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和美國的關係怎樣?

愛吃番茄醬


中國與菲律賓剛剛正式簽訂29項重大雙邊協定,是中國外交的偉大勝利,也是日趨緊張的世界局勢中一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成功典範,為存在爭端的國家處理好彼此關係開啟全新的示範,是中國為世界和平做出的富有才智的貢獻。可能對此感到無比沮喪的就是一直把菲律賓視作“自家別院”的美國。一百年來,美國始終以主人、主子的姿態處理與菲律賓的關係。從來沒有想過菲律賓會有朝一日主動將自己像瘟神一樣“清掃出門”。

這也難怪,他們接觸的不是賣國求榮的菲律賓“上流名門”,就是賣身美國兵營的“菲律賓女郎”,他們何曾發覺過菲律賓民眾中長期蘊藏的對侵略者的仇恨?他們早已遺忘他們的先人是怎樣霸佔菲律賓這段醜惡歷史了!

【菲律賓土著武士,很像年輕時的老杜】

菲律賓本來是亞洲一個落後但安靜的島國,從16世紀開始成為西班牙300多年殖民地,後來開始尋求全球制霸的美國,通過“美西戰爭”,打敗西班牙,奪取菲律賓的統治權。

其實,菲律賓人民早就開始反對西班牙統治的獨立戰爭,美西戰爭在菲律賓是與菲律賓自身的獨立戰爭同時進行的。只不過美國期騙菲律賓,他們是幫助菲律賓解放的。

誰知美西戰爭結束後,美國反而以“新主人”的姿態鎮壓起菲律賓獨立運動,這樣,菲律賓革命者就立即展開對美國侵略者的戰爭,這就是“美菲戰爭”。美菲戰爭從1899年至1901年菲律賓“第一共和國”總統宣佈投降,打了兩年多,實際上不少地區戰爭一直持續到1906年。

【美菲戰爭是緊接美西戰爭進行的侵略戰爭,美國徹底露出真面目】

美國人最初看來,菲律賓獨立軍只不過是由不同原始土著部落戰士組成的“野人武裝”,大多數美國的報刊上的漫畫裡,菲律賓人竟然都是非洲土著的模樣,可見美國人對此的蔑視。

可是戰鬥中美國人很快領教了菲律賓戰士的厲害,他們中的確許多人都是獵人和漁民,富有戰鬥經驗和鬥志,尤其是菲律賓棉蘭老島是的伊斯蘭部族摩洛人武裝,更是悍猛善戰,敢於手持兩把菲律賓短刀(今天聞名於世的菲律賓魔棍就是刀術演練形式)就衝鋒陷陣!菲律賓部隊以落後的武器與美軍展開游擊戰,使美國人吃盡苦頭,僅僅兩年就損失一萬多人!

美國人不得不採用人類歷史上所有正面戰場打不贏的侵略者都慣常使用的另一個陰謀詭計——收買瓦解。美國人開始收買居於領導地位的菲律賓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然後通過他們從內部瓦解革命隊伍。這樣的陰險伎倆也每每奏效。1901年 3月23日,菲律賓共和國總統阿奎納多被美軍俘獲後,公開宣誓效忠美國,又發表宣言勸告菲律賓人民停止抵抗,這標誌著菲律賓第一共和國的瓦解。

美菲戰爭是一場非常血腥殘酷的戰爭,一直以文明自由象徵自詡的美國人,對菲律賓人民卻格外兇殘,他們甚至覺得自己面對的不是人類,而是可以隨意“獵殺”的野獸,而且他們的的確確經常採用狩獵一樣的心態,毫不猶疑的集體屠殺菲律賓村民。

這種嗜殺心態甚至在同一時間裡西半球古巴戰場上就不存在(美西戰爭同時在菲律賓和古巴等拉丁美洲地區進行)。許多原本樸實的美國年輕人,也在日記中家信中坦白自己“變成魔鬼”的過程。

美菲戰爭最有名的名言莫過於美軍指揮官雅各布·史密斯將軍那句堪比成吉思汗的名言:“

把菲律賓10歲以上的男人都殺光!”這絕不是一句戲言,而是被美軍忠實執行的命令 。美國軍隊兩年時間就屠殺了大約100萬的菲律賓人!

