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病人接受血液透析和選擇腎移植,哪個利多弊少?

Mr_李強


這個問題是非常專業性的了。


要選擇透析還是移植,表示尿毒症已進入終末期了,腎功能95%以上的功能已喪失,需要選擇替代療法。


透析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就這兩種透析方式進行選擇的話,

一、太窮沒錢:選擇腹膜透析。不是太窮,接下來選擇

二、去醫院方便,選擇血液透析;去醫院水方便,選擇腹膜透析。腹膜感染只能選血液透析。


至於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對身體的影響,存在的那些區別,不用過多糾結。


血液透析與腎移植,兩種方式進行選擇:

一、不管哪種方式,都不是把病治好的,都是替代療法。移植進去的那個腎,一輩子都是別人的腎,一輩子都要靠吃排異藥維持,直到這個腎失效。


二、兩種方式,之所以存在選擇,是因為還是各有優劣的。而不是隻要尿毒症,就優先選擇腎移植。有些什麼疾病不適合腎移植不在我們這篇文章考慮之內。


三、腎移植的最大優越性,就是不用每週按時去醫院排隊透析了,甚至可以去參加輕鬆一點的工作。然而要記得,賺這份工作值不值得這個腎,如果對腎有影響,就不要乾了吧,因為一般來說,輕鬆的工作,很多年都換不回一個腎。而一旦勞累,損了腎功,顯然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腎移植的最大缺陷就是要天天吃抗排異藥,一直吃到腎失效。吃抗排異藥的結果,就是意味著身體免疫能力低,抵抗力下降。然後就是各種疾病易多發,感冒是要重點預防,各種炎症,則防不勝防,對於移植多年的病友,特別要注意的是,癌症的預防,移植病人如何預防癌症,你有答案嗎?


四、血液透析的最大優越性,一週只要去幾次醫院透析,其它時間按要求服藥,平時注意控制飲食,那麼就跟正常人一樣。當然要實現跟正常人一樣,還是需要點功夫的。


血液透析的最大劣勢,就是控制併發症。如果能很好地控制併發症,那麼就跟沒事人一樣;如果不能控制好併發症,那麼就天天是一個病人。


血液透析病人基本沒有辦法考慮去正常上班。


血透病人控制併發症最大的難點就在於維護心臟功能,一般沒有幾個人能維護好,所以透析十多年都會有慢性心臟衰竭的問題,這個慢性心衰問題決定了大部分透析病人的透析壽命鎖定在20年以內。


慢性心衰也是尿毒症透析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所以,選擇透析,還是腎移植,還是糾結的。不要以為腎移植,換了一次,失效了可以再換一個,只要有錢可以無限制,目前的腎移植,也只是一種替代療法。


老椰的自媒體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2016年年底,江蘇南京財經大學學生夏琦被確診為尿毒症。剛做過手術的媽媽汪春紅,毅然決定捐腎。近日,這對母女順利完成腎臟移植手術,媽媽的腎臟,被移植女兒身上。23年前,我給你生命;23年後,我給你生的希望。致敬母愛!

為什麼尿毒症病人需要進行透析治療和腎移植?

尿毒症是腎功能衰竭晚期所發生的一系列代謝紊亂和臨床症狀的總稱,主要表現為尿毒症毒素蓄積引起的乏力、食慾減退、酸中毒、貧血等各種症狀。雖然藥物能改善貧血、高血壓等症狀,但並不能有效清除大量毒素,甚至利尿劑的利尿作用也大大降低。這時,就需要用替代治療來清除蓄積的毒素和水分。目前腎臟替代療法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移植。

血液透析(即“人工腎”)是目前廣泛應用的尿毒症治療方法之一,方法是將患者的血液與透析液同時引入透析器,清除血液中的尿毒症毒素及體內多餘的水份。腹膜透析應用人體的腹膜作為透析膜進行血液淨化,將透析液引入患者腹腔,血液中的毒素和多餘水分通過腹膜進入腹腔中的透析液然後排出體外。

腎移植是將他人供給的腎臟(“供腎”)通過手術植入尿毒症患者的體內,使其完全地替代腎臟功能。供腎既可以來自健康人突然死亡者(“屍體供腎”),也可以來自健康親屬(“親體供腎”)。腎移植是尿毒症患者腎臟替代療法中療效較好的治療方法,但應當在透析患者中做好各種篩查和準備,合理應用供腎。既需要增加親體供腎,更需要為增加屍體供腎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加強法制管理。

