安排在撫順的戰犯管理所改造。在1959年12月4日,接到毛主席特赦令的溥儀終於被釋放出獄,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一次,溥儀打聽到一個曾照顧過自己的老太監住處,便親自登門前去拜訪。已經適應了新時代的溥儀來到這個老太監的家裡,向他表明了自己身份,誰知這老太監一聽,眼眶頓時就紅了,不僅跪在地上,還直接稱呼溥儀為“萬歲爺”。


溥儀聽到這個的稱呼後,頓時老淚縱橫,一把扶起了這個衣衫襤褸的老太監,連說了三句“不可,不可,不可”。兩個人相擁而泣,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溥儀覺得自己已經生活在了新中國的光環下,不能再接受皇帝這個的封建名號了,更不敢再用萬歲爺的稱號了。他對老太監說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公民,是千千萬萬箇中國公民中的最為普通的一個。他很感謝毛主席的教誨,也很慶幸自己見到了新中國。


要說起來,溥儀這一生也是非常的曲折。他雖然當過封建時代裡至高無上的皇帝,但卻生錯了時代。他本是載灃的長子,在3歲時就被清廷扶上龍椅,6歲時便遭遇辛亥革命被迫退位。從此便躲在紫禁城裡後半段,本以為最起碼也可以一生衣食無憂,但卻被馮玉祥的軍隊趕出了紫禁城,靠變賣古董為生。

由於他認不清形勢變化,一心要復辟大清,甘願在日本的扶持下出任傀儡皇帝,最終遭到國家和人民的審判。因此,聽到老太監高呼自己作“萬歲爺”的那一刻,溥儀的心裡想必也是百感交集。


歷史的荒野


居然有人說溥儀挺悲催的,這是跪久了站不起來了吧!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世界歷史上最幸運的末代皇帝!沒有之一!



溥儀3歲登基,6歲退位,稀裡糊塗當三年皇帝,打太監捶宮女,誰敢說一個不字?誰敢翻一個白眼?打你一頓,你還得叩頭,高喊萬歲爺打的好!謝主隆恩!

溥儀18歲時之前,接受了中國最好的教育,既有一流名師陳寶禎,又有英國上校莊士敦,當時沒有萬貫家財,誰敢送孩子去讀書?

溥儀18歲時被馮玉祥從紫禁城趕出去了,照我說,這就是活該!1917年就搞復辟,1924年才趕出去,這個始終懸在民國制度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終於被丟到一邊了!

再說,溥儀都18歲了,也該學學怎麼樣穿衣服怎麼樣吃飯了吧?民國不養廢人的!

1924年北京政變,中國才終於真正進入民國時代,因為從那時起,溥儀開始受到民國法律的管轄,之前紫禁城就是法外之地!


不過,民國對溥儀還是太寬容,正確的辦法是永遠軟禁起來,管吃管喝不管打電話。從住在故宮就和小日本眉來眼去,到了天津更是成了日本人盤中菜,最終當了漢奸賣國賊。

溥儀去東北當漢奸,是主動去的,而且載灃勸他別去,他一意孤行!這一點,就特別讓人瞧不起!

不妨對比一下,其他國家的皇帝下臺後什麼情況。

法國路易十六,親手開啟法國大革命,三級會議就是他召開的,法國的民主化,他是先驅!結果怎麼樣!摁在斷頭臺,咔嚓,腦袋沒有了!年僅38歲!

英國查理一世,英國革命後被克倫威爾公開處死。查理一世的兩個孩子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都當了賣國賊投入法國懷抱,查理二世回來又當了幾十年國王。詹姆斯二世則是加入法國天主教,最終被廢掉殺掉。

德國威廉二世,在十一月革命後和平退位,在二戰中間死掉。不殺威廉,是德國的失誤,因為後期希特勒的崛起,背後就有威廉的支持。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二月革命後退位,十月革命中被處死。和尼古拉一起被處死的,還有4個如花似玉的公主。

溥儀,你是不是該偷著樂?還賊心不死去當漢奸?

溥儀特赦後,如何處理與前太監的關係。

溥儀這麼作死,居然最好還能善終,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新中國是人人平等依法治國的新社會。

溥儀特赦後,曾專門去看望過以前伺候過他,也捱過他打的太監們。我猜想是,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改造十分成功,最終迷途知返,決定做一個新社會的好公民,工農群眾的好同志。



見到溥儀後,太監們忍不住跪下高護萬歲,溥儀面對這種情況還能怎麼樣?趕快起來,在跪就和你們翻臉!