【美菲戰爭中美軍普遍具有輕蔑菲律賓人的種族意識,所以是美國參與的格外殘酷的戰爭】

在現代機槍還沒有普及的當時,如此短的時間裡殺害這麼多人,足矣證明美軍多麼兇殘!

【時隔百年,世人終於看到菲律賓人對美國的另一種心態,為什麼菲律賓人與美國會離心離德?因為美國人從來就沒正眼看過菲律賓,只是當做一個工具而已。有用就拿來用用,沒用就讓其自生自滅。】

無怪乎一百年過去後,無數個美國忠實“跟班”的菲律賓總統群體中,突然冒出一個另類杜特爾特,他幾次手持反應美軍暴行的照片,公開斥責美國人在菲律賓百年未變的侵略政策。

向世人宣示菲律賓從來就不是美國附庸的嶄新姿態,無情打破了“美菲牢不可破”盟友關係的神話。參考文章:美菲戰爭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東南亞新視角,緬甸新思維,歡迎關注 緬甸中文網

菲律賓外交部(DFA)5月20日表示,菲律賓和美國將通過共享軍事情報資料,共同致力於加強、打擊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

菲律賓外交部表示,菲美兩國最近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了一次會議並達成了協議。菲律賓方面由

國防部長Delfin Lorenzana,外交大臣艾倫·彼得·卡耶塔諾和執行秘書薩爾瓦多·梅迪亞迪亞率領的菲律賓代表團出席了會議。

美國方面由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以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戰略部門的指揮官代表美國,雙方代表團在會議中達成合作。

菲律賓外交部還在一份聲明中透露,

雙方一致認為需要更密切地合作,包括交流信息,打擊恐怖主義和打擊極端暴力主義活動

菲律賓外交部稱美國海軍上將哈里斯,稱讚菲律賓軍方去年5月,大力打擊菲律賓南部城市的伊斯蘭極端分子。伊斯蘭極端分子的襲擊引發了一場為期5個月的戰鬥,毀壞了這座城市,使數千居民流離失所。

菲律賓外交部表示,華盛頓和馬尼拉也重申了他們堅定的決心,加強他們建立在1951年簽署的共同價值觀和利益,歷史關係和相互防禦條約之間的永久聯盟。

菲律賓外交部公佈的文件中提到,菲律賓代表團與哈里斯上將就區域內挑戰進行了非常實質性的交流,雙方同意該聯盟保持區域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說到這裡,就可以知道他們是鐵了心要搞串聯。但真能帶來和平嗎?

答案是否定的。

這裡需要著重提一下哈里斯的背景:哈里斯 日裔美國人,第24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被譽為美國軍方的“東亞通”

5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提名現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哈里·哈里斯出任美國駐韓國大使

此前他曾被特朗普提名為美國駐澳洲大使。無論是澳大利亞還是韓國,都是中國出海的關鍵節點,他的就任勢必會對整個亞洲局勢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波動因素。


緬甸中文網


關係一直不錯。菲律賓也是美國重返亞太的一個橋頭堡,美國在菲律賓有軍事基地,儘管在91年關閉,但在奧巴馬執政期間雙方還簽署了防務協議,在菲律賓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美軍及其裝備可以入駐在菲律賓軍事基地,為菲律賓提供保護。



新任總統杜特爾特非常聰明,在美中之間遊離,即不傷害菲美同盟關係,又不損害菲中關係,同時在美中兩個大國獲得現實利益,不得不承認杜特爾特騎牆居中的明智選擇。
但是不得不承認,杜特爾特的左右逢源的外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菲中關係,減輕了美在南海對中國的壓力。


