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刘主席留下的三大命题


给刘主席留下的三大命题

在北京,一袭黑衣的刘国梁目光坚定,侃侃而谈地面对各路记者。

这一幕已经久违了。尽管人们在两个月前,人们就觉得这一刻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真正这一刻到来的时候,还是有些激动。从筹备组组组长到乒协主席,名称变化背后,是他主宰话语权的壮志雄心。正如他雄心万丈的宣言,在备战东京奥运赢得金牌的同时,我们同样应该以国际视野、开放的平台、大国的风范、宽广的胸襟推动全世界讲好中国乒乓球的故事。我们有信心通过传播国球精神,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国球的魅力。我们更有决心,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破冰者,闯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乒乓球职业化产业化的成功之路。

事实上,在他的发言以及施政纲领中,如下三个命题是他认真思考后要改变的。

第一命题:奥运竞争,从互选机制开始

中国乒乓球队能够成就“王者之师”,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达成的默契配合。就如同中国体操队一样,中国乒乓球的架构是个别金牌教练带领金牌选手,或者主管教练平均分配队员名额,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不过,这种平衡状态,有望被一种新型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双向选择机制所取代:“我设想打破原有的执教和授教模式,根据双方的个性特点、意愿实现优化组合,以强化激活球队的工作,最后完成奥运任务。”

显然,对于以往处于弱势的地位的运动员而言,在新时期自己的话语权将大大加强,用刘国梁的话来说,就是让运动员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刘国梁表示还要成立运动员委员会,使运动员能够拥有自己的组织,对外能与国际接轨,对内能获得应有话语权,维护自身正当利益,获得自我发展空间。用刘国梁的话来说,一方面“让运动员来发声,我要知道他们的需求,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和对未来的想象。”同时更加激发教练员的积极性和竞争,同时也给运动员更多的发声渠道和实战空间。

当然,他最主要的目标,是只剩下一年半备战时间的东京奥运会,而东京奥与会又新增设了混双金牌,这让刘国梁也不得不打破以前男女队分开集训的做法,去思考新的备战策略体系。“混双是首金,而且只有一对选手参加,我们的封闭训练就没法再分开了,男女队都需要合在一起,不然混双没法练,但是训练基地能不能接纳这么多人,而且混双由谁来负责,相互之间如何去沟通,都是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除了让队伍竞争机制区域常态,男女队在科研、选拔和竞赛方面重新走向世界行列,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忧患走向世界。

第二命题:乒超开放,从放开外援令开始

乒超联赛一直号称乒乓球的NBA,但这几年一直踏步不前,甚至发出了禁止外援加盟的倒车。今年初,中国乒协在《关于进行2018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比赛预报名工作的通知》中更是明确指出,“在预报名工作中,除中国乒协运动员外,只允许香港乒乓球总会、澳门乒协、中华台北乒协运动员以及海外华人华侨运动员在俱乐部中报名参赛”。

好在刘国梁在这方面有着充分的认识。今年日本T联赛的开幕期间,刘国梁更是被邀请观摩赛事,他从这次的参观更是学习到了日本的乒乓球赛事方方面面,为国乒改革储备不少的经验。随后,他的第一步举措就是解除乒超“外援禁令”,赢得众人一片叫好。随后江苏中超电缆利永乒乓球俱乐部发布了一条动态,称德国世界冠军奥恰洛夫将重返乒超联赛。外国选手加盟乒超联赛,一方面确实可能让他们更熟悉中国的乒乓球技术和训练,但另一方面也能让比赛增加许多的吸引眼球的亮点,同时促进中外体育界和民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国乒队终于认识到闭门造车的短浅之见之不足,放开世界乒坛的技术交流,深入接触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跟随潮流求变,才是国乒继续称霸的最好方向。对于乒超联赛,他还有更多大的主张,比如联赛公司化等,让人非常期待。

第三命题:打造话语权,从产业大IP开始

从刘国梁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提炼中两大信息点,那就是加强中国乒协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以及打造乒乓产业大IP。

一方面,刘国梁希望今后要和国际乒联进行合理沟通,谋求共同发展,不止是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也是世界乒乓球的发展。与此同时打造产业的IP。

刘国梁教练曾认真研究过粉丝文化,接下来如何针对粉丝推动明星关注度,打造现象级爆款赛事,让赛事竞争趋于常态,想必将是刘主席的重要议题。也是他重塑民心工程最重要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