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能活多久?

用戶100755898267


這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這麼說吧,冠心病有六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冠心病預後不一樣,後期的存活時間也不一樣。


冠心病主要分為穩定型心絞痛、缺血性心肌病、隱匿性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六大類。他們後期的存活時間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一)如果沒有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普通冠心病患者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好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配合積極的藥物治療,一般可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預後良好。如果達到了支架植入的指針,最好植入支架,術後配合藥物治療,生活質量也能夠得到很大改善,後期存活時間一般較長;

(二)但如果發生了急性心梗,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的病人變數就很大了,換句老話說,有的病人就真的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現在我們重點談談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能活多久。

過去,由於醫療技術的落後,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急性期的死亡率較高,大約30%左右,但隨著溶栓、介入治療的開展,急性心梗的病人存活率較前明顯提高,死亡率由原來的30%降到了現在的4%左右。其死亡多發生於起病的第一週內,尤其在數小時內。其預後主要取決於三方面的因素:梗死範圍的大小、側支循環產生的情況以及是否治療及時。

(一)梗死範圍的大小:如果是大面積心肌梗死,心臟這臺發動機可能已經接近衰竭了,常可併發血流動力學異常,導致心衰、休克等,甚至惡性心律失常,很容易繼發心搏驟停,死亡率高達59%-89%,後期存活率很低;相反,如果梗死範圍較小,則影響相對較小,預後相對較好。

(二)側枝循環的建立:側枝循環是冠脈主幹近側分支和遠側分支之間的血管網,當冠脈主幹阻塞時常可開放,承擔心臟部分供血,緩解缺血的程度,使相應心肌梗死的幾率減小,但並不是每一個病人的側枝循環都能滿足相應心肌的血供需求,所以,如果發生心梗後側枝循環的開放能為相應心肌提供充足血供,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病情,為病人的搶救贏得時間,大大改善預後。

(三)是否及時治療:在心梗病人發病後,如果能及時趕到醫院,通過溶栓或介入治療,開放閉塞的冠脈,恢復心肌血供,可使死亡率降低,後期預後良好。當然,時間越短,預後越好,後期存活時間越長。否則,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預後很差。


綜上,冠心病患者存活時間的長短,關鍵在於預防其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控制好體重,控制好飲食,適當運動,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勞累,積極控制好三高,配合積極的藥物治療,可有效預防其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和普通人壽命相差無幾;但如果發生了心肌梗死,梗死範圍不大,通過及時、積極的有效治療,後期存活幾率也較大,再配合積極的藥物治療,生活質量也會得到很大改善。


醫學莘


得了冠心病能夠活多久?這個問題提的好。估計這個問題是很多冠心病患者和家屬的共同問題。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有難度的。因為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會有一樣的預後,通俗的講,也就是冠心病患者因為病情不一樣,最後的壽命也都不一樣。怎麼說呢,不同人,不同病情,最後的壽命不一樣。

舉個例子吧,我的一個冠心病患者。因為心絞痛入院,入院後給他儘快做了冠脈造影手術,術中提示患者的前降支冠脈情況比較差,在前降支植入了1枚支架。術後這個患者堅持改善生活方式,堅持口服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同時定期複查,平時有情況就及時隨診。現在他已經80歲了,支架做了12年了,依然精神矍鑠,沒看到心臟再出現什麼問題。

另外一個患者是心肌梗死入院的,入院後完善冠脈造影提示前降支閉塞。緊急開通了前降支血管,但是因為發生過大面積前壁心肌梗死,即使植入了支架,患者依舊發生了心功能受損的情況。後來患者在植入支架後的第五年發生心功能嚴重惡化,最終搶救無效病逝。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冠心病患者,他們的結局不一樣,壽命也不一樣。所以,不同的冠心病患者,病情不一樣,壽命也就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張之瀛大夫


不僅僅是冠心病可以活多久,我們的病人會問各種各樣的活多久!心衰活多久,肺癌活多久,腎病活多久,但明白人不用講就知道,活多久一是和疾病有關,另外也和冠心病的輕重有關,所以活多久的基本上應該都有!

一、冠心病分類

冠心病可以分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性冠心病,無症狀型冠心病和猝死型!所以,對於冠心病能活多久的問題,個人覺得要看哪一種分型,如果是猝死型,那麼心源性猝死多數在一小時內死亡,而且毫無徵兆,這樣的冠心病或許是活的時間最短的吧!