星野松鳴


菲律賓即中國古代所謂的南洋,很早就有人生活,就是太平洋島上特有的棕色人種,又被認為是黃種人的一種,所以不是後來遷過去的,非常原始落後,直到新航路開闢以後,才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一直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跟著西班牙有所進化,學會了建立國家和政府,學說拉丁話,並且全盤引進了西班牙的法律制度,後來西班牙被後起的荷蘭打敗,從此衰落,但是保住了菲律賓這塊殖民地,美國在十九世紀向亞洲擴張,佔領了太平洋上許多島國,挑起了美西戰爭,佔領了菲律賓,從此成了美國的殖民地,日本興起後,覬覦東南亞的豐富資源,與美國產生了磨擦,日本侵略中國,美國就支持中國,支持東南亞,於是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打跑了美國,佔了菲律賓和東南亞,不過美英荷組成聯軍,在太平洋打敗了日本,奪回了菲律賓,菲律賓再次成了美國的殖民地,二戰勝利以後,美國人在文化上已把菲律賓人徹底同化,現在的菲律賓人已經成了菲律賓的美國人了,說的是英語,寫的是洋文,從飲食到服飾都向美國看齊,憲法完全照抄美國,法律制度,文化觀念無不照搬,美國是很喜歡這個奴才的,所以上世紀九十年代,菲律賓在女總統阿基諾夫人領導下掀起了驅逐美國的運動,美國人就撤離了,對這樣死心塌地的奴才還有什麼不放心的,美國雖然撒走了軍事存在,但主子的權威還是一樣,如果有誰認為從此美國就和菲律賓沒有關係了,那就大錯了,菲律賓的政府仍然聽美國人的,所以現在的總統杜特爾特必須和美國保持主奴關係,雖然他本人極度反美,不願在南海問題上給美國當打手,但如果美國人要讓他下臺的話,只須一句話,政府內大量的奴才就足以讓杜特爾特下臺,不過,美國還是願意儘量寬容,不和他一般見識,前總統雖然是好奴才,但選民不要他,杜總統如果還想連任,就得給民眾爭點經濟利益,所以杜特爾特不會走阿基諾三世親美的老路,但他也不敢得罪美國,在中美之間周旋是他唯一的選擇,菲律賓是永遠的奴才。


縹緲孤鴻影45


一個大富翁(美國);一個窮親戚(菲律賓)。這就是菲律賓和美國的關係!😁😂



99愛世界世界愛


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國之一。菲律賓軍方與美國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繫。

由於菲律賓以前是美國的殖民地;二戰以後又是反日本軍國主義法西斯同盟國;二戰結束後,美國在菲律賓駐軍幾十年。蘇聯解體後,美國在菲律賓政府和人民的強烈要求下,從菲律賓撤出駐軍,撤出設立的軍事基地,但是由於長期的駐軍與菲律賓軍方還保持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

由於美國在菲律賓經營多年,所以菲律賓國內的政治勢力或多或少都與美國有些聯繫,因此菲律賓的某些勢力總會受到美國勢力的操控,菲律賓的某些勢力總可以在美國找到代理人或者政治靠山。

特別是前任總統阿基諾三世就是一心跟隨美國勢力的走狗,也是美國扶持的傀儡政權。他讓美軍以輪換的方式重新駐軍菲律賓;挑起事端搞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在中國南海掀起驚濤核浪,看著是波濤洶湧風急浪高,其實都是阿基諾三世挑撥的結果;讓周邊國家不能安享太平,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自杜特爾特總統上臺以後,採取了大國平衡政策,去美國化趨勢明顯,南海趨於平靜,美國與菲律賓關係有點疏遠。但是我們要密切注意菲律賓的動態,希望菲律賓和美國友好,但是不要損害第三方利益。


