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500人的青年“遠征軍”開赴白雲鄂博

【聚焦學習】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黨中央提出全國一盤棋,全民大鍊鋼鐵的口號,舉國上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全民大鍊鋼鐵運動。當時,包頭的各族人民,為響應市委、市人民委員會“苦戰4個月,鍊鐵10萬噸”的號召,支援包頭鋼鐵工業基地的建設,各條戰線立即行動起來。團市委和市教育局緊急發出聯合通知,組建以大、中專學校學生為主的“包頭市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在團員和積極分子的帶動下,各校學生紛紛報名參加,包頭市青年鐵礦開採遠郊團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裡迅速組建成功。團市委書記徐進林同志任遠征團團長,市教育局局長李冰任副團長。從1958年9月14日至11月15日,遠征團全體指戰員共4500人分兩批奔赴白雲鄂博礦山。

1958年,4500人的青年“遠征軍”開赴白雲鄂博

自制工具採礦石

9月14日早,第一批2000名遠征團指戰員,以營、連、排、班的編制,在新賢城趙家店火車站集合待命,在統一指揮下,井然有序地登上指定的大悶罐貨車廂。

10點鐘,一聲長鳴,火車開動了,列車載著第一批遠征團的2000名指戰員向著白雲鄂博鐵礦方向行駛……

新修的路基比較軟,火車開得很慢,時開時停。火車停下來,大家就跳下去透透風;開車了,再爬上來繼續聊天。直到傍晚5點多鐘,火車才喘著粗氣徐徐開進了白雲鄂博火車站。

按照遠征團指揮部的統一部署,指戰員們被安排住進了火車站旁邊的臨時工棚和剛建成的空殼樓房裡。

飯後,遠征團指戰員按照指揮部的命令,到指定地點抱來麥秸和稻草打地鋪。由於新樓未通電,各班領回蠟燭,漫山遍野燭光閃爍,給漆黑的白雲鄂博礦山增添了些許光明。燭光下,指戰員們接受了包頭市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的第一道命令。

翌日清晨。吃過早飯,各營、連、排按照指揮部統一安排,打著團旗、校旗、紅旗,抬著戰地黑板報,8點鐘準時到達指定地點,在礦區漫山遍野開闢了戰場。採礦的工具很少,2000名指戰員,只有30把鐵鎬和少量的鋼釺。指戰員們沒有采礦工具,就先撿露出地面的礦石;沒有鐵鎬、鋼釺、就用兩隻手去扒;沒有筐子,就用書包、帽子、衣裳去裝運小塊礦石,用行李繩子抬大塊礦石。憑著一股苦幹、實幹、硬幹的拼搏精神,在採礦初期,每天能採礦石l000多噸。

要採礦,首要是要有采礦工具。於是,各營連排班利用業餘時間,到處收撿舊材料、廢品,在短短的10天時間裡,指戰員撿回大量的爛鐵筐、破木板、爛麻繩、舊鐵絲等物品。指戰員憑著兩隻勤勞的雙手,在短短的幾天工夫裡,利用撿來的廢舊物資,共製造出800多件各種各樣的採礦工具。儘管這些自制的採礦工具是簡陋的、粗糙的,但畢竟指戰員手中有了武器。這時正好市裡又送來一部分採礦新工具,如鐵鍁、洋鎬、鋼釺、扁擔、鐵筐等。指戰員們的生產情緒立即高漲起來。生產勁頭頓時倍增,生產指標成直線上升,生產效率由日產礦石l008噸,猛增到日產礦石4400多噸。

頂風冒雪完任務

遠征團第一批指戰員遇到的困難是多方面的。房子不夠住,他們憑著兩隻手蓋起了簡易住房;沒有自來水,他們把人組織起來,到三四里以外的山泉挑水;衣服、鞋子破了,他們自己動手學著縫補;頭髮長了,買來理髮工具,相互學著理髮。

除了要克服施工條件和生活上的種種困難,還要和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行頑強搏鬥。白雲鄂博的天氣瞬息萬變,剛才還是陽光燦爛的炎熱天氣,忽而就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甚至下起瓢潑大雨。遠征團的指戰員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裡,竟然經受6場大風雪的嚴重考驗。最寒冷的天氣氣溫竟降到零下20攝氏度。七八級大風颳起來,指戰員們被風沙吹得站不住腳,只好趴在石頭或凹槽裡,暫避風沙碎石的抽打。