二、冠心病的併發症

導致冠心病死亡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最多的常見有以下幾類,惡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臟破裂、心跳驟停等原因,所以,冠心病可以活多久,也和冠心病的併發症類型有關係,如果沒有併發症,或許冠心病也可以活很久!

三、冠心病的輕重

冠心病也有輕重緩急,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是重的要命,像變異性心絞痛,X綜合徵等,基本上只是有症狀,不會危及生命!但有的冠心病,比如嚴重的三支病變,或者左主幹病變,都是非常重的冠心病類型!所以,冠心病輕重和血管位置,病變程度,病變是否穩定等很多因素有關!



所以,冠心病能活多久,和很多因素有關係,並不是冠心病一個疾病名稱能夠決定的!

親,看懂了嗎?


心健康


毋庸置疑,患上冠心病會增加未來死亡的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得了冠心病,就一定會壽命縮短。

據2011年我國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提出在1983-1992年,我國16省市開展了一項為期十年的心血管病人群監測,結果顯示,我國北方地區25-64歲冠心病事件的發病率約為30-100/10萬人,而死亡率在北方地區約為20-70/10萬。

從上述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得了冠心病以後會增加遠期的死亡率。這其實主要和得了冠心病之後可能發生的一些臨床實踐有關,如心功能不全,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等。

比如說,一旦患上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可以導致),其3-5年的死亡率約為50%。但是,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很多慢性疾病,包括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壽命在逐漸的延長。

換言之,即便患上冠心病,合併有一系列的併發症,壽命也會比以往有著明顯的延長。另外,部分冠心病患者在有效的血運重建干預之後,如冠脈支架植入術,血流得到完全的恢復,患者同時沒有心絞痛和心功能不全的症狀,這部分人壽命甚至可以和正常健康人一樣。

所以說,壽命長短,因人而異,得了冠心病,有積極治療,儘可能的改善症狀和預後。


惠大夫在江湖


冠心病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臨床上將冠心病分為慢性穩定型心絞痛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兩大類。

1. 穩定型心絞痛

是慢性心肌缺血癥候群中最常見的臨床類型,主要發病機制為需氧增加,冠狀動脈供血供氧不足,心肌發生急劇的、暫時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徵,可伴心功能障礙,但無心肌壞死。胸痛症狀往往經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迅速消失。

預後:心絞痛患者大多數能生存很多年,但有發生AMI或猝死的危險。有室性心律失常或傳導阻滯者預後較差,但決定預後的主要因素還是冠狀動脈病變的範圍和心功能情況。患者應該積極治療和預防,二級預防的主要措施可總結為ABCDE:

  • A. 阿司匹林(Aspirin)和ACEI
  • B. β-受體阻滯劑和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
  • C. 控制膽固醇(Cholesterol)和吸菸(Cigarette)
  • D. 控制飲食(Diet)和糖尿病(Diabetes)
  • E. 健康教育(Education)和運動(Exercise)

2. 急性冠脈綜合徵(ACS)

ACS又分為不穩定型心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ST段是心電圖中的一部分,正常應該與基線持平,抬高就是相對基線而言的]。ACS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學基礎,即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斑塊破裂或糜爛、潰瘍,併發血栓形成、血管收縮、微血管栓塞等導致急性或亞急性的心肌缺氧減少。

1. UA和NSTEMI

UA是介於穩定型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之間的臨床狀態,它是ACS中的常見類型。當UA患者伴有血清心肌標誌物明顯升高時,即可確診NSTEMI。

UA和NSTEMI胸部不適的部位和性質與典型的穩定型心絞痛相似,但程度更重,持續時間更長,可達30分鐘,胸痛可在休息時發生。UA和NSTEMI的症狀一般有以下3個特徵之一:

  • ①靜息時或夜間發生心絞痛,常持續20分鐘以上
  • ②新近發生的心絞痛(病程2個月以內)且程度嚴重
  • ③近期心絞痛逐漸加重,疼痛放射到新的部位

發作時可有出汗、噁心、嘔吐、心悸或呼吸困難等表現,原來可以緩解心絞痛的措施現在無效或不完全有效。

預後:約30%的UA患者在發病3個月內發生心肌梗死

,猝死少見。UA近期死亡率低於NSTEMI或STEMI,但UA和NSTEMI的遠期死亡率和非致死性事件的發生率高於STEMI。所以隨訪發現,1年生存率UA/NSTEMI和STEMI相似,可能是與前者冠狀動脈病變較嚴重有關。患者應該堅持長期治療,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2. STEMI

STEMI應該是冠心病中除心臟猝死外最嚴重的類型了。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雖然歐美最近10幾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降低了約30%,但是對於1/3的患者仍是致命的,其中50%的死亡發生在發病後1小時內,原因為心率失常(室顫最多見)。所以對於急性心梗患者,時間就是生命!當然,急性腦梗也是!

