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吃得轉氨酶升高,血糖也高怎麼辦?

高山流水71139178


第一,他汀有什麼副作用?

他汀類藥物,大多數需要經過肝臟代謝,所以轉氨酶升高,是其主要副作用之一,尤其是亞洲人群,或者身材比較瘦小的人群,口服強效他汀以後,會出現轉氨酶升高的概率比較高!其次,他汀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所以,發現口服他汀以後血糖升高,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第二,發現副作用以後該怎麼辦?

如果是輕度的轉氨酶升高,比如穀草轉氨酶或者谷丙轉氨酶,不超過正常上限的兩倍以上,多數不建議停藥,可以繼續觀察擇期複查轉氨酶,如果已經超過正常高值兩倍以上,就建議停藥或者減量他汀藥物!如果是血糖升高,要鑑別是否是新發糖尿病!而且,如果是高風險的心腦血管疾病人群,即便是血糖升高,也建議在控制血糖的情況下,繼續口服他汀!


第三,怎樣避免這些副作用?

選擇合適強度的他汀,是避免這些副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對於沒有必要選擇高強度他汀的患者,選擇級別比較低的他汀口服!再者,口服他汀以後,定期監測轉氨酶情況,注意有無身體相關異樣,及早發現,及早減量或停藥,都是避免它的副作用的有效方法!

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你!


心健康




自從他汀類藥物1976年問世以來,它們在心血管治療藥物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們除了抑制膽固醇合成用於治療高血脂病,還能穩定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中風的發作。總體來說,他汀類藥物使用安全,但也會遇到服用他汀後轉氨酶或血糖高的情況,怎麼辦呢?



他汀類藥物服用後轉氨酶高了怎麼辦?

吃他汀類藥物後轉氨酶升高,如果是輕度升高,小於正常值上限的三倍,不需要停藥;如果轉氨酶超過了正常上限的三倍,暫時停藥,然後每個星期查一次肝功能,直到這個指標恢復正常。

大約1%左右的人在一個月到三個月之內吃他汀類藥物後會有轉氨酶輕度升高,但一般都是短暫升高,而且沒有肝功能損傷的症狀,因此一般來說臨床意義不大。輕度的脂肪肝患者,本身有輕度的轉氨酶升高,可以吃他汀類藥物,不必擔心會導致原有的脂肪肝症狀加重。

目前國內的專家共識認為不需要常規監測肝功能,服藥之前,服藥後的第一個月或第二個月查一次,然後半年到一年查一次即可。



服用他汀後血糖升高怎麼辦?

出現了血糖升高,需要進一步檢測看是否診斷為糖尿病,如果是糖尿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改善生活方式治療,必要時選擇降糖藥物, 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如果沒有禁忌症,需要繼續服用他汀類藥物。

他汀藥物確實可以引起血糖增高,但是此類藥物對預防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益處遠遠大於其深高血糖的風險。服用此類藥物後要注意適當加強運動鍛鍊,控制飲食,保持體重在合理範圍之內。


藥師方健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

他汀類降脂藥的常見副作用:轉氨酶升高、血糖升高。如果服用他汀類藥物出現這些副作用,應該根據情況嚴重程度來決定是繼續服藥、減量、或者停藥。



一、他汀導致的轉氨酶升高

大多數為輕度的轉氨酶升高(不超過正常最高值的3倍),不需要停藥,繼續觀察即可,部分患者可自行下降,也可服用保肝藥物。

僅1%~2%可引起轉氨酶超過正常最高值的3倍,應暫時停藥,給予保肝藥物,每週複查肝功能,直至恢復正常。然後根據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情況決定是否繼續服用。

鑑於此種情況,①他汀類藥物禁用於任何原因導致的轉氨酶超過3倍正常上限、失代償性肝硬化及急性肝衰竭患者。②酒精肝、脂肪肝患者可安全應用。③服用他汀類藥物之前和之後最好檢查肝功。

二、他汀類藥物導致的血糖升高

長期服用大劑量的他汀類藥物可能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但是他汀類藥物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作用遠大於新增糖尿病風險。所以,當服藥期間發生血糖升高,建議按照糖尿病的要求進行血糖的控制。

需要注意:①服用他汀藥期間應該堅持健康飲食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和腰圍,能減少血糖升高的風險;②血糖和血脂對心腦血管危害有協同作用,所以用藥之前和期間必須複查血糖和血脂。



他汀類藥物能有效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請正確的權衡副作用和心腦血管疾病保護作用之間的輕重。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想要達到什麼目的,一定要對症下藥。有的時候吃很多藥,會發現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大。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文章標題是:怎麼通過吃主食來降低和有效控制高血糖