錦繡中華一捧土


菲律賓和美國有著特殊的現實關係和歷史淵源

1565年(明嘉靖44年)初,西班牙人雷加斯比率領四艘船和四百人到達菲律賓群島,從此開始了對菲律賓長達三百多年的統治;將處於原始部落後期的群島社會,改造成封建種植園經濟和原始資本主義結合的殖民地。1898年(清光緒24年),美國在美西戰爭中擊敗西班牙,將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納入自己統治下。

時任美參議員貝利奇宣稱“菲群島永遠是我們的,中國無限廣闊的市場就在旁邊,兩者我們都需要”。不久,美國務卿約翰海伊向正瘋狂瓜分中國的列強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調解了列強在華利益衝突,使美未佔據中國港口也得以成功參與對華傾銷工業品。

美國佔領菲律賓雖然只有三四十年,卻成功將許多東西移植給菲。首先是語言,把西班牙語抹去,成功把菲轉化為英語國家。菲目前是世界上英語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前兩位是印度和美國)。除了地名和一些人名還有西班牙語痕跡外,人們的日常用語已是美式英語(還有本土語言他加祿語),各種流行文化(電影、歌曲、服飾審美等)緊隨美國,文物則多是西班牙風格的,為亞洲最西化的國家。

“美國文明的影響使菲律賓人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年輕一代起了美國名字,如富蘭克、湯姆、瑪麗等,他們玩美國遊戲,跳美國舞,唱美國歌,吸美國煙;喝美國飲料,吃美國食物,看美國電影,很多美國風俗習慣為菲律賓人採用。如慶祝華盛頓誕辰、感恩節、聖誕節、吃火雞等。”

這些情況使菲完全喪失作為一個國家的“自我”,影響在此後幾十年內開始表現出來。

上世紀三十年代,由於地理因素,加之世界經濟大危機(1929-1933年)的影響,美高層決定放棄吞併菲律賓。國會通過了法案要求菲組建自治政府(於1935年11月組建),並於十年後即1945年讓菲律賓獨立。二戰時,日本佔領菲律賓,暫時中斷此過程。1946年7月4日美國總統依法案宣告菲律賓獨立,成立共和國。但菲律賓在政治、文化、軍事和經濟等仍然嚴重依賴美國。

四十年代美國對世界格局的思維從“世界島戰略”改為“邊緣地帶戰略”,五十年代美國把日本作為美在東亞的主要據點,雖然在菲的蘇比克灣和克拉克兩個軍事基地仍在使用,菲在美國的世界戰略中的地位下降,是後來導致菲國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注:有關“世界島”和“邊沿地帶”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最早發的兩篇文章是有關“地緣政治”的,對這兩個影響世界格局的概念有介紹。)

二戰後菲律賓一度是世界第八大工業國,雖是在歐洲新老工業國多數被戰爭摧殘的情況下,也足以說明菲國此時的經濟實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菲是東亞東南亞除了日本以外的第二大經濟體,首都馬尼拉號稱“亞洲紐約”。然而時隔三十多年,菲因就業困難導致全國約十分之一人口在海外打工,成為“菲傭之國”。

究其原因:多年的殖民地使菲國經濟結構嚴重畸形,缺乏重工業和與之配套的工科教學和研發能力,私人大財團為美國財團附庸,經濟完全依賴國際市場。菲獨立是美“恩賜”的,國家統治層缺乏凝聚力、領導力和對未來發展的預見。

美國統治時期對西班牙人遺留在菲律賓的土地制度,除了消滅教會農莊以外,主體部分未加改變甚至有所強化。直至現在,菲農村大部分土地仍然掌握在大地主、大家族和大資本手中,農民長期貧困化,多次發生農民要求土地的抗爭行動。

菲自身文化凝聚力很弱,在部落時代被西班牙統治,過分西化使社會階層尤其是精英階層歸屬感弱;經濟陷入低谷時,移民現象較有凝聚力的民族國家更嚴重(人才和資本雙流失)。

綜合以上情況得出:雖然菲律賓表面獨立,但因其先天缺陷,國內經濟要害被美國資本控制,不斷地被宗主國吸取人才和資金,淪為廉價勞動力和初級產品提供地,其實是美國的“經濟文化殖民地”。

