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問題困死大明?為何說明朝不可能徹底解決遼東地區女真問題?

靜夜史


遼東問題確實困死大明,原本明朝在坑爹的藩王制下,大明的財政收入愈發的縮水,而遼東的頻繁戰事,更像個燒錢的大火炕,加速了明王朝的破產。



尤其是關錦防線建立以後,明朝的財政壓力變得更大了。天啟六年,遼餉已增至7714121兩,財政虧空高達146575兩。明史記事本末》戶部給事中黃承昊上言:“今出數共五百餘萬,而歲入不過三百二三十萬,即登其數,已為不足,而重以逋負,實計歲入僅二百餘萬耳!”而遼人養遼土用的遼東軍屯,最多的時候也只能產出11萬兩來,根本不夠塞牙縫的。因為遼東軍餉過高,國內政策腐敗,國家稅源不足,政府只能提高賦稅,逼得農民造反不斷,把大明的局勢攪得殘敗不堪。


事實上明朝是曾經有機會解決遼東問題的,就是熊廷弼建立廣元防線和1627-1628年冬季袁崇煥給察哈爾部送糧食之前這兩次機會。第一次是因為努爾哈赤還沒有完全做大,遼東尚有大片土地和軍兵握在大明手裡,如果堅持熊廷弼的政策,努爾哈赤的後金會最終亡於破產。可惜當時朝廷黨爭太過激烈,作為楚黨的熊廷弼成為了東林黨的眼中釘,終於是被拔除了。

第二次是1627-1628年的冬天,這是近四百年最冷的冬天,冷到塞外無糧,後金本來因為努爾哈赤的趨勢就已經有些政局動盪了,再加上無糧,本來就不服氣的葉赫部和海西女真的幾個大部落隨時都會倒戈分裂出去,如果大明什麼都不做,就可以坐看後金瓦解,到時候只要對付皇太極的建州女真一支即可。但是袁崇煥太過心急實現自己的包圍圈計劃,給察哈爾送了大量的糧食,直接引來了皇太極的搶糧大軍,順便打服了察哈爾和朵顏部,打開了通向關內的薊北/宣化路線,使得關錦防線的作用被大打折扣。後金不但挺過了危機,還變得更加強大了。



再往後,大明像消滅後金就幾乎不可能了。比較軍隊戰力不在一個水平,而且鹹魚皇帝朱由檢各種騷操作弄得明軍亂七八糟,一批又一批的天之良將戰死沙場,到最後大明已是無人可用,只能等著滅亡了。


火器工坊


看待歷史,一定要以全面的眼光看待,需要以點帶面,通過這一個點,去發掘出其他與之相聯繫的點,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面。

毫無疑問,後金(清)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實際上,明朝之亡,根本在於自身,正是其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不可收拾的局勢,那麼,不妨就以遼東作為突破點。

遼東的局勢,可以說是明朝解決邊境問題失敗的典範。明朝在建國不久,即在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管理今天吉林,黑龍江以及外興安嶺一帶的女真人,並且授予當地女真領袖以明朝官職,實行羈縻統治。

實際上,在最初,奴兒干都司對於東北的控制力並不弱。然而,到了宣德年間,明宣宗忽然實行了全面的戰略大收縮,這個收縮不僅僅是在東北方面,還包括西南的安南地區。朱瞻基這麼做,目的是為了休養生息,將重心放在內政方面,這固然有其道理:對外維持強大的威懾,太過於費錢,而且由於朱棣五次遠征,六次航海,明朝的財政已經吃緊。因此,朱瞻基的考量和做法,在當時都沒什麼問題。


然而,威懾這種東西,一旦消失,是很難再產生的。

自此之後,明朝撤銷奴兒干都司,對東北的控制完全依靠那些女真人的首領,而這些首領由於明朝勢力的退出,變得獨立起來。在此之後,明朝與女真,實際上發生過多次衝突。

宣德年間的大收縮,作為一個戰略思想,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正是明朝對東北的控制不力,在一百多年之中,給了女真崛起的機會。當努爾哈赤成為建州女真首領後,他先後統一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的一部分,自此,女真完成了整合,開始向外擴張。

而此時的明軍,已經完全不是女真軍隊的對手了。這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明朝的軍制。通俗而言,明朝的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就是利用衛所將一群軍戶固定起來,使之世世代代成為軍戶。衛所的負責人則是較小級別的武將。這種制度的好處就是,防止武將與士兵過度熟悉從而發生軍事政變;而其消極影響無疑是更大的,那就是軍戶逐漸淪為衛所負責人的奴隸,衛所的田地逐漸成為衛所管理者的私田,從而形成軍事農奴和軍事地主。