腎移植的效果一般以一、三、五、十年的腎或人存活率表示,所謂腎存活是指腎臟有功能。腎移植後因為使用免疫抑制劑容易出現感染等合併症和藥物的副反應,所以與血液透析療法相比是否安全是大家所關心的,隨著醫學的進步,腎移植成績有很大的提高,腎移植是比較安全的。據2008年中國器官移植大會介紹,目前我國腎移植的一年腎存活率為90%以上,五年腎存活率達到90%,十年達到60%。

並不是所有的尿毒症患者都可以進行腎移植手術的,要符合以下條件:

1.尿毒症患者年齡範圍最好在12-65歲之間;患者年齡大於65歲,但心臟、肺臟及肝臟器官功能正常,血壓平穩,精神狀態良好者,也可考慮作腎移植術。

2.患者為慢性腎炎尿毒症終末期或其他腎臟疾病而致的不可逆轉的腎功能衰竭;

3.經過血透或腹透治療以後,尿毒症患者一般情況好,體內無潛在的感染病灶,能耐受腎臟移植手術者;

4.沒有活動性潰瘍、腫瘤、肝炎及結核病史,也沒有精神、神經系統病史的尿毒症患者。

5.與腎源的組織配型良好的患者。



百科名醫


我是一名剛剛做了換腎手術四個多月的人我對換腎和透析後那個好與不好有著深深的體會。我用我親身體會回答你這個問題。

得了尿毒症醫生會讓你們選擇腹透還是血透,醫生也會給你們建議,但是選擇權在自己這裡。我當時選擇血透因為我擔心我腹透衛生問題搞不好會感染,所以才選擇血透的。

在血透的過程中營養流失很快我們血透病人要注意營養的同時又要不能攝入太多的蛋白所以很多人很難平衡自己營養,吃太多青菜營養又跟不上,而且綠色蔬菜高鉀比較高容易中毒,一般我煮青菜都會焯水再炒。而且透析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的事情特別多,控制水分,在人體水分多了,沒有出水充分,容易心衰,控制鉀高,控制磷高,白蛋白低,甲狀旁腺高,高血壓,低血壓,有時人會失衡等等很多問題。每三個抽血一次做一個季度報告,分析這段時間以來身體的變化。



但是自從我換了腎之後我現在要注意的事情沒有那麼多,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以上這些幾乎不用擔心,人體的本身能夠吸收你平時飲食的營養,也可以周圍外出旅遊,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一個星期二四六都要去醫院透析4個小時。

做完手術後生活質量比透析好很多。但也要注意一些東西,比如要預防感冒,發燒,不要吃生冷的東西,不要吃辛辣的菜,過於油膩的肥肉和豬內臟這些。我現在換腎後覺得自己跟正常人沒有差別,臉色紅了,人精神了,吃飯胃口特別好,一家人很開心的在一起生活著。



還有很多多我一時半會寫不完,我只能說一句有條件要換腎,換腎後的生活質量比透析的生活質量好很多很多,而且要趁現在自己的身體還好,早點換,不要等到身體不達標才想起換就遲了。這些是我本人親身體會的,也是我個人的一點建議,當然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不管選擇哪個都要尊照醫生的吩咐去做,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腎判官


我也是尿毒症患者,男,今年36歲,已透析一年多,現在也仍然糾結於這個問題。

透析和腎移植,這兩種聲音,從我確診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我身邊環繞著,或許是由於我的年紀在患病人群中算是比較小的,所以,建議我做腎移植的聲音一直大於長期進行透析的聲音,不論是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都是一輩子的事情。當然,做了腎移植,也要一輩子服抗排斥藥。

簡單說下我個人的看法吧。先說說透析,不論是血透還是腹透,都必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很多麻煩。腹膜透析,雖然不用去醫院,在家就可以做,但是首先你得接受在自己身上插一根管子還要經常“換水”的事實,我想很多人是無法在心裡接受的,而且據說這種透析,由於是自己操作而不是專業的醫生,所以有較大感染的風險。而透析效果,相對於血透來說應該還是稍微欠佳一點。不過好處就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只要帶夠所需品,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相對較為自由。血液透析,它的優點就是這種透析較為充分,能很好的調理身體的的狀態,但是弊端就是,每隔兩三天就得進行一次,而且必須去指定的醫院,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每週透析時間原則上不低於10小時,所以,一週得跑醫院至少兩至三次,每次在床上躺四五個小時(加上透析前後的過渡時間)。如果你選擇了這種方式,那麼你基本和遠行沒啥關係了,我現在也是選擇的血液透析。