遠征團的指戰員剛來白雲鄂博時,穿著夏天的單衣,被子、毯子也帶得不多。許多指戰員住在空樓房裡,沒有火爐,也沒有暖氣。晚上,西北風一刮,風雪從門口和窗口往裡灌,凍得渾身直打哆嗦。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各班排相互送棉被、送毛毯的動人場面。他們把自己的棉被、毛毯掛在門上、窗口上擋風。晚上,大家不脫衣裳擠在乾草堆裡,合蓋一床棉被睡覺,互相取暖。有時他們怕著涼感冒,整晚上唱歌、講故事、朗誦詩歌,一直熬到天明風雪停了,再繼續戰鬥。

在大風雪肆虐的日子裡,遠征團的指戰員,無論是男的,還是女的,都沒有一個叫苦的,始終是精神飽滿、情緒高昂。他們以當時傳誦最多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互相鼓舞。許多指戰員甚至提出“不停工,不休息,延長勞動時間”的要求。就是在這種惡劣環境下,各個營連排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比學趕幫”勞動競賽活動,採礦生產效率節節上升,每天都能超額完成採礦團下達的採礦、裝卸任務和生產指標。

包頭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的第二批2000多名指戰員到白雲鄂博後,條件已大大改善。他們住進了第一批指戰員為他們蓋好的臨時居住新工棚,有的住房已安上火爐。無論居住條件,還是生活條件,都要比第一批指戰員們來時強多了。

鋼鐵精神留史冊

在第二批採礦遠征團的指戰員到達白雲鄂博不久,遵照中共包頭市委、市人委的指示精神,包頭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與白雲鄂博礦山公司合併辦公,並接受礦山公司黨委的統一領導和生產安排。這時,礦山公司黨委根據生產的需要作了計劃和生產及人員的調整。遠征團初到時的主要任務是開掘掌子面,採挖礦石。這時已經開採了大量的鐵礦石,而急需逐漸轉移到裝卸和運輸任務上來。於是許多連隊開始由採掘轉為裝卸和運輸。到了生產後期,遠征團的絕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裝卸任務上。

遠征團的第二批指戰員的任務是明確的。他們的生產特點是:一方面為明年大規模生產創造良好的生產條件,另一方面是集中力量突擊裝卸和運輸,儘快地把早已採掘的礦石裝上火車,快速運到包鋼生產第一線。

三營戰士蘇和在5尺距離內,6小時共運出1100簸箕鐵礦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榜樣的帶動下,整個生產現場掀起了一場“比、學、趕、幫”的競賽熱潮。最初,各連裝完一輛7.5噸大卡車,用十幾分鍾。後來,竟都縮短到四五分鐘裝一輛車。

1958年國慶節,市委、市人民委員會組成慰問團,帶著文藝團體的同志們來到了白雲鄂博鐵礦區進行慰問。市委書記商錦明、副市長吳步淵、市委秘書長王西等領導同志不辭辛苦,到白雲鄂博礦山看望採礦的遠征團戰士們。為了使遠征團的指戰員過好國慶節,市領導帶來許多新鮮食品為大家改善生活,而且請河南豫劇團在白雲鄂博工人俱樂部,專門為指戰員們演出大型豫劇《朝陽溝》。慰問團給指戰員帶的最有紀念意義的禮物是:一枚一元硬幣大小的白砝琅底紀念章,上有鐵鎬、鋼釺交叉在一塊鐵礦石上的圖案,邊緣上書寫著“包頭市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紀念”字樣。

經過2個月的拼搏奮戰,遠征團共採掘鐵礦石113364噸,裝卸鐵礦石96937噸,運出廢土石82329噸,修築公路5023平方米,蓋臨時居住工棚20棟,有力地支持了包鋼生產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超額完成了白雲鄂博礦山公司黨委下達的採礦、裝卸、運輸等任務。包頭市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的全體指戰員,在支援包頭鋼鐵工業基地建設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作者系包頭市青年鐵礦開採遠征團首批團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