在醫院中有很多患者正在飽受糖尿病的迫害,因為現在世界上醫學技術還不夠發達,所以糖尿病、艾滋病等一直都是讓我們頭疼的問題。先不說疾病帶來的大量醫藥費,就說說每一天忍受的痛苦,還要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和降低血糖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最近小編在特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現了一種通過吃主食就能降低和控制血糖的高低。所以小編就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http://www.tesoo.com/tesoo/vip_doc/10934701.html這個是原文鏈接,可以觀看原文


六億人民9關注我


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一類調脂藥物,這類藥物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過程中的限速酶,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同時還具有穩定和縮小動脈粥樣斑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和抗炎等功效,不僅是血管異常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還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石。

他汀雖好,但使用時也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其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肝損害、肌病、新發糖尿病、認知功能異常、神經系統損害和腎臟損害等,其中肝損害和新發糖尿病是他汀類常見不良反應。

他汀類藥物肝損害常見表現為轉氨酶升高,僅有1%-2%的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上限值3倍,其發生機制可能為:1.合併脂肪肝;2.同時使用其他升高轉氨酶的藥物;3.大量飲酒;4.改變肝細胞膜結構,導致轉氨酶滲漏入血液;5.肝細胞內膽固醇水平降低所產生的他汀類效應。各種他汀均可引起轉氨酶水平升高,無明顯差異,且呈劑量依賴性,他汀的使用劑量、親脂性、聯合用藥、患者的性別、年齡是引起轉氨酶升高的主要原因。

美國的指南推薦服用他汀前檢測轉氨酶,此後只有當臨床需要時才需要檢測,我國是肝炎大國,從我國國情和醫療安全方面考慮,推薦常規定期監測肝功能,處理原則為:

  • 他汀治療後4-8周複查肝功能,如果沒有異常,可調整為6-12個月複查一次;
  • 如果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3倍,應暫停給藥,每週複查肝功能,直到轉氨酶恢復正常,才可重新開始服藥;
  • 如果轉氨酶升高低於正常值上限3倍,可以繼續服用他汀,部分患者轉氨酶會自行下降。

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有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升高,其發生率的報道不統一,其發生機制可能為:1.胰島素分泌減少;2.外周胰島素抵抗;3.誘導肌肉疲勞和降低肌肉能量,從而減少體力活動和能量消耗。各種他汀均有引起新發糖尿病的風險,無明顯差異,患者的年齡、性別、空腹血糖升高、甘油三酯增高、肥胖如體重指數(BMI)>30kg/m2以及高血壓與新發糖尿病相關,但他汀類藥物的心血管保護作用遠大於新發糖尿病風險。處理原則:

  • 使用他汀類藥物前,評估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對於糖尿病高危患者,應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 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期間應控制飲食,增強體力活動,控制腰圍和體重,減少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 如在他汀類藥物治療期間確診糖尿病,應嚴格控制飲食,控制體重,並開始藥物治療,監測並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總之,他汀獲益遠大於肝損害或新發糖尿病等風險,治療期間如發現轉氨酶或血糖升高,不要自行停藥,諮詢您身邊的醫師或藥師,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參考文獻:

他汀類藥物安全性評價專家共識(2014)

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


南開孫藥師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左上角,查看更多關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


他汀類藥物是目前公認降低血脂非常有效的藥物,而且他汀類藥物降低血脂的作用是受到很多研究證明的。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他汀類藥物不可避免的也有副作用,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認識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呢。

不是說每個患者都有副作用,僅僅是部分患者對於他汀類藥物不耐受,導致肝酶升高或者血脂升高,因此,從總體上來看,他汀類藥物是絕對安全的。大部分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過程中,僅僅需要規律監測自己的血糖,肝酶,切記不要忽視這一作用。


如果出現他汀類藥物導致的肝酶和血糖損傷,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僅僅是肝酶受到輕度損傷,你可以減低服用他汀類藥物。比如或者是將經過肝酶代謝的脂溶性他汀類藥物換成水溶性藥物,比如普伐他汀類藥物。

或者你擔心自己的血脂,可以小劑量他汀類藥物聯合依折麥布類藥物,聯合治療。

我是小眼睛醫生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轉氨酶高那就不能吃了,對肝臟的損害太大。肝臟受到損害之後肝糖原的儲存就會受到影響,肝糖原分解進入血液,導致血糖升高。


天秤座沒有流星雨


藥物引起的血糖升高

你需要找醫生用藥💊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