對於腎移植,術後如果沒有什麼激烈的排斥反應,只要好好調理,注意飲食,定期服藥,那麼基本和一個正常人沒多大區別。所以,做腎移植,比起透析,生活質量會得到絕對的提高!但是它的難點也很多:第一,費用高。我沒做腎移植就是因為費用太高,對於一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傾家蕩產不一定能湊夠那幾十萬,還有術後要長期服用昂貴的抗排斥藥物,更是難上加難。第二,現在供體基本都是靠人捐獻,所以腎源很少,很多即便有錢的人,做完配型後,都等不到匹配的腎源到來就離開了……第三,移植後新腎在體內的成活率,這是一個很難預料的問題,有些人一年,有些人三年五年,有些人一二十年,很難講,自己得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然,一旦排斥反應到達一定的程度,又會導致新一輪的腎衰竭,你又得回到透析,那將會是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折磨。不過,只要你有強大的內心,把所有的問題都想透,那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了。

最後的建議:如果你有充分的經濟基礎,那麼我個人建議你做腎移植,而且越早做越好。因為,越早你身體的其它部件受影響越小,更有利於新腎的成活。


腎興隆


我估計像我同時做過腹膜透析又做過血液透析,最後又進行腎移植的病友很少很少吧?剛住進醫院時肌酐1200多,血色素低的嚇人,抽血化驗時,抽出的血是鮮紅而不是紫紅色,厲害吧?當天下午住院,由於體內的毒素堆積得實在太多了,導致晚上八點開始中毒昏迷,然後三天四夜,根本沒有知覺,這段時間全憑主治醫師包括腎內科教授不拋棄不放棄,我父母親也自始至終在床頭叫我的名字(這是我清醒後我父親跟我說的),在這期間,處於昏迷之中的我,在醫生採用剛從日本進口的一臺新的血透機,連有的功能還在琢磨階段,不分晝夜,24小時不停的通過血液循環過濾,連續三天,而後才使我一點點地從死神手裡給重新奪了回來!後來就轉到普通的血透室做了一個星期的血透,接著幫我從腹部埋了根管子,讓我開始做腹透,這樣腹透做了一年,同時預約腎移植,滿一年後,順利做了移植手術,到目前已經18年多!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不至於需要每個星期二到三次去醫院做血透,也不會在寒冷的冬天,在晚上九點本該做腹膜透析的時間睡過頭而導致由於在體內時間過長的透析液難於全部排出,給搞的神經高度緊張!所以從我的角度去看待,要是身體條件不錯,經濟條件也比較寬裕,我還是覺得應該去做腎移植!這是我個人的觀點,有不同意見的朋友,也歡迎補充!


衛東1818


很高興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個人想法,同時我也是一名透析室的護士,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注。腎臟對於人體健康來說佔有重要的地位,能夠排除體內毒素和代謝產物,過濾生成尿液和身體多餘的水分排出的體外的功能,但是尿毒症是大家熟悉的腎功能衰竭末期,此時的腎功能百分之90以上已經沒有任何功能了,腎功能喪失後,機體內部生化反應紊亂引起的一系列水電解質代謝功能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等綜合徵。


尿毒症除了會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還會導致水鈉瀦留以及慢性心功能衰竭等,現階段全國的醫學研究表明,治療尿毒症的方法如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然而這三大治療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希望新的療法儘快出現,來替代現有療法,能給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

上圖為血液透析的過程,現在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三種不同治療方法的利弊。

血液透析俗稱的血透,是將患者的血液經過血管通路從人體中引出,在透析器中通過透析膜與透析液之間進行交換,從而使血液中的水分和毒素通過透析器的吸附過濾作用而排出體外,再把淨化之後的血液輸送回人體,從而糾正了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以及代謝廢物的排出,從而恢復人體正常的功能,而血液透析的缺點是:每週都需要進行2~3次的血液透析來醫院,而且每次都要對血管進行穿刺,損傷靜脈的血管,同時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而對心腦系統疾病有一定的影響。

腹膜透析優點在於可以在家操作,是把人體的腹膜作為透析膜進行淨化,通過透析液的作用使水分毒素置換出來,同期還可以減少肝炎等血液傳播疾病的傳播,同時缺點是在家患者或者家屬自行操作,增加了很多感染的機會,因為患者及家屬不能更好的把握無菌操作,引發腹膜炎的機會增大。

腎移植優點在於可以有效的治療尿毒症的患者,但是風險在於腎源的來源很難,配型的成功機會也更小,同時也會出現很多術後併發症,需要長期的的吃抗排斥的藥物維持現狀,同時自身的免疫力也會越來越低,因此需要多注意睡眠儘量少去公共場所,做好防護措施。


不同的病人表現的症狀也不同,治療方案也不同。因此需要每個人去努力和命運作鬥爭,奇蹟出現在你身邊的可能性就大很多,上天不會辜負有愛有信念的人。

因此有樂觀積極的態度就已經戰勝了一半的病魔了,只要有信心有信念就已經在抗癌的路上略勝一籌了。以上三種方法的利弊如上,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silently📖