這樣一來,明朝軍隊的戰鬥力自然下降。應對蒙古馬匪的小規模打草谷尚可,一旦碰到後金這種規模化的兵團作戰,那就徹底吃癟了。所以,邊境的將領為了戰績,通常都在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裝——家丁。雖然朝廷不允許,但因為正規軍實在太爛,所以只能默許。家丁雖然作戰英勇,但面對兵團作戰的敵人,個人的勇武沒有太大作用,而且家丁由於耗費錢財,所以規模往往並不大。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正規軍毫無用處,家丁又不能完全解決邊防需要,後金又吞併了蒙古,這就使得明朝徹底失去了優勢。

即使這樣,如果明朝內部稍微穩定,那退守山海關,還是有希望的。但是,其內部也不穩定。這是為什麼?這還得追溯到明朝的戶籍制度和宗室制度。簡單來說,明朝的戶籍制度,將人的社會分工用國家權力固化,且限制流動,這樣對於被限制人而言很難受,於是其紛紛逃跑。在明英宗時期,大規模的流民問題已經出現,一隻沒有得到解決;而宗室制度更不得了,明朝養了一批只吃飯不幹活的王爺,這些人中有的甚至享有對封地的收稅權,大肆剝削老百姓。

這種情況到了明末,達到了峰值。照理說,正規軍對付農民起義沒問題吧。但事實上,軍戶都成了軍事農奴,而李自成宣揚“闖王來了不納糧”,自然,正規軍倒戈了。這樣一來,明朝徹底沒法玩了。

所以說,後金,或者遼東,只是擊敗明朝的一個強大的點,而其背後,反應了明朝內部太多問題。因此,明朝的滅亡,不是因為運氣,也不是偶然,而是具有很強必然性的。


庭州行者


遼東女真族只是促使明朝滅亡的一個誘因,並不是全部因素,準確的來說是明朝滅亡的是明朝內部的官僚鬥爭,史稱為為明朝亡於黨爭。

其實在崇禎皇帝接手的時候,明朝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雖然那個時候後金軍隊及其囂張,但是在孫承宗的一手操持之下,建立了關錦防線,知道後金軍隊攻入中原關錦防線依然沒有被攻破,所以說這件事和軍隊沒有關係,完全政治上的失誤。

明朝末期,由於後金軍隊的持續進攻,打仗需要大筆資金,明朝政府不得不加強兵役以及稅務的徵收。全國各地賦稅不斷加重,這就造成了各地流民不斷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急劇上升,各地的農民紛紛起義。於是就造成了明朝政府一邊要對付後金軍隊,一邊要對付農民的起義軍。

我在當時以魏忠賢為首的朝廷宦官組織不斷的內鬥消耗了朝廷中的有生力量,比如孫承宗等優秀將領,其實,劉東大片地區並不是被後金攻陷的,而是明朝那些愚蠢的獎勵主動把大片的疆土拱手讓人,一聽到後金軍隊前來進攻的消息,還沒打仗就直接跑了。跑了之後還有臉朝廷領賞。

所以說明朝政府並非亡於民變、後金,而是亡於黨政是有一定道理的。


正在說中國


如果說四分五裂並且生產力低下的蒙古各部的時候,明朝尚且能夠憑藉體量優勢以及蒙古沒有能力攻克設防嚴密的城市這些優勢來保證對蒙古的壓制,那麼明朝無法壓制滿洲,原因就是滿洲人佔據了全部的優勢。

按理說,滿洲人口同明朝相比是典型的小國寡民,明朝完全可以憑藉體量優勢繼續維持對滿洲人的壓制,但是明朝沒做到。繼薩爾滸大戰明軍慘敗之後,八旗兵席捲遼東,明朝無人能敵,何也?

準確點說,滿洲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化解自己的劣勢。比如說,既然自己人口少於明朝,就發揮己方整體戰鬥力優勢;發現火器強於傳統弓箭,就充分利用繳獲明朝的火器為自己服務,甚至在技戰術上還優於明朝;既然明朝國力雄厚,那就逐漸削弱明朝的實力,以時間換取實力的此消彼長;等等。

當然這也是很有效果的,通過多次軍事行動,滿洲人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並吸引明朝將大部分資源投入遼東,快速削弱了明朝的實力,並且從明朝獲得了大量的財物、糧草以及人力資源,最重要的是就是明朝重金培養的炮手和鑄炮工匠集體反水投了後金。

