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出路在哪裡?

新三農人


我國是農業大國,但農業發展水平與世界一流的農業發達國家如德國、法國、荷蘭、以色列、日本等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2017年我國農民人均收入僅相當於日本、德國這些發達國家農民收入的1/40。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大基礎產業,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大短板,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的問題是:農民數量龐大,人均耕地資源非常的少,生產經營規模比較小,生產集約化和生產效率不高;農業投入不足,科技含量還比較低;農產品結構性供給過剩,特色產品和高品質的農產品供不應求,大量需要進口;農業本身機制性障礙比較多,限制了城鄉資本的自由流動;農村人才流失比較嚴重。

根據目前的發展狀況,我國的農業已進入了一個瓶頸期,農業未來發展的出路不能單單依靠農業本身,一定要在非農產業、城市化、農村產權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上有重大突破。主要的農業發展政策包括:

第一、務工農民進城。建立配套城市化政策,讓更多務工農民在城市有穩定的工作和社會保障,務工農民轉為城市居民,為城鎮化發展創造人口紅利,為農業土地的規模化流轉創造條件。



第二、城市資本下鄉。落實農村土地三權改革政策,為城市工商資本和新型職業農民進入農村產業掃清障礙,建立家庭農場和大中型農場為主體集約化農業發展模式,大幅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



第三、大力發展非農產業。世界上的農業發達國家,非農產業佔農村產業中的比重都在60%以上,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上,我國的鄉村要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文化創意產業、鄉村康養產業、鄉村運動與休閒娛樂業等,實現農民從種養殖業轉移到非農產業上,大幅度提高農民的非農產業收入。



第四、創新農業組織模式。隨著我國農業不斷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農業組織模式也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目前有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莊、田園綜合體等新型組織模式;種養殖模式有大棚種植、工廠立體種植、生態循環農業、林下經濟、創意農業等等。通過不斷的改革實踐,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區探索不同的發展模式,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



第五、促進農產品的高品質發展和特色發展。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對高品質、綠色安全、特色農產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必須調整農業種植養殖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綠色生產、有機生產、創意生產等生產方式,大力發展名特優農產品,提高農業效益。



第六、加大農業投入。建立適應新時代農村發展的財政金融體制,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科技、農業綜合服務、人才培訓等投入,為農業提質增效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總之,農業發展都終極目標是農業的現代化,要徹底消滅農業與非農業的發展差距,農業的根本出路還是在發展非農產業上。


牛哥的天空


三農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說出路,無非就是讓種地的農民能掙到錢,中國地域廣闊,氣候條件複雜,南北發展不均勻,這又無形中給同一規劃帶來了難度,也就決定了中國農業的多樣性,只能依靠地域特點,發展適合本地的種養殖結構,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糧價低,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在現行價格下沒有利潤,導致了大部分人對種地的積極性不高,該怎麼辦呢?依我之見(不成熟的意見)應該適當提高糧食價格,雖然外國的糧食價格便宜,但讓轉基因問題鬧的人忽信忽疑,還是吃自己種的糧食放心;再就是進行糧補(已實行)。鼓勵有條件的農戶中小型養殖,豬,牛,羊等牲畜的糞便是天然的肥料,(農村的堆肥對環境的汙染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可減少化肥的利用率,減輕種植成本,使種出來的東西是真的有機,還可以提高秸稈利用率,秸稈本來就是養殖的天然飼料;再有一個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藉助扶貧的東風,城市人和農民結對子,農民種出來的糧食,菜蔬,肉食可以結對子供應,簡單的說就是我家負責你家的菜籃子糧袋子,出了問題我負責(當然也有國家專業部門的監督),城裡人吃到有的機產品,質量好價格又不高,農民的東西既多了一個銷路,又有訂單的內容在裡面,減少盲目種植……種養結合,自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環,那麼銷路有了,價格高了,出路也就會有的,你說呢?


老狼85232


農業是我國的苐一產業,習總書記講過,中國強,農業必須強。但目前總體來看,我國的農業不強,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

一,產業弱勢,從國民經濟總值看它是弱勢。2O10年佔國民生產總值10%多一點,最近幾年應該不會上升,農業叫人多產值低。

二,規模太小,我國有接近4億農戶,土地紅線18億畝平均每戶4畝多一點。一戶分五六處平均一塊田不足1畝地。

三,效率太低,機械化種田水平低,農戶為了點田也是年年辛苦,年年操心,一個出門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可超過他全家田收入的大有人在。

有些人把我國的農業說成是:老年農業,低效農業丶小農農業、汙染農業丶業餘農業。國家是高投入農業。社會上固然有的農戶棄田不種叫它拋荒農業。

中國是人口苐一大國,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天下苐一大事。我國農業路在何方?

