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就是力量!摩托車歷史上打破常規的十款車型


本田NR系列:本田NR系列最早推出於1979年,雖然這一系列摩托車並不十分成功,但這款車卻擁有一種無以倫比的橢圓形活塞技術:將帶有兩個連桿的活塞安裝在有八個氣門的氣缸中,這意味著這臺V4引擎可以作為一個V8來使用,能夠比傳統的四衝程V4引擎提供更大的轉速和功率。作為一項工程傑作,擁有橢圓形活塞的NRS是無與倫比的。

本田 RC211V:在千禧年之交,世界最高級別的MotoGP大賽是當時摩托車行業最大的熱門話題。當時的大賽有對引擎重量方面的某些規定,但並沒有界定發動機缸數,於是本田的天才之作五缸發動機出現了,其重量和四缸發動機基本一樣,但額外的氣缸為其帶來了不小的優勢,在剛開始時更是無可匹敵。後來,參賽摩托車的氣缸數被明確限制為4個。

皮亞喬 MP3LT:這款三輪MP3踏板車前懸架很靈巧,但穩定性和抓地力超過二輪摩托。最獨特的是,廠家創新性地將它的兩個前輪的中心之間的距離增加了45毫米,達到465mm,按照歐洲的標準,它從“摩托車”變成了“三輪車”,這意味著騎手只需擁有汽車駕照即可,而不需要摩托車駕照。這個漏洞在2013年被封閉,新領取駕照的司機需要額外的摩托車駕照來駕駛這輛車,但在2012年或之前拿到汽車駕照的人則無需這樣做。


鈴木GSX-R1100:在1986年,現在已經普及的“1000毫升”超級摩托車是不存在。當時,750cc是大多數摩托的發動機上限,彼時鈴木剛剛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現代超級摩托車GSX-R750。因此,他們決定打造一輛更瘋狂的機車。這款採用鋁製底盤的1052cc油冷四缸機器在當時是一場真正的革命。後來,競爭對手很快也創造了各自的1000cc級別摩托車,並在相關賽事中迅速地推廣。

杜卡迪 Desmos:Desmos是一種特殊的引擎設置技術,它利用額外的凸輪瓣和搖桿來開關氣門,雖比傳統的彈簧閥稍微重一些,也更復雜。但完全消除了閥浮的問題,並可以增加轉速,並且摩擦力也與彈簧閥裝置不同,可以說更為強大。這項技術的出現遠早於杜卡迪的具體實踐,所以此項創新不能歸功於杜卡迪,但杜卡迪卻是唯一一家實踐這種技術的摩托車公司。

2003川崎 忍者ZX-6R:600毫升排量運動摩托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就需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出600cc四缸引擎的所有潛能。川崎在2003年另闢蹊徑,打破常規地創造出了636cc發動機,從而在在動力和扭矩方面超越競爭對手,同時也沒有顯著增加摩托車的重量。這款車的賽道版採用的是縮小版的599cc排量的ZX-6R。


杜卡迪 Panigale V4:杜卡迪的新Panigale V4V4超級摩托車擁有無可匹敵的功率、扭矩和騎乘性。其中一些歸功於以上曾提到的 Desmos閥門和極其尖端的電子技術裝置,但很大一部分歸結於另一個簡單的事實:當大部分人還在關心WSB賽事所實施的1000cc限制時,杜卡迪已經打造出了一輛1103cc的四缸超級摩托車,這一個簡單的動作擊敗了所有對手。

2017鈴木GSX-R1000:最新的GSX-R1000是第一款巧妙地規避了禁止使用“液壓或電子”VVT規則的賽車。事實上,GSX-R的純機械可變氣門正時,使用離心力控制前進的進氣凸輪正時隨著轉速上升,而傳統的VVT是被MotoGP禁止的。

諾頓 F1/RCW588:與上面這些打破常規的摩托車相比,諾頓使用的Wankels旋轉發動機可以說是無以倫比、獨一無二的。由於其與傳統的往復式二衝程或四衝程發動機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即使是想測量該發動機的排量也將很困難,雖然諾頓名義上是588cc引擎。

1992本田 CBR900RR 火刃:本田最初把它開發成一款750cc的內聯四缸機車,部分基於鮮為人知的本田CBR750F颶風,以作為V4賽車項目的替代方案。期間幾經輾轉,它最終成為了一款比所有競爭對手都強大得多的道路版超級摩托車,其輕量級車身卻擁有將近1000cc排量發動機,同排量級別的其他摩托車要比它重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