就明朝自身而言,可以用糟糕透了來形容。明朝整個兩百多年,可以用萬馬齊喑來形容,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戶籍制度,戶籍制度限制了老百姓的人身自由和社會地位,導致社會階級固化。比如工匠因為勞動創造不了價值而沒有勞動積極性,同時也喪失了創新的動力。老百姓因為戶籍制度導致人口不能流通,工商業嚴重受損,而且戶籍制度往往會造成農民破產,但是明朝的解決辦法僅僅是屠殺以及強行驅趕回故地而沒有賑濟、安置的手段,成化年間荊襄流民就有幾十萬人被迫害死。

最慘的還是軍戶,一旦入了軍戶,就標誌著其本人和子孫後代永遠成為國家農奴,不僅要服兵役,還要承擔繁重的田賦,甚至還經常被達官顯貴拉去當奴隸使喚。同時,那點可憐的份地,以及少的可憐的軍餉,還隨時要被長官剋扣、拖欠,甚至拖欠數月甚至一年,發到手裡能有兩三成就差不多了。對於這些可憐的士兵來說,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逃亡。

所以不能指望底層民眾、士兵對明朝會有多少認同感,他們有些甚至逃到口外,比如說蒙古的板升,就是不堪重負而逃到口外的漢人集中起來的。

比如說,在遼東就有大量的老百姓不堪明朝壓迫,選擇了逃亡到口外,正所謂生於遼不如走於胡,他們或成為滿洲人的屬民最終融入到滿洲人中,要麼結成獨立的堡寨,但是由於口外的糧食產量低,他們最終在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上和滿洲人一致。如果說認同感,他們可能會認同於滿洲而非明朝,要是讓他們做一個選擇的話,他們很難會選擇明朝。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後金調整政策後遼東漢人會選擇效忠滿洲大汗了。

同時,由於明朝糟糕的的稅收體系,大量的資源投入了遼東這個無底洞,以及刮地皮的從民間徵稅,導致災民遍地,遍地白骨,活不去的老百姓選擇了揭竿而起去討活路。最終,明朝的精銳部隊都被清軍消滅之後,李自成就逼死了崇禎,明朝滅亡。

此時關內已經處於無政府狀態,換句話說,就是明朝朝廷已經不復存在,此時對於清朝來說是最好的時機。所以,歷史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並非遼東問題把明朝困死。準確的來說,是明朝自己把自己困死了!從早起的明朝邊境不定,草原各部侵犯邊境,到中期倭寇侵犯沿海,戚繼光就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印象,戚繼光解決了倭寇,卻解決不了朝廷內部鬥爭!於是邊將為了維持個人地位開始養寇自重,明朝有很多次可以一舉解決遼東問題,但為了個人地位選擇視而不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後期邊將們發現寇養大了,想剿滅又打不過!所以最終明朝被自己給困死了。


衣食住行and吃喝玩樂


明王朝滅亡是必然的趨勢,滿清的崛起不過是加快了明王朝滅亡腳步。明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天下各地藩王宗室肆意侵佔民田。他們所擁

有天下過半的土地,又不用納稅還不斷插手商業。軍戶制名存實亡各地軍戶成為了一群國家農奴,軍屯土地被各級軍官和當地豪強侵佔殆盡。軍戶也是農民起義軍的一支主力,更是急先鋒。還有天下官僚士紳都有免稅的權利,他們還敝護了大批親朋好友免除稅收,瞞報土地。致使明王朝財政收入日益枯竭。明王朝像一個積重難返的病人。只要遇上災荒,外敵入侵就會風雨飄搖。沒有李自成,也會有其他農民起義軍將它推翻。


上上落水


明朝對於女真部落的過度的寬仁政策,實際上是為了牽制崛起的李氏朝鮮。因為明初的時候,李氏朝鮮就已經以高句麗的繼承者自居,並企圖佔據南部東北地區,同時朝鮮也與蒙古暗中勾結。明朝當時的主要國防壓力是在北部的蒙古,因此很擔心北部與東北部兩線作戰,所以利用女真阻斷朝鮮與蒙古的聯繫。後來女真崛起,除了明朝自身的內部問題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的崛起,並染指大陸,結果就是中日朝三方打了個兩敗俱傷,女真就是那幾年崛起的。


殺手司令


因為朱元璋極其後後代都沒有隋煬帝和唐太宗的霸氣和勇氣。就顧著自己享樂。


樂釋經典


三海關關死努爾哈赤,皇太極


白雨秋397


瞭解歷史就行,問那麼多為什麼有啥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