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七旬老人獨居深山守候祖上狀元府破窯洞,長年以乞討為生


怎麼對待祖屋,在河南鄭州鞏義市河洛鎮官殿村,一位70歲的老人給出了答案:獨自居住深山守候祖上破窯洞,即使無水無電,也不離不棄,他就是聞名當地的牛師靜老爺子。

據史料記錄,牛師靜的祖上出過一位武狀元,還是唯一的牛姓武狀元,他就是1833年中一甲第一名的牛鳳山,曾任甘肅涼州中營遊擊,後晉封總兵,官至四世一品。牛鳳山之子牛瑄於咸豐八年中進士,工於楷書,留墨頗多,而牛師靜也深受祖上影響,至今書法仍舊不錯。

牛師靜守候的祖上狀元府破窯洞一共有41孔窯洞、30餘間房,過去可以說是大戶人家,如今大部分已經破敗不堪,由於沒有門,房子已成為野生動物嚮往的場所,鳥屎遍地,讓人下不了腳。

由於牛師靜一人獨居深山,破窯洞至今不通水電,使得在這裡生活非常不方便。但這麼龐大的青磚石頭房,也見證了昔日狀元府第的繁華與喧鬧,如今雖破舊,但老人家依舊割捨不了不對祖屋的感情。

牛大爺寫得一手好字,據說年輕時也考過大學,但不知何故精神受到打擊,以至於記憶力不正常,思維還停留在三十多年前的計劃經濟時代。看老人獨居,有可能是年輕時婚姻方面遭到了挫折。

破窯洞裡不通電,老人晚上就靠炕頭的兩支紅蠟燭照明,黑燈瞎火的,老人依舊不離不棄,守候祖上的大院。

夜晚睡覺前,大爺用破布擋住窯洞口,再用磚頭把破布下方壓實,防止野獸闖入。生活極其簡陋,但老人家沒有離開的意思。

牛大爺白天揹著行囊去乞討,晚上回破窯洞居住,一天往返40多里地,就為了討一口飯吃。牛大爺從不主動討要錢財,他說自己不用花錢,能討口饃吃就行,也從不要政府的補貼。

這處狀元府破窯洞依山而建,有3個院落,面積超過1000多平方米,可以說是一處民間古建築。牛大爺也許不僅是守候祖上的狀元府第,更是守候了一處民間古建築群落。

牛大爺守候祖宅的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很多愛心人士前來捐款捐物,希望改善老人家的生活和現狀,也希望這處狀元府破窯洞能保存下來,這是幾百年的歷史見證。//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