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懲罰的教育就不是教育嗎?對此你如何看?

橄欖樹666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看到題主這個問題,作為一名老教師,我著實嚇了一跳。我不禁要問:這是從哪裡弄來的名言啊?


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及其相關的法規條例等,都明確規定教師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同時,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都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做出了較為嚴格的處罰措施。因此說,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再提懲罰學生就顯得很不合時宜了。



也許會有人說:“面對有些必須受到懲罰才能改正的錯誤怎麼辦呢?”其實,懲罰是教育中的下下策,只要你肯動腦筋,絕對會有更合適的方式。例如剛開學時,每天兩次的眼保健操,總是有很多學生不按要求做。那這個時候是要點名批評這些不按要求做操的學生並且罰站嗎?如果這樣做,長此以往你就會發現不按要求做的人依然不會按照你的意願去做,這是源於孩子的叛逆和自尊。更有效的方式是表揚那些做的好的孩子,並讓她們作為榜樣站起來給大家做示範。同樣是在眾目睽睽下站起來,前者是懲罰,潛移默化地樹立反面教材,而後者是激勵,是正向引導,樹立榜樣。但是今年來,學校裡也出現了很多老師體罰學生的現象。有的老師認為嚴師出高徒,棒子下出成績等等沒有實際的言論,對學生進行變相體罰,這個不是懲罰,這個已經達到了體罰的程度,這麼做是非法的。



的確,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由於認知能力和身心發展規律的限制,學生極有可能做出這樣那樣違規違紀的事情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生犯錯誤不可怕,怕就怕家長或老師一味縱容、熟視無睹。因此,教育過程中,少不了必要的懲戒,諸如個別談話、聽課反省、書面檢查等。懲戒是手段,不是允許老師把戒尺打在學生身上,而是把戒尺打在學生心上,通過嚴厲的批評教育,讓學生引以為戒,重新步入人生的正軌。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方式呢?


有態度的童桐


我們是唯物主義者,看和分析任何問題,都要客觀地,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對待,那種用絕對,全盤否定或全盤肯定的觀點,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

個人認為,教育是十年栽樹,百年育人的系統大工程,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嘔心瀝血,婉如園丁去澆灌,需要地是那種蠟燭和春蠶的犧牲奉獻精神,那種棍棒出孝子,嚴師出高徒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應該改變。





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令世界矚目和歎服,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文化之所以能淵源流長,傳承至今,也和老師的地位有關,人們相信教育,信奉老師,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和效果。

那麼古代老師的地位有多高呢?相信大家都聽過“天地君親師”,把老師排在了敬天、畏地、忠君、奉親之後,就是尊師了,可見地位之高,於是在這麼高的地位上才有了“教不嚴,師之惰”,也就是說作為老師如果不嚴格要求學生,嚴厲的管教學生的話,那麼就是當老師的懶惰,還有“嚴師出高徒”的說法,可見,自古以來,大家是信奉,教師的教育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教化本身,一種是懲戒,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那麼這種有懲戒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嗎?別的我不敢斷定,我只知道這種有懲戒的教育教育出了中國一代又一代有骨氣、有氣節、有擔當、有敬畏之心、有濟世情懷的謙謙君子。反觀現在的教育,老師沒了懲戒權,教育成了被拔掉牙齒的老虎,一些孩子和家長開始對教師對教育指手畫腳,頤指氣使,但問這樣的人學到了什麼,不親師,何來信師,不信師,又如何能吸取知識的光輝?