這幾個太監是不跪,不行禮了,如果街上遇到以前的旗人,直接擺出奴才架勢請安,怎麼辦?溥儀沒有辦法,只好少出門,少找麻煩。

如果遇上了避無可避怎麼辦?默默走開是合理的選擇。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衚衕串子故意拿請安給溥儀老爺子逗悶子。老北京人不是喜歡逢人就叫“爺”嗎?聽著是尊重還是諷刺,您自己個兒琢磨去!


歷史知事


溥儀一生三次登基,又三次被趕下皇位,最後還因做偽滿政權的傀儡而入獄接受改造。不過,這位末代天子確實也是位可憐人,他的本心也不是特別的壞。尤其是在經過新政權的改造後,他開始意識到民主和平等的重要性。

當溥儀被釋放後,他決定趁著自己還年輕,也就著那些宮中老人們還建在,去見見故人。於是,便回到北京,一邊根據印象,一邊四處打聽,見了不少“老朋友”,其中就有一些老太監。

雖然已經是新政權,但那些曾經的“下人”見到溥儀,還是不禁地用滿清的禮數來請安。當時,幾個再次見到溥儀的太監,連忙下跪個頭,嘴裡喊著“萬歲爺”。

要說溥儀聽到“萬歲爺”三個字,心理到底是什麼滋味,還真不太好說。不過,溥儀當即將老太監扶起來,連忙告訴他們,說現在已經是新社會了,我們大家都是同志,是平等的關係。

此事以今人的視角看起來似乎還會覺得怪怪的,但放在曾經的老太監們和清廢帝溥儀身上,卻也是百感交集。清亡後溥儀確實有不少錯誤,尤其是做了日本人的傀儡,但他也吃了不少苦頭,飽嘗了人間的辛酸冷暖。而那些被閹割殘害的太監們,到了風燭殘年之際,也是飽受生理的折磨。

不過,當時溥儀告訴太監們,大家都是平等的,彼此之間是同志關係,自然也算是看透了世事滄桑,把富貴權勢都拋在腦後了。而這一切,還得感謝新政權對他們的教育和改造,讓他們都體會到了自由平等的珍貴。


夕陽下的晚楓


1959年12月4日,末代皇帝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被特赦,並作為代表講話:“跟著共產黨走,跟著毛主席走,為人民服務,一直到我脈搏停止。我現在心裡頭非常激動,要說的話很多,現在很激動,現在也講不出來,以後用實際行動來對待黨和毛主席。”隨後,坐著火車投靠北京的妹妹。在妹妹家居住期間,他辦好了身份證,也找到了工作。週末閒暇中,他做了兩件事:一件是買門票回故宮轉轉的鬱悶事兒,另外一件事就是打聽並特地看了看在京昔日的太監。

溥儀與太監的恩怨!紫禁城“大裁員”!

雖然溥儀青少年時沒少打罵甚至虐待太監,但他對太監們還是非常討厭。原因有三:第一、太監和宮女過早對他的性啟蒙,少年縱慾落下了隱疾,使他不僅沒有生育能力就連性能力也喪失了。第二、他派遣太監們採購宮廷用品時,太監們虛報支出、中飽私囊,還屢屢忽悠他。第三、部分太監或監守自盜宮廷寶貝到故宮附近古玩城販賣,當溥儀想要盤點古玩珍品寶貝時,這些太監們竟然把藏寶庫建福宮給燒了,所有的寶貝被徹底焚燬,死無對證。

溥儀一怒之下驅逐了一千多名太監,在其父載灃的要求下,才只留下百名太監此後太妃們。被趕出宮的太監,有的直接跳河了,有的自謀生路,有的因為盜賣珍寶而榮歸故里。福垊相信,有一部分太監是被冤枉和受連累的,尤其是跳河的太監。被趕走的無辜太監,他們一定會對溥儀充滿仇恨,而溥儀更憎惡這些太監,但他抓不住具體人,也只能大部分被趕走了。後來,馮玉祥驅逐溥儀時,這些太監們不少人還幸災樂禍地說:“活該!”福垊認為溥儀這麼做,一來避免再丟失東西,二來節約人員開支,畢竟民國時期的溥儀日子也不好啊。

溥儀見得是哪位太監?是什麼場景?