臨床症狀較多,不一一細說,時間就是生命!那它發病前有哪些警示呢?

  • (1)半數以上患者發病前數日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症狀
  • (2)心絞痛發作較以往頻繁、性質較劇烈、持續時間長、含服硝酸甘油無效,心絞痛發作多無明顯誘發因素
  • (3)疼痛時長伴有噁心、嘔吐、大汗、心動過速等

預後:與梗死範圍的大小、側支循環產生的情況以及治療是否及時有關。急性期住院死亡率過去在30%左右,採用監護治療後,降至15%,再灌注時代進一步降至6.5%左右。死亡多發生在第一週內,尤其是數小時內,發生嚴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者死亡率尤其高。

冠心病還有其他類型的表現形式,沒有一一說了。

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要進行積極預防與治療,儘量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以及不要吸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吸菸就是健康的四大公害,基本上什麼病都與它們有關係),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流情況或者穩定冠狀動脈的斑塊,別讓它掉下來去禍害其他地方。當出現不適症狀時,及時就醫,防止出現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控制的好,壽命還是很有保障的!


倩Sur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近年來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越來越高。對於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認識也是越來越高,那麼得了冠心病我們到底還能活多久呢?這是很多人都想搞明白的事情。但也是用現代醫學無法給出肯定答案的事情。不過做到以下幾點到是可以對提高生存質量有所幫助。

第一,搞清楚冠心病的誘發因素,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肥胖,吸菸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白的其誘發因素,避免誘發因素的出現,防範於未然。

第二,合理膳食,適當運動,不抽菸,不喝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現有醫務工作者指出冠心病的預防從娃娃抓起。可以看出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第三,對明確診斷冠心病的人來說也不要意志消沉,要勇敢面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控制原發病。通過醫生對病情的評估,積極的長期的藥物控制,很大一部分冠心病患者能得到病情的控制。

所以得了冠心病還看如何保養。有人幾十年的冠心病還健在,有的都投胎幾世了。


餘千蘭


冠心病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有些表現為心絞痛,有些表現為心肌梗死,有些直接就表現為猝死。

同一疾病,不同類型之間,壽命差距非常大。猝死就是一下就沒了,而一些穩定心絞痛患者,卻病懨懨的長期存活者。

即使同一類型的患者,例如同是心肌梗死,不同患者之間也是命運各異。

有的患者在急性心梗之後,自己都沒有覺察到,是多年後醫生從心電圖裡推測其可能曾有過心梗。

有些心梗患者,在發病後第一時間接受血管再通、支架植入治療,心肌損害減到最低,患者出院後心功能維持較好,可以過上高質量的日常生活。

也有患者心梗之後,由於梗死麵積大或治療耽擱,患者心功能受損嚴重,反覆心衰發作,最終可能死於心力衰竭。

更不好彩 的是,有些患者心梗之後,雖然在醫院接受規範治療,仍發生室顫,搶救不成功,最終死亡。

所以不要再問醫生,得了什麼病能活多長時間,醫生其實很多時候也沒有答案。

答主:自媒體 急診夜鷹


急診夜鷹


得了冠心病能活多久?

這個問題太籠統,幾乎無法回答。

沒有人知道得了冠心病能活多久,因為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病史來具體分析,更何況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患了冠心病之後,重視與不重視,治療與不治療的結果肯定是不同的。

冠心病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它是一種人體機能逐漸退化後必然出現的疾病。它的發生發展還會受到年齡、飲食習慣、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很多因素的影響。

在急診室,我經常能夠遇見很多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脈綜合徵的患者。

每一個人的病情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的結局也是不同的。

某一天,我接連搶救了三位急性冠脈綜合徵的患者。

第一位是五十歲的男性,飲酒後胸悶氣喘一小時來院。

這個患者明明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病,甚至知道自己有“心臟病”卻依舊在生活上我行我素。

他拒絕用藥,忽視高血壓冠心病的理由是:擔心一旦用藥後便停不下來。

第二個患者是70歲的老年男性,因為胸痛三十分鐘來到急診。

他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經過pci手術後康復出院。

第三位患者是一位69歲的男性患者,因為胸痛四小時來院。

同樣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但因為是外省農民,無醫保,家屬要求自動離院,回家鄉進一步治療。

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說:長途轉運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患者的病情隨時有發生惡化的可能。

我舉這三個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得了冠心病後還能活多久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除了病情之外還要看經濟和健康意識。

而醫生,只會看病,不會算命!


