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今人看歷史,往往習慣性的將宋朝視為當時東亞世界的唯一正統,認為其法理直接繼承自唐朝。稍微熟悉點歷史,則會在唐宋之間加入五代的幾個短命王朝。但從實際法理角度來說,唐朝的法理在五代時期已經斷絕。到宋朝兼併列國時,大部分殘餘都被徹底消滅。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建立後梁的朱溫 就是沒有正統性的僭主



由於古代比較講究封建立法制度,所以社會精英或有能力居於統治地位的人,都會想辦法從前朝手裡接過法統。如果這步做的夠好,就具有很大的合法性。反之則可以被視為一種僭主政治,存在潛藏的危機。唐朝皇帝在最終被篡位時,朱溫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僭主。而在同時代,卻有很多之前同唐朝皇帝有封建盟約關係的勢力,可以宣稱自己繼承大唐正統。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沙陀李家的晉國 遠比朱溫有合法性



在這些具有正統屬性的地方豪強中,沙陀人李克用的晉國勢力是最具有實力的。不僅軍事力量足夠強大,還有唐朝皇帝賜予的皇族姓氏,甚至連地盤都是唐朝當年的龍興之地。所以在擊敗朱溫的後裔,統一中原地區後,王朝順理成章的接過了“唐”的名號。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後唐繼承正統 並得到了前唐朝地方勢力的認可



當然,諸如南方的吳國和吳越一類藩鎮產物,同樣具有次一級的合法性。那些在前唐時期就冒頭的外族勢力,因為和唐朝皇帝有類似盟約,同樣享受著部分法理。

然而,隨著石敬瑭的反叛,唐朝的正統性也就在中原地區戛然而止。雖然李存勖的家族不是李家直系,但已經通過賜姓等方式,成為了類似義子的大家族成員。這種制度也在後唐時期,多次發揮繼承人指定作用。但石敬瑭自己只是沙陀集團內部的一員大將,並沒有被前皇室成員收為義子。所以,石敬瑭在實際上恢復了朱溫曾經力圖維持的僭主政治。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石敬瑭的上位 重開了朱溫奉行的僭主政治



不管是出於什麼因素的考量,石敬瑭的一時爽快,都是為後來的幾次政權更迭埋下惡劣伏筆。無論是後漢還是後周,建立者都是前朝軍政體系中的部將。雖然有後周的郭威嘗試恢復舊制,收了柴榮做自己的義子,但他本身所建立的一系就已經失去了過硬的法統。所以,從後晉到後周,一路不過是僭主們的內部撕逼。

類似的事情,在周邊的十國中也開始同步上演。前蜀被後蜀替代,荊南被南平替代,吳國被南唐篡權。閩國則被南唐和吳越瓜分,留下一個不大的泉州保持實質的自治。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以封建法理來說 後周其實不如遼國 吳越和南漢



這個時期,反而是之前居於次級法理地位的吳越顯得法理性更強。而建立更晚的南漢,則僅僅因為獲得過後唐的認可,而法理順序上必須再往下降低一級。類似的情況,還有北方的契丹人,也就是後來的遼國。這也是後來他們敢於蔑視北宋,並與趙家天子爭奪正統權的依據。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趙匡胤的僭主身份 在非宋朝時期都一直很有市場



趙匡胤的北宋,自然是在法理上沒有多少可靠依據。按照正統原則,這位前禁軍大將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僭主。所以,一方面要為了爭奪資源而南下攻滅其他地方政權,另一方面也是容不下那些早年就與唐朝中央有聯繫的地方統治勢力。經過他和有謀殺自己嫌疑的老弟努力,北宋最終將吳越、泉州和北漢都收入囊中。但在面對遼國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來擊敗對手。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北宋攻滅了南漢與吳越 卻打不過實力更強的遼國



後來,在北宋與遼國的最終議和中,遼國對於宋朝的稱呼非常值得玩味。遼國人曾屢次將北宋稱為“南朝”。有的人可能一看這個詞,就是覺得遼國是在客觀上默認了他們與北宋的正統性分享。然而,之前的遼國一直在用這個詞稱呼山西當地的北漢政權。北漢政權是後周篡位過程中,留下的一個前僭主集團保留區。北宋現在獲得這個稱呼,怎麼看都不是在被遼國人認可為正統分享者。反倒是在某種程度上,有點貶低矮化的意思。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遼國的制度在很多方面比北宋更接近唐朝


何況,基於前面所說的正統法理流失情況,遼國的契丹貴族是當時數個勢力中最早同唐朝皇帝建立宗藩關係的一支。如果向上追述,可以倒推至安史之亂前後。也就是說,比當年李克用家族的沙陀勢力,獲得認可時間更早。只不過在法理地位上,比為唐朝效力的沙陀人要矮了一截。