我剛畢業的時候,去私立教高中,校長是個很有魄力,很有教學方法的領導,他怕我們新畢業的孩子管不了學生,給我們上的第一課就是——威信,威信,先立威才有信。他的意思是說,如果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不認真,或對教育對老師沒有敬畏之心,儘管放開手腳去管他,打、批評都可以,就是不能做小綿羊,教育必須在強制的基礎上談效果。而且孩子們很懂事,你只要管得對,為他好,他一定反過來感激你。——多少年過去了,他的話還猶在耳邊迴響,而他教的那套雖很在效果,卻已不適應現在的這個時代,特別不適應性中小學教學了,因為,老師的懲戒權被剝奪了。

近年來,教育沒有懲戒之後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問題學生越來越多,老師家長怨聲載道,教育問題越來越突出。不過說實在的,老師們大部分真不喜歡要這懲戒權,因為之前是責任心在作祟,覺得學習不好好學習,我就非得想盡辦法拉你回到學習的軌道上來,軟硬兼施,不這麼做我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但是老師真不喜歡打人,因為無論輕重,打下去,可能就得罪了一些孩子,後患無窮。老師沒了懲戒權,實則卻保護了老師免受良心譴責,至於教育的效果,只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了。大家以後也不要怪老師怎樣怎樣了,課上老師該講的一點也沒有少講,至於學生學個如何,那已經不是老師可以管控的了,畢竟教育不是萬能的,我們當老師的除了教還是教,再沒有其他辦法了。

因此“沒有懲戒權的教育還是教育嗎?”我認為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教書育人”,最根本目的是“育人,”而沒了懲戒權我想教育就只剩下“照本宣科的教書了,至於“育人”的效果恐怕就大打折扣了,沒有“育人”效果,達不到“育人”目的的教育還是是教育嗎?我認為不是,大家認為呢?


指尖教育帝國


現在的教育環境和以前比好太多了,但是現在教師隊伍中有太多的人已經不適合當老師了,前幾天有個新聞說的是女幼師打學生,後期調查出她自己說因為某些事自己受影響心裡不舒服,你打孩子可以但你打是出於什麼目的打的,這就是孩子該不該打的關鍵所在,我們上學時也經常挨老師打,現在也沒見得有什麼心裡陰影;老師為什麼打學生,學生清楚的很,你要是因為教書育人方面的打可以理解,但你要是出去洩似憤而打學生,那孩子估計比你自己還要清楚為什麼,更不用說家長的氣憤了,孩子不是不能打,而是要看老師你為什麼打!


農村創業的365天


我認為現在有很多人受西方快樂教育,個性發展給坑了!被人家賣了還幫他數錢,可悲!人生下來就自私懶惰,是本性!要成才就必須用規矩進行教育!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就是這個道理!現在有很多家長要求老師不能打罵孩子,又想要老師把孩子教好,這可能嗎?還是領回家自己教吧!


太陽人CXh


沒有懲戒就等於沒有約束,你覺得對於一個自我約束力還不到一個成熟階段的孩子,沒有約束的教育好嗎?大家願不願意承認一點?社會給人更多的是批評和挫折,如果在還沒有出到社會之前像溫室裡的花朵護著,等到他到了社會需要獨立生存的時候,那必定是個廢物。社會可沒這麼多的溫文爾雅的鼓勵和呵護,更多的是犯錯後的批評,懲罰,挫折。沒有批評懲罰的教育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失敗的。


智74284960


個人對題主的說法堅決反對!包括教育在內,不管幹什麼都是無規矩不成方圓吧?沒有懲罰的教育只能是失敗的教育,看看現在太多的事情,不敢扶老人,狗傷人,熊孩子,被人冒名頂替,甚至高鐵霸佔座位……背後無一不是該有的懲罰缺失了才導致的混亂的現狀。沒有了懲罰意味著犯規甚至違法犯罪的成本沒有了,鑽空子和作惡肯定有利可圖,無本萬利啊。沒有懲罰的教育不再是教育,那是對犯規的不作為和縱容,不是有句俗話說“小時候偷針,長大了偷牛”,是這樣說的吧?


立志成蟲


沒有懲罰就是隻有育沒有教!

育是單方面的,不需要有什麼回饋,就像生孩子,願不願意,孩子都會被生出來,結果好壞自己必須承擔。

但教就像養孩子,必須有對錯。既然有了對錯,哪必然要有不同的態度,也就意味著必須要懲罰,只是方式的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