溥儀見得這名太監,是溥儀最欣賞的太監,自然而然當初也不驅逐之列。他就是我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1902年11月29日—1996年12月17日),就是做了宮刑,大清就滅亡的那位,就是曾經為了避免晚上值班瞌睡腳底放蒼耳的那位。溥儀去東北建偽滿時,孫耀庭也跟著去了長春(當時稱為新京),後來孫耀庭因為生病,就回到靜海老家。然而,為了生計又不得不成為北漂一族了。他和部分太監住進了興隆寺,興隆寺裡不興隆。為了生活,孫耀庭撿破爛、煤渣。解放後,在寺廟裡40多名的太監才有了著落,日子過得好了起來。

當溥儀到了興隆寺找到孫耀庭時,孫耀庭和一幫太監老淚縱橫,紛紛跪倒在地,大呼:“皇上!皇上!皇上啊!”溥儀也哭了,驚慌地說:“起來,起來,全都起來。現在是新中國,我不是皇上,我是普通公民,你們也是。”溥儀小聲但又堅定地說:“你們這樣是害我!”孫耀庭和太監們慌忙起來,邊擦眼淚邊問:“那我們怎麼稱呼您啊?”溥儀說:“叫我溥儀同志就好。或者叫我老溥。”孫耀庭他們一時也想不到更合適的稱呼,但又感覺直呼名諱又冒犯溥儀,就直接說:“好的好的。”

至於網友說的不交萬歲爺而叫萬歲同志只能是搞笑,除非是溥儀想二進宮了。


福垊


溥儀這一生也算是悽慘,本來出生帝王家,按理說應該富貴一生,然而命運就是這麼捉弄人。溥儀在三歲的時候被推上了皇位,那時候他還什麼都不懂。六歲時溥儀又被迫退位,那時候溥儀也還是啥都不懂。溥儀稀裡糊塗的當了皇帝,又在稀裡糊塗中丟掉了皇位。


溥儀退位之後,仍然在紫禁城住著。依舊有一大批宮女太監伺候溥儀日常起居,可是大清王朝畢竟已經亡了,太監也不似從前那般老實,開始打起了宮裡寶貝的主意。

太監們將宮裡寶貝拿出來變賣,這在後來已經逐步演變成了一種風氣。這時候溥儀心裡也清楚,只不過一直沒有說出來罷了。後來有一次,一群太監偷走了很多寶貝,又害怕被發現,乾脆點了一把火,把房子燒了。

溥儀一聽這還了得,太監做事越來越出格,將來會不會對自己不利也說不準,於是下令將所有太監趕出了紫禁城。

1959年,溥儀在監獄中改造了十年,他出獄之後,便來了一間寺廟,這裡居住著許多當年的太監。溥儀慢慢走進寺廟,看到一位曾經伺候過他的太監,那太監見到溥儀激動半天都說不出話,撲通跪倒在地。其他太監都聚集過來,直呼“萬歲爺”。


麥地傳奇


溥儀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幸運的皇帝了,同時他也是歷史上最為傳奇的皇帝,因為溥儀的一生啥都幹過來了,當過皇帝,還當過傀儡皇帝,並且後來還成為了戰俘,回國之後又開始了他的改造生涯,再到後來溥儀被釋放,溥儀又開始了他普通人的生活,並且再次娶了一個媳婦,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完了一生。

歷史上有如此經歷的帝王,只有溥儀一個人。那麼很多人好奇溥儀後來當上普通人之後,大家都是怎麼稱呼他的呢?溥儀當上普通人之後,他最怕的可就是別人稱他為皇帝,因為時代已經不同了,他也非常清楚,復辟清朝是絕對不可能的,溥儀作為一個平民,他是很怕別人再把他和那些封建勢力劃在一起的。

溥儀曾經有一次去看望一些尚在世的太監們,這些太監看到溥儀的瞬間,全部下跪並且高呼萬歲爺,這可是把溥儀嚇著了,他趕緊讓這些人起來,並且告訴他們,現在哪有皇帝,自己早就不是皇帝了,他現在和大家都是一樣的身份,萬萬不可下跪,更不能這樣稱呼,從這也可以看出溥儀的思想徹底變了。

