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如果不補課,用現在學校的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能考上清華北大嗎?

成功道l


能!

成績好的孩子基本不需要補課!

以我女兒和她的同學為例,她的小學在鄉鎮小學讀的,沒有同學參加輔導班。初中在市裡的私立中學讀的,大家學習都很努力,四十二人只有兩三個人參加了奧賽提高班。初中畢業有二十個左右考上了市裡的重點高中。

高中她選拔進了實驗班,全校十四個班級,選兩個實驗班,每班54人。

據女兒說除了初中那幾個參加奧賽輔導班的,班上也沒有同學參加其他輔導班。

高考她們倆個班的第一名上了清華,她就從沒有補過課,也沒有上過輔導班。二、三名就是從初中開始就上奧賽班學高中物理化學,高中拿全國奧賽二、三等獎,然後直接保送北大。他們全班48個上一本重點大學,學霸們的成績證明:常規的課外輔導班對他們是不必要的存在。


有書肖瀟傻灑2018


這個,我身邊還真有例子,我媽媽的同事的孩子是我們這裡最好的高中的學生,大榜第一,就沒出過前三,按理說他考清華北大沒有問題了,但是他要學醫,但是這個成績清華北大真的沒有問題!從去年開始,我們城市抓補課特別嚴,高中老師都抓,大班課就沒了,只有小班課,一中老師一節課一千三一節,而且都算良心價了,最多好像才2.3人一個班,那也是400多一節課,說實話,這個價格對我媽媽同事說雖然可以接受,但是,需要拿存款!!!但是他卻不上課,只是休息的時候去圖書館,從早上坐到晚上,假期一節課也沒有補,就得了第一,但是,他特別聰明的,非常聰明的一個人,如果一個人的智商不是很高的話,真的需要補課,要不然真的研究不透,我因為壓力大,而從高中轉中專了,我們這一屆是最後一屆中專直接升本科的,我們的教材比普通高中簡單多了,數學我只要聽課,老師講一遍,我就差不多,可是,我的同學真的聽不懂,老師氣的臉紅脖子粗都沒有用,反覆講,也沒有用,這個和智商真的有關係,我的智商也只是中等水平而已,所以,這個第一智商一定要夠用,第二一定要刻苦,刻苦是關鍵


呂小胖5


作為一名高中老師, 我來糾正幾個錯誤。

第一,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多數不用補課!因為知識靠聽,能力靠練。高考考能力,所以,北大清華的學生是練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


第二,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不會放棄課堂這塊主陣地!雖然他們才智過人,但是他們反而對老師更加尊重,不尊重老師的屬於“半瓶子醋”性質的學生。老師這一節課,可能90%對他們都沒用,但是隻要有10%對他們有幫助,他們就會變得更強大!不同的是,學霸們還有自己的小計劃,他們不會脫離老師,也不會完全跟著老師。


第三,課堂只是學霸獲得知識的一個途徑。網課、論壇、大學公開課等也是學霸獲得知識和方法的途徑。有的學霸也回去輔導班, 高手的指點會祝他們一臂之力!身邊有個文科學生,數學偏弱,其他各科都很強,通過補習數學,成功考上北京大學!

學生能考上北大清華,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了簡單歸結為一個方面的原因。


贏在高三


作為一線高中教師,我的觀點是:很難。因為清華北大要在全省前100名,這個難度太大,所以大部分都是通過自主招生考試然後降分錄取。其實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也補課,呵呵,只不過是在學校裡面吃的小灶。還有去外地參加競賽培訓也屬於補課,呵呵,這部分錢都是學校出的。

以我們學校為例,

特尖班的學生和老師三年幾乎沒有假期,寒假四天,碰到6月份考試月放個幾天,法定節假日只放一天,一年加起來的假期絕對不超過一個月。假期的時間主要是上競賽課特別是數學物理競賽課,為自主招生準備。

愛迪生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也有人說:成功就是1%的天賦,99%勤奮,但這個1%的天賦卻是至關重要的。其實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智商比一般人要高一點的,這個必須承認。

從我帶過的學生和見過的考上清華北大學生,總結了一下,他們的共同點有以下幾點:

  1. 智商較高。上課效率極高,因為領悟能力超強,大部分內容一點就透。
  2. 學習習慣極好。課前及時預習,課上認真聽課,課下及時複習鞏固,課下自己找作業做,根本就不需要佈置。
  3. 自控能力極強。他們在學校裡該學習就學習,該放鬆就放鬆,根本不用老師督促和提醒,自制力有時有點可怕,呵呵。
  4. 學習時間。他們的學習時間反而不是太多,因為課堂時間在校時間沒有一點浪費。

考上清華北大對於一個學生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學校都是榮耀的事,但是他們的付出確實多的多,他們的學習時間充分利用幾乎沒有浪費,他們是真用功真勤奮。

最後說一句,每個高中都想學生能多考取清華北大,因為大部分地方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就是看每年有沒有考上清華北大的?能考取多少?

祝福所有的考生2018高考好運!!!


