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生育能力越來越低的原因是什麼?與乾隆皇帝有關係嗎?

羽評郡主


生育

清朝總共12位皇帝,共生育子女195人,夭折74人,這數據難統計,不一定準確。康熙帝和乾隆帝的子女數加起來92人,佔總數50%。

具體說,努爾哈赤24子女,夭折不詳;皇太極有25個子女,3個夭折;順治帝有14個子女,夭折不詳;康熙帝有55個子女,15個夭折;雍正帝有14個子女,9個夭折;乾隆帝有27個子女,10個夭折。

到嘉慶帝時,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嘉慶帝生了14個孩子,夭折58%;道光帝生了19個孩子,夭折40%;咸豐帝16歲結婚,30歲死了,有3個孩子,夭折1個;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均無後代,這種皇室子女多夭折的怪象,值得探討。

原因

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越來越差,大多認為有幾個原因:

其一,是近親結婚造成的,滿洲皇族的婚配習俗,夫死後妻子可轉嫁丈夫的弟弟或兒子或侄輩的男人,今人看來這種陋難以啟齒,但在古代少數民族中卻普遍存在。近親結婚導致那些有缺陷的基因就會明顯,生出的小孩夭折的多,患上不好疾病的概率大,乃至他們的生育能力越來越低。

其二,是重金屬汞的影響,這是近代化學家研究的成果。清朝皇室講究皇宮“金碧輝煌”,無論是建築還是碗筷都使用鎏金,而鎏金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汞元素,易揮發,對於人體有相當大的危害。而皇帝們成天坐在皇宮裡批奏摺,或朝堂議事,不知不覺地吸收著有毒的重金屬汞,危害著身體健康,導致生育能力越來越差,這種科學解釋令人信服。

其三,是荒淫無度,滿清皇族家教嚴厲,皇家子弟不敢胡來亂。後來家教形同虛設,其子弟們花天酒色,醉生夢死,縱慾過度,加上花柳、癆病等,長此折騰,性能力就出問題,自然影響到生兒育女。

其四,同治帝、光緒帝無後代與慈禧有著關係。咸豐帝死後,慈禧把持朝政,過分攬權。慈禧是同治帝的親生母親,對兒子的婚姻生活橫加干涉,導致母子感情最終破裂。同治帝17歲結婚,19歲死了,沒留下後代,尚可理解;但光緒18歲結婚,38歲去世,他有皇后,有寵愛的珍妃,還有成群宮女,婚姻生活也算美滿,卻步了同治帝的後塵,未生育兒女,就難圓其說了;

宣統帝有5個女人,也無後代。有人說溥儀年幼時常遭宮女捏小雞雞逗樂,患嚴重陽痿症,不能過正常性生活。

順便說個笑話,有個名叫信修明的太監說最後3個皇帝在洞房花燭夜,都遇到新娘來了“大姨媽”,都沒有圓房,也就都沒有子嗣了,這種荒誕不經的邪說,不可信,算作給滿清開個天大的玩笑吧。

(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滿清最後4個皇帝,竟然只有1個活著長大的兒子,也是誇張了。

第一,性生活太早

滿清後面幾個皇帝的性生活開始時間,太早了。

以溥儀為例,十二三歲就和宮女亂搞,有時候一個晚上還和好幾個宮女睡在一起。

這就是鐵打的漢子也受不了,更別說還是半大孩子。

這樣過早縱慾的結果,就是身體受損,直接表現就是陽痿和早洩。

實際上,溥儀並非沒有生育能力,只是這方面能力實在太差。

婉容是皇后,一共和溥儀也沒有幾次。

文繡因為不受寵,竟然離婚的時候還是處女。

最誇張的是李玉琴,跟隨溥儀不少年,兩人僅僅有過一次性生活,還是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客房裡面。

溥儀因為身體不好,性生活太少,老婆們想要懷孕自然千難萬難。

但溥儀弟弟溥傑,就有有幾個兒女,說明溥傑身體沒有問題。

皇帝不好當。

至於光緒也是如此。縱慾太早,導致患有嚴重的遺精症,也就是頻繁遺精,自然也很難懷孕。

第二,因病早逝

同治因梅毒掛了,死的時候才19歲。

咸豐病死的時候,不過30歲。

光緒被慈禧毒殺,死的時候不過30出頭。

他們死前通常都得病多年,按照中醫的治療,基本是不可能再和婦女發生關係的,肯定要靜養。

因為死得早,死前又要禁慾,自然不會有孩子。

第三,政治原因

皇帝身邊的皇后和貴妃,大多是皇太后或者皇太妃選的。

皇帝對皇后、貴妃,多沒有感情。

加上清代後宮佳麗也是夠了,尤其是皇后、貴妃頗多歪瓜裂棗。

以同治為例,他喜歡的妃子,慈禧不讓碰。

慈禧喜歡的妃子,長相不將就,同治又實在沒法睡,寧可去逛窯子解決生理問題。

第四,不運動

滿清的皇帝是很操勞的。

因為中央集權嚴重,大小事務都要皇帝處理。

即便不親政,每天也要有各種學習任務,不得閒。

這種情況下,運動就很重要。

滿清最初幾個皇帝,都很強調運動。比如康熙到了晚年,還整天打拳騎馬。

然後最後幾個皇帝,多是很少運動的住。

皇帝養尊處優,平時大便都有人擦屁股,自己再不刻意去運動一下,身體哪裡好得了呢?

