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rosedameiniu


真是一件讓做家長又愛又恨的事情。

誰不愛自己的孩子,誰不想陪孩子一起長大,誰不想在孩子需要的時候能幫孩子解決問題,誰不想借此機會增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可是,事情總會和我們想的相反,誰能想到現在孩子的作業怎麼那麼多,誰萌想到孩子的作業怎麼那麼難,誰能想到老師的要求那麼多,誰有能想到做個家長怎麼那麼不容易?

做家長的就是個家長啊,那麼多的課業,還真不能從容的應對,人有所長,也有所短,我們無法把所有的學科都精通,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有些真的無能為力,看看孩子那些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心裡很不是滋味。

我們想陪孩子做作業,也想看看孩子做的對不對,但不要把太多的事情都推給我們。

我們想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好的思維習慣,可是,那麼多的作業把孩子都弄得厭煩了,我們該怎麼把孩子解救出來?

聰明的,我們該怎麼做?


老樹說說


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有積極意義。一方面可以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完成,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孩子分心另外瑣碎的事,另外還能知曉孩子學習的狀況,尤其是及時瞭解到孩子新知識掌握的程度。

怎樣陪伴?

一要靜悄悄。不要來回走動,甚至玩手機放出聲音。

二要心坦然。要沉住氣,允許孩子思考,琢磨,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消化知識的能力有限,要耐著性子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要多鼓勵 。當孩子寫作業遇到困難,表現出焦躁不安的神情、動作時要適時鼓勵。

四要適度參與。切不可事無鉅細,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孩子去完成作業。除非孩子需要幫忙,家長輕易不要參與孩子的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

五要持之以恆。


教書匠龔先生


我覺得關鍵是在於陪養孩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

首先是給孩子安排好時間

放學到家之後的安排,是先做作業,還是先吃飯,還是先玩?選擇一個最有利於孩子做作業的時間段並固定。

第二是做作業的順序:

讓孩子確認瞭解今日作業項目,按照老師發的作業清單或者各科今日留作業的先後順序依次作業。養成順序意識,避免孩子糾結先做那科後做那科。

第三要掌握原則:

1.孩子是做作業的主體,所有作業必須要有孩子完成,大人只是輔助。

2.孩子遇到困難不輕易介入,而是多讓孩子自己思考,幫助理解而不是給具體答案。

3.有的孩子不夠專注,邊玩邊做一心兩用,這是大忌,必須糾正。

3.作業完成後和孩子一起進行總結:今天作業的過程和結果,哪裡是好的,哪裡還有不足,下次如何改進?

啟迪和鼓勵是培養孩子的兩大法寶,通過陪孩子做作業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建立好習慣是陪做作業的真正意義。


未來華夏


我主要講一講小學低年級的情況

一、講

讓孩子講講今天課堂上老師都講什麼了。一來讓孩子加深課堂知識的印象,二來判斷他的課堂聽講和知識吸收狀況,三還可以鍛鍊其語言表達能力。

二、改

查看前一天的作業,看看老師批改後,有沒有錯題。不論大人孩子,都喜歡在同一個地重複出錯,所以糾錯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新知識時期,如果錯誤沒改過來,可能後期會一直受影響。

三、做

開始做作業,除了幫孩子讀題(早期有些字不認識),其他的事不要做,像隨時指出孩子的錯誤、擦掉他寫得不美觀的字、給他一些語言提示等等。這些行為只會打斷孩子的思路、破壞他的專注力。時間久了孩子還會形成依賴,身邊沒人就不會寫作業。

作業必須一氣呵成!

四、檢

家長先檢查,有結果了可以放在心裡,再讓孩子自查,自己找出自己的錯誤之處。自查能力的重要性對於一個小學生可能還不夠突顯,但對於後期長遠的學習生涯就很重要。學習能力不像衣裳那樣等孩子需要時披上就是,而是需要提前培養。

接著重做檢查出的錯題。

五、預

對第二天要學的內容,提前預習,語文要會讀會認,能對生字組詞更好。數學提前看書上的內容,不明白的可以問家長,也可以留著第二天在課堂上認真聽。預習的好處不必多說,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沒有時間,不要緊,慢慢來,寫作業要追求良性循環,完成得好的同學用的時間反而少,這個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

六、讀

這裡指的是課外閱讀。一個學生想指望學好幾本語文書就把語文學好那是不可能,這種不可能將隨著年級上升而越發明顯!很多家長意識到這一點時都已經晚了,因為很難再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了。所以,早期培養閱讀不可忽視,同時還要幫孩子選書,現在的課外讀物種類繁多、良莠不齊,家長要把把關,也可以讓自己的老師推薦。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看法,也是我目前給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用的方法,僅做參考。