雜話杏壇


老清北班畢業生表示:請別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考得上清華北大的,不需要補課;考不上的,怎麼補課都沒用。在下不才,十六年前就讀於某國重清北班,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清北班的童鞋是什麼樣的學習狀態?

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師資力量。老師教得好不好,不敢妄斷,但可以肯定一點,清北班的老師講課量比平行班少得多,以英語課為例,每次上課先請一名童鞋上臺演講10分鐘,再跟其他同學口語互動,晃晃悠悠就下課了;偶爾直接把隊伍拉到階梯教室,放一部英語原聲電影。。。大家上課主要是自學為主,英語課看數學,物理課看英語者,大有人在,甚至有奇葩語文課上自學計算機編程,老師一般不會過問,這可能要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了。

再說說多數人無從瞭解的管理制度。國重的校風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管理極其嚴格,談戀愛、考試作弊、抽菸、謾罵老師等等,被抓到就是個死,每週一的朝會上,都要開除幾個人,宣讀處分決定如同公審大會,臺詞諸如:xxx,男,生於198x年,於某日某時在廁所吸菸,被政教處當場抓獲,經校黨委研究決定,給予開除學籍、留校查看處分。

比較起來,清北班的管理完全是另一個世界,晚自習允許早退,回家自習,向門衛出示校牌即可(可識別出清北班);上課累了扒著睡會兒也沒事兒,我甚至遇到過,晚自習剛睡醒,發現政教處主任站在我身旁,驚出一身冷汗,主任關切的說:累了就早點回家休息吧,別感冒了。。。這要換作平行班,絕逼週一要站主席臺領個警告處分。最重要的是,清北班是從來不佈置寒暑假作業的,爽歪歪!

就這樣的一個班,三分之一的人能上清華北大,第1名是理科狀元703分,最後1名上211院校,高考班平成績651,補課?這就是個笑話!竟然有這麼多人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什麼考上清華北大的也補課。。。呵呵

要說清北班的人為啥成績好,因為全市近千萬人口,人家招的就是中考前55名,生源不一樣啊。

有人質疑:人家狀元可能偷偷補課呢?拜託,這老鐵經常拉我逃課!我懷疑當年沒考上清華(差30分),可能就是被他拖累的,當然,也不排除天生智商差異。。。

最後,強調一點,補課也許能讓你從500分提升到600分;但絕不會讓你從600分提升到703分。學習是需要方法的,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比補課要重要得多!(以後再慢慢發文,講講學習方法的問題吧)

四筒爸爸:大學教師,關注青年學業、情感、事業發展

四筒爸爸


建議還是給你孩子補課,上好學校,我一直覺得孩子什麼都可以缺,就是好的教育不可缺。以我為例,我現在到埋怨我家人。初中時我是加強班第七名,也就是全年級第七名,三百人吧。但問題是,這個第七名我不是努力奮鬥來的,對於我來說我就算第一名我也上不了其他高中。我只能上我們鎮上的高中,可想而知這個高中有多差,基本屬於全市三十所中學,倒數第一,其他學校開除的學生,全在我們學校,所以對於我來說就算我混日子也能上的了高中。最後混日子混了個全縣三千人,前一百名吧。當然在我們學校那是第一名的成績。後來高一,高二,混日子,從我們學校第一混成了六十四。而我只用了一個期中考試,一個期末考試就從六十四到了第一名。後來也就是考個二本a。但是我們當年加強班一個水平的同學,都考了六百二三左右。

所以我想說,好的老師真的很重要。所以我感覺上好大學,聰明很重要,有好的教育,然後努力學習,考個名牌大學太容易了。如果智商不高,有個好學校,然後努力你照樣可以彌補,考個五百七八不問題。

拿我來說,同學有疑問,都來問我,不問老師,可想而知能給我帶來什麼教育。

補課,我覺得不能為了補課而補課,首先基本的題他要能做,然後帶著比較難得題,去解惑,如此補課才有效果。


初心不改155997473


補課教的是啥?二年級教你三年級的內容,三年級教你四年級的內容,高三呢,只有複習了。所以知識的量是一樣的,早了一點。能考上北大清華的,(本人是復旦),本人認為,是要有自己學習的能力,並不在於別人教你什麼。比如上課,你是班裡最好的,老師能按照你的進度來嗎,不可能,肯定是按照中等偏上學生的進度,那麼,換句話,一節課45分鐘,你30∼35分鐘已經學完了別人一節課的內容,剩下的時間你怎麼安排?如果你啥也不做,等著其它同學一起下課,你最多休息了一下,當然也不錯,下節課你的效率就高了,如果你自己看看後面,我一般2個月不到,只用上課的空餘時間,一學期的書都看完了,等真正上到了後面,聽老師上課,你只是印證你自己理解的,可能有一些自己忽略的小地方。上補習的作用和這個差不多的。


sun34457526


作為一名教師,看到這樣的問題,很無語有很汗顏。腦子裡不由自主的縈繞這樣一句話:“好孩子不是教出來的”。不補課可以上北大和清華,單靠課堂知識的學習,也無法考上清華和北大的。


