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属江西,文化上属徽州”,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咋回事

2013年,电影《致青春》上映,引发大家的观影热潮,晚上看完电影过后,路过一家书店,看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本书摆在大厅正中间,刚看完电影内心还有点小激动,就顺势买了一本,回到家里挑灯夜读,终于熬夜看完,记住了里面的人,也记住了里面的一个地方——婺源,想着自己有时间了要去这个地方看看。

“地理上属江西,文化上属徽州”,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咋回事

只是这一拖就是四年,2017年,《欢乐颂2》上映,我又再次透过电视看到了婺源,于是在2017年的秋季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婺源,来之前,我已经对婺源做了全面的了解,以为到这里能减少震撼和惊讶,事实证明婺源的秋景远比图片动人。

“地理上属江西,文化上属徽州”,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咋回事

到达婺源,你会发现这里的粉墙黛瓦,临河而建的阁楼,原来真如人所说“婺源在地理上属于江西,在文化上却属于徽州”。1934年,婺源被划归江西,使得徽州人非常不满,甚至打出了“宁做安徽鬼,不做江西人”的口号,经过徽州人的努力,婺源在1947年又回到了安徽,但是到了1949年婺源又一次被划到了江西省。

“地理上属江西,文化上属徽州”,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咋回事

了解了婺源的历史,希望下次大家到婺源不会再感到震惊,为啥江西的县城有一种安徽的感觉。婺源著名的当属油菜花,虽然这次去没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却看到了江湖流传已久的“晒秋图”。当时天还蒙蒙亮,打开房间的窗户,远远望去,一排排徽派房屋被雾气围绕,远处的鸡鸣声此起彼伏,远方的梯田上已经有了人在劳作。

“地理上属江西,文化上属徽州”,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咋回事

过了一会,屋顶上渐渐有了人,大家往上面不停地摊着东西,有辣椒、有玉米,等到整理好后,原本灰色的屋顶变得五颜六色,虽然从网上看到过篁岭人家的晒秋场景,但是百闻不如一见,这种自然色彩的组合胜过任何调色。

走在婺源的街道,我才体会到“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门前流过的小河上面还有人乘船而行,走到彩虹桥底下,看到有妇人在水中冲洗衣服,不曾想几十年前的场景还能在今日的婺源重现,婺源全县保存有明清时代大量建筑,像113座古祠堂、28栋古府第、187座古桥等,走在有流水、后靠青山的地方,才明白何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地理上属江西,文化上属徽州”,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咋回事

来到婺源,一定要带回去一包婺源绿茶和绞股蓝,绞股蓝又叫南参茶,有“江南人参”的美誉,是一种极佳的保健茶饮,婺源还有“书乡”之称,这里生产的歙砚是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黄庭坚曾写下“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的感叹,(出自《砚山行》),可见歙砚在当时所受的推崇,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仔细观摩一番。五岳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婺源归来不看村,对于这个中国最美的村庄,你有什么要分享的,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