相比起來,溥儀算是比較西洋化的,運動也比較多,打網球、騎自行車。

所以溥儀雖然身體也不怎麼樣,好歹活到61歲。

只是因為溥儀太早縱慾,性功能不行而已。


薩沙


清代,皇帝生育率如下圖:

很明顯,乾隆之後,皇帝生育能力是逐步降低的。最後三代則完全絕嗣。

原因在於:

1、近親婚與亂倫婚

滿清為了維持血統,婚姻圈子異常狹窄。而且伴隨宗室人口增長,產生近親婚姻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康熙不僅娶表妹,還娶表侄女。至於什麼姐妹、姑侄、姨侄關係各嫁兄弟、叔侄的也就更多了。

選秀之初,公主郡主女兒都得參加,不論怎麼說其實都是嫁給表哥表侄甚至舅舅。乾隆後期才宣佈廢止,母族出於皇室需特別申明。

近親婚的危害當然是逐步才顯示威力的。

2、早婚

清代皇族盛行早婚。顯然,早生子女必定身體羸弱。如康熙13歲就生第一子,也就是12歲就令女人懷孕,最終前九個兒子早死7個。而活下來的也會攜帶有損健康的不良基因。

3、身邊人影響

生於皇宮,太監宮女的影響極其大。

譬如溥儀少年就被宮女引誘,終致陽萎。令文繡入宮9年都尚且是處女,所以離婚訴訟中直接申明,“九年未得一幸”

正因為溥儀陽痿,所以正妻婉容後來出軌侍衛並生下一女,為遮蓋醜聞,溥儀只能遣散侍衛及將私生女焚燒。後面更是對婉容不理不睬放任不管。再之後,溥儀即便娶了譚貴人李淑琴等女,依舊無子。


四川達州


康熙有皇子52個,在歷史上絕對屬於超生大戶,隨後的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的生育能力,比起康熙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但也算正常。到了咸豐時,就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至於同治、光緒、宣統直接到了斷子絕孫窘境。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為啥越來越低呢?

有人說是清朝皇帝太過勤政,把精力都用在國事上,影響了他們的生育能力。也有人說清朝皇帝都不好色,接觸的女人少了,孩子就跟著減少了。這兩種說法 咋聽有幾分道理,細想想完全是不是那回事。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之所以越來越低,罪魁禍首來自於順治的一道諭旨。

清朝是滿族統治的政權,雖然他是少數民族,卻自以為血統高貴、打心眼裡看不起漢人,覺得漢人下賤、卑微。為了永葆滿族皇室血統的純正,入關不久的順治便頒佈一道諭旨,規定皇后與妃子必須從滿族官員或蒙古貝勒等高層人士的女兒中選拔。這就直接導致後來皇帝選妃受到很大的侷限性。

所謂祖宗之法不可變,順治這道諭旨就成了鐵律,他的後世子孫對此奉若神明。這麼小範圍選妃,剛開始看不出什麼弊端,像康熙一人就有52個皇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會形成近親繁殖。近親繁殖最大的壞處就是孩子易夭折,易痴呆,還有就是孩子長大後,生育能力比正常人低了很多。這就是清朝皇帝生育能力越來越低的主要原因。

順治頒佈這道諭旨的本意是保證皇家血統的純正,讓愛新覺羅家族永遠統治華夏。但人算不如天算,他違背了科學,讓後來的皇帝一茬不如一茬,更讓大清最後三位皇帝直接斷子絕孫。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很多人說是因為貢中毒、近期結婚,然而還有一個原因不可忽略:政治鬥爭。宮中從來不缺容不下別人生孩子的女人,無論是妃嬪,還是太后。

從表格可以看出,道光帝有19位子女,比起順治帝、雍正帝並不算太少,只是以公主居多,皇子太少。到了咸豐時期,只有兩位皇子、一位公主,之後大清皇帝再無子嗣。

如果說是近親結婚,造成的遺傳性病症,那麼皇帝的親兄弟們有無子嗣呢?譬如咸豐的兄弟奕訢,子嗣5人;奕譞,子嗣8人。親兄弟生育多位子嗣證明: 並非近期結婚導致皇帝不孕。再者大清後宮妃嬪眾多,近親只是其中一少部分。