爸爸書童


家長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孩子是可愛的。首先,孩子的天性是喜歡探索,喜歡探索世間的一切希翼。

所以,我們要設法讓孩子覺得他的作業就是一份希翼,他的課本知識就是世間的一份希翼,讓孩子他和自己一起探討,一起享受探索: 一起享受知識: 一起享受探索希翼的成功。

我們要和孩子一起長大,一起探索和享受世間的每一份希翼:

一、首先要讓孩子成為自己的老師。讓孩子做老師來給你自己來解說孩子他的課本知識,解說他課本的問答和課題。(當然,你要和孩子的老師一起配合才能真正的成功)。

二、作為陪伴孩子的父母或長輩,一定要關心孩子的一切成長。孩子學會了新的知識,你發現了嗎?我們關心了嗎?孩子他寫的字比以前好了: 孩子他新上了一課,我們關心了嗎?孩子在生活或學習中得到新的收穫及成績,我們關心或發現了嗎?總之,我們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發展,一起成功並一起探索世間的希翼。

三、孩子的成功、發現及孩子的優秀的美麗,我們發現了嗎?孩子他的成長,他的優秀和美麗我們一定要發現並關心,更重要的是給予讚美!

孩子是在探索希翼中長大的,而優秀的孩子是在我們的讚美中成功長大的。所以,我們想讓孩子做好他的作業,我們就一定要讓孩子成為我們的老師: 而我們卻一定要讚美孩子的每一份成長。

我們能成功地成為孩子的學生,又能成功地成為孩子成長的讚美者,我們的孩子就會是優秀的孩子。





梅香雪珺


我就說說我教育實踐的觀點:

農村的家庭和城市不一樣,所以方法也不一樣,對於農村的家庭,做到以下幾點就夠了:

首先,家庭成員不一樣,農村的家庭,孩子一般都是兩三個,左鄰右舍一起讀書的,同一個班的也有,可以把他們組織在一起,給他們提供一個安靜的、明亮的環境做作業。家長在旁邊監督,維持紀律即可。但是家長不能玩手機、看電視、聊天等,你可以那些一本書在旁邊看。

其次,對認真完成作業,提前完成的可以給一點獎勵,讓他們內部有一定的競爭性。這樣可以提起他們的興趣,對孩子中較大的孩子,要進行鼓勵和培養他的責任感,他是大的,要學會帶弟弟妹妹,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最後,信息時代溝通很方便,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一般老師對孩子的評價都是積極的。可以把老師的表揚給孩子們看,樹立榜樣,孩子最在乎的是老師的肯定。

總之,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一種方法都要長期的堅持,對孩子有信心,和孩子保持愉快的溝通。效果肯定是很好的


紮根農村教育


不打擾,不干擾。

第一:回來休息10-20分鐘,解決吃東西,喝水,上廁所的需求。

第二:大概小朋友在寫完20-30分鐘時間,休息10分鐘,再接著寫下一項。

第三:先寫容易的,再寫難的,在寫容易的。

第四:寫完檢查。

最後再是父母檢查作業,簽字完成


feeling36


不吭聲在旁邊陪著 或者叫孩子自己寫 等著完了檢查。不要叫孩子寫作業時有心裡壓力,寫完了檢查時候可以給點壓力!切記能不撕作業就不要,孩子的功課報廢的話會崩潰的,訓斥下 叫孩子自己修改就可以。教會孩子有勇氣面對錯誤,再給予機會改正。訓斥和鼓勵是一起的,一定記得 該出手時就要出手。肉體處罰有時候起的作用關乎一輩子!有的孩子思想較真的話你是無法用道理說服的,只要是孩子犯了不可容忍的錯誤,那就要鄭重的動家法。皮肉之苦會長記性,不捨得你會害了孩子!


家興家政


1.給予適合的環境和空間;

2.孩子寫作業時不玩手機、吃零食,聊天;

3.孩子做不出時,不直接給答案,而且適時引導;

4.不以玩手機、電腦,購買玩具等許諾為完成作業的動力;

5.完成作業後,應給予檢查。

……


亳學風範


其實不需要陪,因為現在小孩子的智商我們這些家長跟不上節奏,或者是看家長自己讀書好不,成績好還可以回答出來問題成績不好我覺得還是問老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