瞭解美菲關係必須明白的一點是:菲律賓也存在有擺脫美國控制、要求獨立自主的一面。

菲律賓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將獨立日(原與美國一致)改為6月12日;尊何塞黎剎(西班牙語:José Rizal)為“國父”。黎剎,先祖來自福建晉江,第五代混血兒,著書宣揚菲應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而獨立,1896年12月30日為殖民地當局殺害,時年35歲。

1896年在長期準備後,菲各地爆發大規模反對西班牙殖民的獨立戰爭。經過幾年的戰鬥,1898年6月12日,當時的領袖阿奎那多在甲米地發表獨立宣言,建立菲律賓(第一)共和國。西班牙與美國簽署停戰協定時,將菲讓給美國。美軍於1899年2月進軍馬尼拉,美菲戰爭開始,至1902年美國駐菲總督老麥克阿瑟(二戰和朝戰麥克阿瑟將軍之父)宣佈美菲戰爭結束,獨立鬥爭勢力直到1908年才被完全鎮壓。

菲修改獨立日和尊“國父”的舉動,認為建國自1898年始而不是1946年,顯然是為了擺脫美國的文化歷史控制,真正獨立自主。從現狀來看並不成功,原因之一是美國的勢力過於強大。

而現在中國的強大給了菲律賓擺脫美國控制的機會,與中國的對抗於菲律賓的國家利益而言,沒有任何好處。而衰落的美國不僅對菲律賓無任何實質性幫助,相反把菲國整體推入危險境地。因此,菲在南海仲裁案之後的突然轉向,也就在情理之中。可以肯定,菲美之間的關係將繼續在這種搖擺中進行,利用中擺脫美的同時,仍然將繼續發展與老宗主的關係。


英熊不問出處


菲律賓和美國的關係其實一直都是可以的,不僅因為歷史上的殖民和二戰的同盟關係,更因為戰後的格局下,菲律賓需要美國來滿足實現其自己的利益。冷戰結束後,菲律賓和美國一度發現相互幾乎沒有了利用價值,所以關係一度也降溫不少,美國也撒出了再菲律賓的蘇比克基地。但是911後,菲律賓處於現實的恐怖主義和分裂武裝的威脅,需要美國提供一定的安全


周美秀109614436


由於是美國前殖民地,菲律賓跟美國的關係可以說是鐵打的哥們兒,分不開的,大部分菲律賓人親美,軍隊親美,官員親美,美國文化無處不在。很多整天喊反美口號的政客和左派人士其實都有美國綠卡,很多更是家人都在美國。菲律賓軍隊裡面的武器大部分是美國提供的。菲律賓人之所以感激美國是因為當年西班牙人禁止菲律賓人讀書,美國人佔領後推行美式教育,菲律賓人感恩戴德,加上二戰時期麥帥兌現承諾解放菲律賓,菲律賓人民更視美國為再生恩人。美軍長期駐紮在菲律賓,在冷戰時期保住了菲律賓太平和穩定,這也是官員和民眾親美的原因。


蘋果樹下的石頭


阿基諾三世接任菲律賓總統後,為了爭奪南海石油資源,也是為了迎合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挑起中菲黃巖島對恃事件,使中菲關係降為冰點,菲律賓的經濟遭到重創。直至杜特爾特接任菲律賓總統後,暫時停止南海鳥礁的爭議,中菲關係得到回暖,也獲得了中國的大量投資,支持菲律賓基礎設施的建設。只有與中國真心合作才能共嬴。

菲律賓為了美國的霸權主義服務,並沒有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福祉,只會給他們帶來經濟上的不振,甚至是災難,菲律賓在美國眼裡,只不過是一顆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