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邱連強:把會計準則轉化成有用的會計信息

會計師事務所邱連強:把會計準則轉化成有用的會計信息

現在非常多的企業提到業務背後要有財務反映,財務反映要描述業務行為,這對職業判斷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會計很重要,離不開高質量會計準則。財務信息供應鏈上有準則制定者,有會計監管者,還有會計審計從業人員,其中審計機構負責提供優質的服務。

從會計發展而言,我認為現代會計的發展具有兩大特徵。一是近10年來,會計準則堅持國際趨同與時俱進,體系完整、內容先進。因為它來自國際,所以,對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學習能力要求更高,保證其高質量的職業判斷能力。二是立足中國的國情。準則要兼顧規則、可操作性,助力經濟發展,實務人員和會計從業人員要考慮背景、後果和影響,將會計與實際聯繫,這樣才有大局觀。

2006年,中國首次頒佈國際趨同的第一項基本準則,38項技術準則首次國際趨同。之後在2007年跟香港會計準則趨同,中國企業進入香港市場。2012年跟歐盟會計趨同,中歐資本流動。在上述變化中,致同也是受益者。有了趨同,我們得以做香港業務,包括髮行人民幣債,包括CDR評債,這是第一個比較大的變化。

第二個比較大的國際趨同是2014年合併五項的變化,以及2017年新收入準則等。彼時,中國經濟發生新變化,其中包括資本市場的變化、經濟市場分類更加複雜、套期會計處理與風險管理脫節等問題,準則趨同解決了現實問題。

為適應經濟轉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包括企業清算、重組、債轉股以及“三去一降一補”、清產合資、營改增和科技創新等問題,財政部陸陸續續出臺了一些配合“三去一降一補”的會計規則,以及破產清算和增值稅的會計規定。

作為從業人員,我們應認真學習複雜的會計準則,瞭解經濟實務的背景,逐漸把高質量的會計準則轉化成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以及考慮怎麼有效地支持經濟發展、服務經濟轉型。

談到財務工作如何實現價值創造,從內控的角度來看,一是合法合規,這是相關政策制訂的基礎性要求。二是資產安全。三是效率效果,資源配置投資決策要保證有效。要發揮財務會計的核算和管理會計的決策優勢,配合企業戰略,創造價值。長春長生公司因為不合規導致退市,這是最大的沒有價值。保證合規資產的安全,讓股東價值最大化應該是最大的目標。

作為從業人員,我們應認真學習複雜的會計準則,瞭解經濟實務的背景

本文來源,中國會計報

會計師事務所邱連強:把會計準則轉化成有用的會計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