我2003年患尿毒症,血液透析半年就在衡陽南華附二作了腎移植手術非常成功,2017一次嚴重的感冒發燒移植腎失功了,又回到了血液透析,還想換第二次,可分辨率太高無法配型,我希望作了腎移植的朋友們身體不舒服馬上就診。


手機用戶6704794750


腎移植(renal transplantation)通俗的說法又叫換腎,就是將健康者的腎臟移植給有腎臟病變並喪失腎臟功能的患者。人體有左右兩個腎臟,通常一個腎臟就可以支持正常的代謝需求,當雙側腎臟功能均喪失時,腎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當慢性腎功能不全發展至終末期,可用腎移植方法治療。腎移植因其供腎來源不同分為自體腎移植、同種異體腎移植和異種腎移植,習慣把同種異體腎移植簡稱為腎移植。其他兩種腎移植則冠以“自體”或“異種”腎移植以資區別。

腎移植是晚期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療外的一種治療方法,腎移植是一種手術,目前已比較成功,但也有一些弊端。成功的腎移植可以使患者免除透析的必要,而且比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更能有效的治療腎衰。移植患者與透析患者相比,所受的限制更少,生活的質量更高。大多數患者比透析時感覺更好,更有體力。

好多患者因此認為只有腎移植才是治療尿毒症的辦法,因為腎移植後患者就和好人一樣了,其實並不是。確實腎移植後不用再受透析的折磨。但是生活上也受一定限制,腎移植後對於用藥和飲食要求更高,因為要時刻小心不要傷害那個新移植來的腎,一旦它再壞了,就全白乾了。

而且最麻煩的是需要抗排異治療,即使是良好匹配的患者也不總是合適的受者。供者和患者需要都沒有感染和其它醫學問題,不會使患者的康復複雜化。移植患者必須使用免疫抑制藥物預防移植腎被排斥。這些藥物具有副作用,會增加獲得一些感染,病毒和某種類型的腫瘤的風險。移植患者需要一生服藥,或者至少在移植物還在繼續工作的時候服用。我們目前常用的抗排異藥物並不便宜,每個月2000左右。

除此之外,服用抗排異藥物是終身的,除非移植腎壞掉(失功),服藥後有一個很大的難題就是服藥者的免疫力會下降,下降到我們一般不會感染的病菌,他們都能感染,當腎移植患者出現感染時,哪怕是個普通的感冒,有時都會致命。

因為是服藥導致免疫力下降才容易感染的,所以針對感染治療時必須將抗排異藥物減量甚至停用,這個時候對於移植腎來說打擊很大,有可能就失功了,這個感染率有多高呢?起碼在80%以上。

目前世界上對於腎移植後移植腎的生存時間統計結果表明1年存活率為95%,10年存活率僅有68%。也就是說,做完腎移植後,只有68%的人能把這個腎保護10年,且有5%的人1年都保護不了,一旦這個腎失去功能,那麼患者又要開始透析,腎移植手術費用大概在15萬,所以在進行腎移植前,還是要考慮費用問題,畢竟15萬換10年不透析這件事值不值是需要考慮的。

其實腎移植和透析一樣也是腎替代治療的一種,如果選擇做腎移植,就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最重要的是腎移植後要對移植腎倍加呵護,如果粗心大意、不能按時服藥、生活沒有規律,那移植腎很快就喪失了功能,所以移植後仍需要定期服藥和看醫生。


佳諾健腎友匯


其實換腎也是一種賭博,運氣好的能博過去,運氣不好的那就難說了,生病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可是發生了,既然發生就需要勇敢面對,對於普通家庭,需要換腎,前後沒有100萬,換了即使成功了,也是種煎熬。

作為子女如果提出換腎的要求,相信大部分父母就是砸鍋賣鐵也會去博一博的。即使需要他們的器官移植,他們也會同意,反思一下,為了自己的私慾,這樣做難道不是很自私嗎?反正我是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只為自己10年,20年(運氣不好就幾年)的生命去拿父母的健康,餘生做賭注,太殘忍,太自私,(本人21歲開始透析,透析10年多來從未提過灌流,血濾高級治療,更不要說換腎了,平常心對待,別人有錢花,祝他們好運,自己沒錢,那就是命,一半治療,一半心態)一直堅持騎行鍛鍊,讓自己意志更加堅定,生活更加精彩!


現在政策那麼好,放寬心態,緊尊醫囑,配合治療,透析還是能維持10—20年的。家裡要是有個幾百萬的可以去拼下,沒有那麼多錢,你就安心透析,別的也不要想,想多了不緊沒有用,反而徒增煩惱。


球場慢鏡頭


我能用經絡治癒腎病!尿毒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