咸豐帝有位眾多周知的后妃: 葉赫那拉·蘭兒,既慈禧太后。慈禧進宮之初僅為一名宮女,機關算盡,獲得咸豐召寵的機會,封為蘭貴人,生下一名皇子後,獲封懿貴妃。同治帝僅有的一名弟弟自出生便斷氣。與明憲宗時期的萬貴妃一樣,懿貴妃同樣不允許其他妃嬪生下孩子,因此同治帝成了獨子,順利繼承皇位。

同治帝19歲病逝,沒來得及留下子嗣。慈禧選了親妹妹與醇親王奕譞之子繼位,即光緒帝。

那麼光緒帝在位30多年,一後二妃,為何沒有子嗣呢?要說這件事,得從光緒的皇后隆裕皇后說起。隆裕皇后是慈禧孃家的侄女——慈禧弟弟的女兒,長的不好看,卻又肩負著監視光緒的任務,自然得不到光緒真心,因此小兩口有夫妻之名,但無夫妻之實,當然不會有子嗣。瑾妃相貌一般,性格脆弱,不是光緒皇帝喜歡的類型。珍妃貌美端莊,性情機敏,思想前衛,深得光緒帝的寵愛。但慈禧認為光緒獨寵珍妃,冷落了自己的侄女隆裕,就對珍妃相當痛恨。珍妃同樣厭惡慈禧的所作所為,甚至嘲笑慈禧,被慈禧強行打入冷宮。八國聯軍攻入京城時,慈禧臨跑前命人將珍妃投入井中。

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徹底成了一個傀儡,被囚禁在瀛臺,一點自由都沒有,吃飯是守時守點的,如此悽慘的環境,連活下去都成問題。所以珍妃死後,光緒雖然又當了幾年皇帝,最後還是沒有留下子嗣。

至於宣統帝溥儀,自小被宮女太監們玩弄,壞了根本。溥儀的兄弟溥任有三子兩女、溥傑生2女、二妹韞和生一子三女、三妹 韞穎生兩子一女 等等。說明並非身體遺傳問題,只是溥儀深居宮中,飽受摧殘。





五月青橙


與乾隆皇帝有關係的說法是說他在改造西五所的時候,按照風水堪輿的說法破壞了千嬰門和百子門,以及翊坤宮和儲秀門改成了穿堂殿,將六宮的福慧之氣全穿漏了。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這一說法較大可能是無稽之談,歸因於此,似乎並不靠譜。

把清朝皇帝不能生育或子嗣夭折的原因歸之於近親結婚,似乎也並不準確。皇帝選秀並臨幸的妃嬪宮女,並非全部是政治聯姻近親聯姻的產物,理論上,皇帝既可以和皇后貴妃生子,也可以和答應常在生子,事實上,清朝12位皇帝中,也沒有任何一位皇帝是近親結婚的後代,這個理由也不成立。

還有一個說法,是說因為紫禁城地基下用鉛水澆鑄,並鋪硃砂防蟲,鉛和硃砂日久揮發,對人體造成長期鉛、汞慢性中毒,自然也影響生育能力,但是,順康雍乾嘉道和他們的妃嬪也長期在紫禁城居住盤桓,用這個理由來概括,似不足以服人。

其實,咸豐帝子嗣少光緒帝沒有子嗣,似和他們本人身體不太好有關;同治帝沒有子嗣,和他19歲就早夭有關;溥儀沒有子嗣,和他幼年被玩壞有關;說到底,這實際上是一個個個案的問題,累積在一起,造成清朝後幾位皇帝子嗣艱難的現象,並且影響到歷史的走向。


談古論金


我們首先從順治帝說起,順治帝從心眼裡看不起漢人,雖說他寵愛的董額妃是漢人,但是為了保持滿清皇室血脈的正統,他下了一道旨意,只允許從滿族官員和蒙古貝勒中選拔皇室的妃子,這就是一個很小的圈子了,雖說保障了皇室血統的純正,確也埋下了近親結婚的危害。這是逐步顯現出來的。我們來看清朝聖育冠軍的康熙皇帝,他的血充最不純正了,他身上流著三個民族的血,滿族,蒙古族和漢族一滿族血充,玄燁身上要是美有滿族血充就奇了,玄燁是標準的愛新覺羅帝王出身,二蒙古族血充,玄燁的奶奶孝莊太侯是蒙古族人,玄燁身上當然流著蒙古族的血了,三玄燁的聖母佟佳氏是漢族。所以康熙身上流著漢族的血,翻遍史書,中國封建王朝從秦始皇算起,有康熙身體的人只有康熙一人,既空了前,也絕了後。所以康熙一生擁有五十二個子女,說難聽點的話,這是雜交優勢。再看看乾隆生育的子女也不少 民間傳說乾隆是漢族女子所生,當然他身上流著漢族和滿族的血,雜交優勢又一次顯現。從乾隆之後,由於滿清燕格執行順治帝的命令,導致皇帝生育率越來越低,直至滿清後期三代無嬰啼。這就是他是通婚的圈子越來越小,導致的後果,至於汞中毒,慈禧逼婚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約定9521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越來越差的原因主要還是近親結婚造成的,有的說與汞中毒有關,但這也只是猜測,並沒有得到最後的確認。