最後一支多巴胺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寫,是由於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或痙攣導致的冠脈狹窄或閉塞而引起的心臟缺血、缺氧、壞死。冠心病根據冠脈狹窄程度和臨床表現可分為無症狀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型五大類。不同類型的生存時間各不相同,嚴重者可發生猝死,也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也可無任何症狀。積極正規的治療是關係預後的關鍵,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到老。冠心病中最嚴重的是猝死型,患者一旦發病即迅速出現心源性猝死,常常難以挽回。缺血性心肌病常常表現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需要我們積極就醫處理。而心絞痛、心肌梗死則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胸骨後/心前區壓榨性/窒息性疼痛不適,心絞痛持續時間較短,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常可緩解,而心肌梗死持續時間更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常常無效或緩解不明顯,需要積極溶栓治療或急診安置支架開通血管、恢復血供,處理不及時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死亡。無症狀心肌缺血相對安全,常無明顯症狀。

我們要重視冠心病的治療,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早期識別、早期處理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低鹽低脂飲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保持心情、規律作息、控制體重、注意保暖、避免勞累和用力大便等。同時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達標。如無禁忌症應長期使用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同時根據病情使用ACEI/ARB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對於有心絞痛發作的人群,身邊要常備硝酸甘油或是速效救心丸等。希望大家正確認識,日常預防很重要,冠心病一經診斷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遵醫囑用藥。當出現心肌梗死等危急情況時要立即送醫處理,對冠脈狹窄程度≥75%應安置支架。正規治療後我們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到老,減少猝死等嚴重後果的發生。切不可偏聽偏信,以免貽誤病情,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


全科掃地僧


有的了一下就死了!

有的人不影響壽命!

這就是答案。

怎麼會這樣呢?

我們總能聽到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佔猝死的絕大多數,而冠心病引起的猝死更是真心源性猝死的主體,所以說有一部分冠心病,還沒來得及發現就直接猝死了。


但對於大部分冠心病朋友,都不會由這麼差的運氣,只要能早發現,早治療,預後很好,不會影響壽命。

冠心病的預防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最基礎的預防,也是王醫生每天科普的目的,未病先防,不治已病治未病。

第二道: 已經有冠心病了,防止進一步加重。 三級是最重了,很嚴重的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等。

第三道: 三級預防就像打仗的三道防線,層層阻滯疾病入侵,阻滯危及生命。

一級預防:

是最基本的預防,提倡全民預防,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比如有家族史的人。這樣的措施總稱為冠心病的一級預防:戒菸限酒,健康合理飲食,運動鍛鍊,控制體重,預防三高,早發現早治療三高。 只要做好冠心病的一級預防,才會使得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的堡壘固若金湯。 防不勝防,有一部分人第一道防線難免被攻克,於是第二道防線發揮作用。

二級預防:

已經有冠心病的人群,二級預防的目的,減緩冠心病的進展,儘量避免發生心梗、急性冠脈綜合徵、心衰、猝死等等的危險。 二級預防也就是比較正規的藥物治療,包括阿司匹林加他汀,一級控制三高的藥物,當然一級預防的措施需要永遠堅持。 所有的預防,並不是每個人都做的很好,由於各種原因,前兩道防線有可能都被攻破,我們不得不啟動第三道防線。

三級預防:

三級預防是更為嚴重的心血管病狀態,也就是如急性冠脈綜合徵、急性心梗等情況發生的情況下,多指重病搶救,也就是在發生極其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的情況下,採取必要的措施減少不良預後,改善生活質量等採取的措施。 三級預防我們已經退無可退,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更加積極正規的在醫生指導下,遵照醫囑執行

如果能守住第二道防線,那麼冠心病朋友的壽命也就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但如果一旦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發生心衰,那麼就可能會影響壽命。

急性心肌梗死如果面積小,就診早,開通血管及時,那麼壽命影響不大,但如果發生心衰,那就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慢性嚴重心衰五年死亡率等同於很多癌症。


所以,如果我們重視冠心病,積極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規律控制三高,服用阿司匹林加他汀等等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我們的壽命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沒有早期預防早期治療,發展到心衰,那麼壽命就會縮短,而且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本身就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