相比之下,北宋是篡位後周的僭主,後周是篡位後漢的僭主,後漢是篡位後晉的僭主,後晉當然是篡了佔據法理高地的後唐。這種“封建老臣VS四次方僭主”正統爭奪戰,可謂是高下立判!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更讓宋人惱火的是西北還冒出個有唐朝皇帝認可的党項



這也逼的北宋一直在自己的王朝合法性問題上,憂心忡忡。異常嚴苛的軍政管理制度,似乎還不足以保住趙家的僭越成果。那麼就需要另闢蹊徑的來給自己正名!於是一個號稱“刑不上大夫”的文人親善時代開始了。因為文人大多需要依附皇權吃飯,自然可以在文治記載方面,給北宋不斷論證其正統性。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籠絡士大夫為自己論證 是宋朝正統性建設的重要手段



當然,在遼與宋擱置爭議多年後,原本隸屬於遼國的女真人又強勢冒起。雖然女真人在遼國治下,屬於地方封建體系的一份子。但遼國自身的法統並沒有消失,也從未做過直接繼承手續。何況有耶律大石的西逃與西遼帝國的建立,都在實際上延續了遼國的法統。甚至毫不客氣的說,唐王朝的正統,已經被他們帶到了中亞的七河流域。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西遼的存在 將南宋與金都比作僭主



完顏氏的女真政權,除了殺天祚帝洩憤外,只能以一種新僭主身份進行統治。對於留下的契丹人,自然是胡蘿蔔+大棒政策。好在,他們很快就順手撿起了北宋被自己培養出來的士大夫文官體系,將宋人的憑空論證再推演一遍。

倒是退居淮河以南的趙家後裔,反而因禍得福得更加省心一些。無需再花大力氣論證自己有源自唐的正統性,直接將法理設在滅亡的北宋身上足矣。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漢化的女真人也順手撿起了北宋留下的論證體系



最終,來自蒙古高原的新勢力,用自成一系的新法統佔據了整個東亞大陸。在這股強勢的新法理依據面前,宋、金、遼三家的各級正統論證,都已經顯得蒼白無力。蒙古人最後拍板決定,同時認可了三個滅亡政權的正統性。反正都已經被自己攻滅,多一份正統攝入,也是無傷大雅的政治養分補充。

所以他們非常樂於見那些源自三家的投誠者,在自己的宮廷內展示各種花式推演。哪怕在內心層面並不覺得這事情有多麼要緊。但他們不會想到,自己的成果還給後來的明朝,又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蒙元自帶體系 順手將三家的正統宣傳兼併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前後,他明銳意識到蒙元法統比早就湮滅的僭主南宋,更加值錢和有效。於是,他一腳踹開了紅巾軍早期追認的趙宋正統繼承,將自己宣傳為元朝皇帝的法理繼承者。因為只有如此,他才可能更順利的招募元朝遺民,尤其是那些已經認可蒙古宗主的文人士大夫團體。在對外交涉方面,又可以壓過周邊眾多認可蒙元宗主權的地方政權。甚至是反過來,要求蒙古殘餘勢力向自己效忠。如此誘人的一箭三雕,豈是地盤一縮再縮的僭主們所能比擬?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朱元璋一心要蒙元正統



但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和他的眾多後代,實在是沒有能力去法消滅掉世界各地的蒙元勢力。僭主出生的宿命,讓他們始終在蒙古帝國繼承權上,比帖木兒王朝或莫臥兒王朝要矮上不少。就是代表皇家血脈的黃金家族,也沒有因為一系列聚變而死絕。後者只要有能力稱雄,就會振臂一呼的打出“大元汗”稱號。明朝方面,死活不願意放棄太祖爺自我宣佈的蒙元法統,只能在文字層面將其降格為不知所謂的“達延汗”。


誰有資格做正統:趙宋?耶律契丹?完顏女真?

從未消失的皇家家族血脈 讓明朝皇帝非常不爽



這種法理上的正統之爭,一直到只懂儒家經典的嘉靖時還在繼續。明朝統治者,當然會繼續北宋和金人的做法,找士大夫們來論證自己才是無與倫比的天選者。但在內心層面,對蒙元的世界級正統追求,總是揮之不去的夢魘。逼格低許多的兩宋僭主論據,則永遠是退而求其次的權宜之計。

當問題再度被擱置多年後,滿人的清王朝開始在關外崛起。明朝也顧不得和蒙古人再爭論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