有趣的是,溥儀出獄之後這樣的事情經歷的還不少,比如他剛出獄沒有戶口,他去上戶口的時候很多問題都讓他非常尷尬,第一個便是人家問他學歷,溥儀壓根沒有學歷,因為他沒上過學,可他從小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誰能說溥儀沒文化呢?第二個就是溥儀的住址,這個問題也很尷尬的,總不能說住紫禁城吧。

最令溥儀尷尬的是,當時許多老人認出了溥儀,很多老人下意識的就是下跪,這可是令溥儀又害怕又尷尬,萬一被別人誤會自己又有什麼想法,那可就說不清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如同一個隨風飄蕩的蒲公英,無論是風停了,還是枝幹萎縮了,都不是一個好結果。

1912年,皇帝溥儀與隆裕太后發佈退位詔書,從此接受優待條例,悠遊歲月,仍然居住在紫禁城,民國不許騷擾干預。太監製度也沒有廢除,民國之後依然有人淨身入宮,服務宮廷。因此,在溥儀的回憶錄裡,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那些忠誠的老太監。世事多變,無論是鬧劇一般的張勳復辟,還是後來馮玉祥把溥儀趕出北京。從不明世事到意氣風發,溥儀的內心是糾結的。他恨自己生不逢其時,不甘心就這樣庸庸碌碌。

徹底激怒溥儀的是,孫殿英帶領軍隊盜挖了清東陵,溥儀感覺是自己的奇恥大辱,恨自己連祖宗的陵寢都保護不了。

但是,溥儀選擇錯了,他與日本帝國主義蠅營狗苟,沆瀣一氣,試圖恢復大清曾經的榮光,擔任偽滿州國的皇帝,實際上只是日本人扶持的傀儡。從民族主義立場來講,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汙點。

溥儀被特赦之後,曾經去探望那些生計艱難,身在破廟寺院的老太監,那些人見了他,仍然呼喊的是:主子、萬歲爺、皇上,叩頭謝恩跪拜。

溥儀當然是百感交集,從大清末期到民國時代,再到新中國。溥儀的人生軌跡,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也是帝制消退不斷現代化的標誌。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溥儀是不幸的,一,近一生顛沛流離,二,拜一群太監所賜,搞得溥儀生理動力幾乎斷絕,夫妻生活屢屢受挫,最丟人,皇后婉容出軌身旁的侍衛,還生了個孩子。


但比起史上的亡國之君,他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後,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而溥儀依舊活蹦亂跳,甚至去了東北做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溥儀在逃亡路上被蘇聯軍所俘虜,在1950年才被送往回國。

之後九年,待在撫順戰犯管理所。

1959年,溥儀以年度赦字001號,獲得特赦,回到北京。然後開始了平等的公民生活,他說“我做過四次皇帝,第三次是康德,現在和其他公民一樣,成了集體皇帝。”

三次的皇帝生涯註定他的生活不平凡。辦理戶籍時,家庭住址、文化程度等問題尷尬不已,家庭住址老實說住在紫禁城嗎?說自己沒上過學堂而是私塾先生所教?可以說自己的老婆有四個嗎?


應朋友邀,去故宮時,居然還要買票,在裡面遊玩時,有個人跑上前來,興沖沖問溥儀“金鑾殿的龍椅做起來,舒不舒服?”

某次做公交車時,偶遇一批旗人,他們立馬跪下,高呼“萬歲——”

等等,所以,溥儀的處理方式就是儘量少地出門,爭取是不出門。

命運無常,世事滄桑,不經然一瞥,現以垂垂老矣,溥儀又想起了自己在別人筆下的“帝王大器”,以及那群太監讓自己某段時間看太陽都是綠色的。當然了,也有和自己關係好的太監。

於是,溥儀便提步前去看望,門一進,他們即刻跪地,高呼“萬歲爺”,老淚縱橫,嘩啦啦不斷。

溥儀退後一步,連擺手,稱使不得,使不得,又說道:“皇帝跪下,管皇帝叫“萬歲爺”,這合乎規矩嗎?”


太監們又說“您就是我們的萬歲爺啊。”

溥儀撲哧一笑,“我們都是集體皇帝,還是管我叫萬歲同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