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驅動下的天然氣市場,能否持續狂奔?

全文1308字,閱讀大約需要

2分鐘

南方能源觀察

微信號:energyobserver

[email protected]

eo記者 周慧之

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正面臨重塑。受益於頁岩氣革命的成功,美國從天然氣進口國變身為淨出口國,並全速進軍亞、歐市場。中國則在過去兩年裡,成為最耀眼的天然氣需求市場。

如何理解中國天然氣市場增長的驅動力?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幹部學院院長、黨校常務副校長徐玉高在2018上海能創論壇上表示,中國天然氣市場的發展有兩個大的週期,前一個週期主要是經濟繁榮推動的,最近這一輪是明顯的政策驅動。

對於政策的拉動能否為天然氣消費的增長提供持久的動力,徐玉高持保留意見,“中國天然氣消費能不能一直是兩位數(增長),這個我有疑問。”關於天然氣市場盛宴是否提前結束的話題,此前曾引發業內關注。

不過,徐玉高依舊認為,中國將在未來成為LNG的主要進口國之一。日本核電的重啟,其LNG進口量將出現下滑趨勢。“日本的一降,中國的一升,中國的進口需求在2026年會達到一個數值。”

無論是為了更好的擁抱、融入全球天然氣產業鏈分工當中,還是理順內部行業體制、價格機制的不健全,中國的監管部門在積極推動天然氣的市場化改革。這當然不是件易事。

“價格改革的進程比較快,相當一部分的氣價已經放開了,應該說氣價市場化程度已經是半壁江山了。而且統一了非常複雜的價格體系,(批發環節的)居民氣價與非居民氣價實現了統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副會長董秀成表示。

不過對於下一步的價格改革方向,董秀成還是表達了擔憂,他認為現在天然氣價改有兩大問題,一是門站價格怎麼辦,(繼續存在)合理不合理;另一個是城燃的價格機制,如果上游的價格放開,那麼城燃的價格怎麼辦。“這是兩大核心,當然下一步還會繼續推進。”

對於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未來,徐玉高則表示,天然氣改革會與電力改革類似,政府指導價格可能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LNG液態與管道氣雙軌制會長期存在。

國家管道公司以何種方式實現獨立,是業內現階段頗為關注的焦點問題。“大家對於管道獨立的理解不一樣,包括三桶油對管道獨立的理解也不一樣。管道獨立的核心不是管道業務單獨註冊成一個公司。管道必須獨立於生產供應商,必須獨立於大的消費者,這是核心問題。”董秀成說。

在歷經上百年的發展後,美國的天然氣市場(包括管道的密度程度、價格形成機制)顯然成熟得多。在LNG出口模式方面,也在推進著創新。

美國切尼爾能源公司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賈穎介紹,與之簽訂合同的買方擁有靈活性與自由度,可以將貨物運到不同的地方。“美國的LNG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變革,價格變得多元化,透明性也強了,所有的這些將幫助市場慢慢形成未來的指數。”

將大數據應用到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當中,是國際油氣巨頭正在探索的方向。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業務發展及政府關係總監李昕表示,“如果能改變過去數據處理的思路,能夠對油田、鑽井定製一套方法(以蒐集數據),這個數據對於降成本、增產量就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事實上,正如李昕所言,“油氣行業特別是上游不是一個傳統行業,而是高科技行業。這裡面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如果非常規(資源)和大數據結合起來,將會發生化學反應。”

想讀到更多高質量獨家內容,請訂閱支持我們~

政策驱动下的天然气市场,能否持续狂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