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对糖的利用是其毁灭的关键

癌细胞对糖的利用是其毁灭的关键

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改进利用病毒攻击癌症的治疗方法。它利用了癌细胞需要大量葡萄糖并必须快速代谢才能存活的事实。

溶瘤病毒专门针对并进入癌细胞,利用癌细胞的机制进行自身的增殖和扩散。

它们从内部摧毁肿瘤而不伤害附近的健康组织。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限制癌细胞的葡萄糖供应,改变其代谢葡萄糖的能力,可能会增强溶瘤病毒的能力。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使用小鼠模型和卵巢、肺和结肠肿瘤细胞来证明这种效果。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赞助了这项研究,一篇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发表在《癌症研究》杂志上。

“我们在实验室的研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亚瑟·戴尔(Arthur Dyer)说,他目前是该大学肿瘤学专业的博士生,“表明限制癌细胞可获得的糖的数量可以让这些攻击癌症的溶瘤病毒发挥更好的作用。”

癌细胞需要大量的葡萄糖

所有的细胞都需要葡萄糖作为能量的来源。正常细胞利用称为线粒体的微小内部“动力”将葡萄糖转化为化学能单位。

然而,为了满足对能量的更高需求,癌细胞有一个不涉及线粒体的更快的葡萄糖代谢过程。

这被称为华宝效应,以科学家奥托·华宝(Otto Warburg)的名字命名,他在50多年前观察到了这种现象。

利用癌细胞的这种独特性可以为研究新疗法开辟富有成效的途径。

例如,在不阻止健康细胞产生能量的情况下,开发出靶向并阻断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药物是可能的。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实验性药物试验已经开始。

溶瘤病毒相对于药物的一个优点是一旦进入细胞,它们的剂量就会随着时间增加,而药物的剂量则会减少。

病毒“更有效”地控制更少的葡萄糖

当科学家在实验室储存和培养细胞时,他们给细胞大量的葡萄糖。然而在人体中,细胞环境中的葡萄糖含量要少得多。此外,由于血液循环不良,肿瘤的葡萄糖含量通常更低。

在对溶瘤病毒的研究中,戴尔和他的团队决定改变实验室条件,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他们降低了葡萄糖水平。

他们发现,当周围葡萄糖含量较低时,溶瘤病毒攻击癌细胞的效率要高得多。病毒在新条件下复制得更快。

他们认为,这一发现还可以改善候选药物的实验室检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添加一种阻碍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药物,可以增强病毒进一步杀死癌细胞的能力。

目前正在计划在临床试验中测试这种“限糖”方法,以确定它是否对人类患者有效。

减少饮食中的糖分是不一样的

科学家们热衷于指出,饮食中的还原糖不会像他们在研究中显示的那样产生抗癌效果。

没有证据表明,让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糖分可以降低一个人患癌症的风险,也没有证据表明,如果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糖分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通过解决肥胖问题,减少饮食中的糖分和降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间接联系。

高糖摄入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而肥胖反过来又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很多人认为碳水化合物不好,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需要碳水化合物,而不吃糖并不能治愈癌症,”该大学肿瘤科基因疗法教授、资深研究作者莱昂纳德·w·西莫尔(Leonard W. Seymour)说。

“因为癌症吞噬葡萄糖的速度如此之快,这些细胞非常容易受到一种针对糖通路的药物的攻击。”同样的效果不能通过从你的饮食中去除糖来实现。--Leonard W. Seymour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