以愚人之見,農業四十年不改不變不行了!我國的農業必須在以下四化上做文章,動腦筋。就是走企業化、規模化丶科技化丶機械化的四化道路。

一,企業化。因為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二十歲不知田,三十歲不種田,四十歲不下田,五十歲種興趣田,六十歲種業餘田,七十八十種辛苦田。這樣一個大產業,這種勞力結構肯定會出問題。這有企業化才能解決它這難題。企業化它有組織能力,企業化它有協調能為,企業化它有投入能力,企業化它有抗風險能力,企業化它有參與國際國內的競爭能力。這個企業化允許從小到大,允許私有的丶集體的丶國有的丶外資的。要象搞工業丶服務業一樣。這有通過企業化,才能向規模化、科技化、機械化上發展。

二,規模化。小農種田,中國幾千年,填飽肚子沒問題,說發展確實不可能,說效率更是有問題。因此通過企業化向規模化上進軍,對待規模上要解放思想,鄉下有能力,城裡人有能力,中國人有能力,外國人有能力,能上規模化的企業都要支持他們。

三,科技化。沒有科學種田永遠種不好田。有了企業,有了規模,科技應服務,如不服務,他會找上門要服務。我們現在有服務,他並不聽你的服務。當然,科技化發展無止境,高大尚的世界農企,又上智能化。種田這產業說簡單就簡單,說不簡單真不簡單,土丶肥丶水丶種丶密丶保丶工丶管樣樣有科學數據,樣樣有規律。超越數據會出問題,脫離規律會減產,就這麼簡單。為什麼外國有的能上智能化,用數據化管理,看來真不簡單。因此企業化,規模化必然要向科技化進軍!這才是農業的出路。

四,機械化。機械化表面投資很大,但實際是效率高的必備產物。我國建築行業現在機械化程度應該講,能用機械的地方己大部分用上了機械,在世界建築業上的中國速度己顯現在世人面前。農業,實際上我國機械化程度並不高。主要是零打碎敲的田太多太雜,有機械也用不上。小機械,家家戶戶種田,家家戶戶投資不划算。我國現在農業浪費的勞動力,真難以計算。又說勞力緊張,又講人口紅利沒了,實際上在農業這邊,還有勞動力。還有人口紅利,其實都把目前刀耕火種的種植方法浪費了。因此農業機械化大有前途!

現在看來這四化實施起來難度不小,既要穩定,又要發展,既要企業有利潤,又要保護農民的利益,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難!難!難!我個人認為我國人民很聰明,我們中國共產黨很偉大。必須拿大智慧,做大事業,趨利避害,發展是硬道理,朝什麼方向定,大家試目以待吧!


黃浩榮279


2013年1月31日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現如今土地確權制度正在農村轟轟烈烈的推進著,那土地確權制度的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

很明顯,只有在對農村土地進行確權之後,才能進一步加快農村土地的流轉,只有在理清土地歸屬的問題之後,才能更好的保障土地進行流轉。

那現階段為什麼我們要加速農村土地流轉呢?

一方面,隨著中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大批農用耕地被侵佔轉化為城市用地:另一方面,大批農民進城,留在農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導致農村的很多地被荒廢。加上小農經濟特有的侷限性(筆者在之前一篇文章《小農經濟(包產到戶)已到末日?》有所初步談及)導致我們現階段的農業發展並不是很理想。

上述問題對我們農業發展很明顯的影響就是:一方面,我們可利用的土地在減少;另一方面,我們現有的農村土地產出比並不高,農民投資與收穫不成正比,農民種糧積極性並不高。長此發展,我們的糧食安全勢必受到影響。

要解決上述這些問題,走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接軌的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

何謂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就是將一大部分農地交給一部分職業農民進行經營。這些職業農民將會由一批擁有農業專業知識和高文化水平的人來擔任,定期國家對其進行培訓。

而要農業要規模化經營,加速農地的流轉勢不可擋。

那未來不再種地的農民以後怎麼辦?

一方面我們會以自已擁有的土地定期取得一部分紅利(具體可見小編之前的一篇文章:農民,未來的股東),另一方面,我們只能繼續留在現在的城市或者以後的城市(現在的農村)繼續打工或者做生意咯!

農村娃,看三農,思三農,只為廣大天下農村父老鄉親!喜歡我的請點擊上方關注哦!


鄧兆中1


農村的出路在哪兒?

種地

扣大棚

養魚

養螃蟹

搞蔬菜運輸

開農家樂

收購大棚裡的蔬菜然後靜菜賣給超市


自媒體202608075


八十年代農業出路在於機械化。今天農業出路在於政府政策


德行天下181804431


農業出路在於集體化道路,為什麼呢,要有計劃種植,要機械化種植,這樣才能保證各種糧食作物的產能過剩問題,能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工業也一樣,都要有計劃,。


曾山9


在國家不要再進口糧食了


狂歡紫夢


規模化,產業化,企業化,現代化


Dr地瓜


中國最複雜的問題之一,沒有人能交出合挌的回答,能創造機會全方位瞭解國內,外,上,下,左右的態勢,各抒己見,從中找到問題所在,路在何方只能是參考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