毋容置疑的是,考取清華和北大的學子,絕不是補課補出來的,也不是完全依賴課堂學習練成的。此時此刻,我又想起了一句話:“學校的教育不是萬能的”。其實,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薰陶和影響是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低估。



那麼,考上清華和北大的“學霸”是怎樣煉成的呢?世界上本沒有大神,造神的人多了,便有了神。“學霸”也就是這麼被人造出來的。實質上,考取北大、清華的學子,取決於很多條件,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人們總是在不停分化,有些人留學,上世界頂級名校,這些人確實優秀,但更多時候,我們往往誇大了他們的能力,反而忽略了機遇和家庭環境給他們帶來的變化,特別是家庭的教育和影響。

這些“學霸”,有很強的自制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些“學霸”,從小就能看出跡象的,他們學習和讀書,複習,做功課,絕不受干擾和影響,具有極強的自制力。父母對孩子有著良好的影響,不會一會兒看電視,一會送水果,一會兒吃零食……孩子和父母做什麼事都會專注和執著。這些“學霸”從小就有良好的習慣;“好習慣比什麼都重要”,父母更多時候關注的不是孩子學到多少知識,而是注重習慣的培養。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促進孩子成長和發展。這些“學霸”絕不會迷戀遊戲和電子產品,也不會白白浪費有效的時間,同時,這些孩子的父母共性就是“身教勝於言教”。


俺油菜


大多數高考狀元都沒有補過課,所以不必有心理負擔。關鍵是把握課堂的學習,老師教的知識必須全部掌握,不懂就問。老師說的必須不打折扣的執行。

你首先得確定清華北大的目標,根據分數做出計劃,堅定不移的執行計劃,消滅一個一個的知識盲區,推動自己堅持下去,直到目標達成。

反覆思考總結,針對錯題,查漏補缺,及時請教老師,不斷優化計劃,提高效率。

請記住,為北大清華拼搏的過程所培養的能力是你一生的財富,追求夢想的過程比夢想本身更重要。

關注我,為你解答成長過程中的煩惱!


國權演講社


記得一個高三老師說過,如果你的能力到了現在(高三下學期)還沒有超過科任老師,別想著考清華北大了。

看起來,好像要求很高,但仔細一想,要求真得要那麼高。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天之驕子(國外上清華北大的就不清楚了),一個省考上清華北大的,才幾十人到一百人,有些省份考生多的,去到兩百多人,一個省份幾十萬考生,考上清華北大的,可以說是萬里挑一了!

題目問考上清華北大的有沒有補課!我個人認為,可能會有,但絕對不多,絕大多數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不用補課的。為什麼?

第一,天賦異稟

。本身就擁有出色的思考思維能力,自學能力極強。我們都知道,很多補習班,都是以基礎和中等偏上的知識和題目為主。以數學為例,拉開距離的,就是靠壓軸的題,壓軸題就是用來區分層次的。大家都清楚壓軸題的變態,能做出壓軸題的學生,不只是靠消化課本知識就能做出來的,它需要要求學生需要極強的思維拓展的能力,是對知識的高度的概括的。就算補習老師能做出這些題目,不一定能十分清楚熟練地教導學生。

第二,極強的自律能力。學習是一個自我約束的過程,擁有天賦異稟的能力,還得靠後天的不斷學習和訓練。學習的過程,註定是一個苦旅,真的沒有人隨隨便便就能成功。人家刷了多少本練習冊,用完了多少支筆芯,只有人家知道。

第三,優秀教育資源,師資力量強。考上清華北大的,肯定是那些教育資源好,師資優秀的高中學校。優秀的生源,都去好的高中讀,形成一種學習氛圍,而且名師高徒是互相促進,名師教高徒,高徒吸引名師來校教學

。我們幾乎沒聽說過某所山卡拉高中有人考上清華北大。

第四,家庭環境家庭教育這個真的很重要,最好的,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孩子最先接觸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家庭的生活水平也是一種影響因素,農村學生考上清北的佔比已經越來越低,考上的,也不是在農村接受教育的。考上清華北大的,絕大部分至少都是小康家庭,父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或者其他書香門第,總之就是不用為柴米油鹽煩惱。放假還能去旅行,見識世界,或者參加一些興趣班,或者各種能力鍛鍊。相比農村學生或者城市裡一些不是富裕的家庭,放假還要去打暑假工或者跟父母幹農活,減輕家庭負擔。寒門已越來越來難出貴子了。

能考上985等名牌大學的學生,補課的學生都不多!絕大多的是靠自己的。補課的學生,都是成績上不去,或者學習上遇到瓶頸的。當然,我不是說,補課的學生就是不優秀,優秀的學生也有補課的,補課證明人家有想更進一步的目標。最後我想重申一次,考上清北等其他985的大學的學生,補課的人可能會有,但不多,並不是說沒有。


漂亮小姐姐鎮樓,筆者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