清朝的皇帝娶親大多是政治聯姻,必須與某某部落、大家族通婚,皇帝選皇后,皇后的美貌、賢淑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皇后是哪個滿清貴族的女兒,這個貴族是勢力任何,從流傳下來的清代皇后的照片可以看出她們的容貌讓人大跌眼鏡。


滿蒙就那麼幾大家族,一直為近親 聯姻,血緣關係極為混亂,一個家族的幾代人同嫁一帝的現象非常普遍,像孝莊太后和她的姐姐海蘭珠以及她的姑姑都嫁給了皇太極,這些都是為了鞏固皇權而採取的聯姻。


也許有人要問,皇帝是不行,他的兄弟的生育蠻正常,這隻能說他的兄弟不需要政治聯姻,他的兄弟甚至找個民女都無妨,因此這種遺傳概率就小得多;而皇帝的婚姻不是自己能決定得了的,本身皇帝這邊是軟塌塌的,皇后乃至妃嬪那邊也是近親的產物也是個病秧子,兩者一結合就完蛋了。

由於近親繁殖,那些有缺陷的基因就會導致出生的小孩夭折的概率非常高,這些有缺陷的基因經過幾代人的積累,致使後代的生育能力越來越差。

滿族本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入關后皇子們淡化了尚武的思想,他們錦衣玉食、養尊處優,身體缺少鍛鍊,性慾過早、過度,都是一群敗家的玩意。


與乾隆有關的說法是,乾隆將紫禁城的西四所和西五所改造成西花園,破壞了紫禁城以中軸線為對稱的美學格局。


他改造西五所按照風水的說法就是破壞了千嬰門和百子門,自然就沒有小孩能夠出來;他又為了方便自己走近路去後宮享樂,就把西五所的翊坤宮和儲秀門改成了穿堂殿,其結果是將六宮的福氣全穿漏了,把土壤搞壞了。


從此皇帝的生育一代不如一代,最後只能是絕代。

這種說法實屬勉強,這都是清朝衰敗、氣數已盡的跡象,人也亦然。


遺產君


主要責任在道光皇帝。乾隆以後,後面的幾個皇帝已經不能算是滿族了,因為嘉慶帝的母親魏佳氏就是漢族。可以從從那時起,就篡奪了滿人的皇位了。道光皇帝刻薄寡恩,吝嗇成性,相極了北方某個地區的老摳。這個時候,皇族血液裡:小農意識已經很強大了。所以,王族沒落。


保衛天山307


不得不說,乾隆老爺子似乎一口氣活的太久,生的太多,把清朝後期皇帝的在位時間和子嗣數量給衝減了

但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近親結婚導致的,只是個人認為跟近親關係不大,近親結婚容易生出呆傻兒(213綜合體)這倒是真的,不過不至於生不出孩子來

可問題來了,清朝後期三位帝王均無後代,這就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有共同點

飯都吃不飽,哪有力氣生孩子!

沒有愛情的火花,怎麼生孩子?

總而言之,精神上的壓力和身體上的折磨,讓這些人吃不消吶......


滿清皇室不成文的規矩——不讓皇子們吃飽飯!!!

清朝據說有個很變態的規矩,竟然是不給孩子吃飽,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多能吃!

目的是為了達到“餓其體膚、勞其筋骨”然後一飛沖天?

所以,比如溥儀就曾將餵魚的幹饅頭自己吃了,還特別幸福!

是的,你沒聽錯

這是溥儀在個人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說到的,他說自己常常挨“餓”,直言是“餓”大的

“儘管我天天嚷肚子餓,也沒有人管。我記得有一天遊中南海,太后叫人拿來幹饅頭,讓我餵魚玩。我一時情不自禁,就把饅頭塞到自己嘴裡去了。我這副餓相不但沒有讓隆裕悔悟過來,反而讓她佈置了更嚴厲的戒備。”

不僅是溥儀,還有光緒皇帝也是一樣,從小捱餓,經常跑到御膳房找饅頭吃!

而這種虐待兒童的方法還有一個學名叫“淨餓”,是因為物質太過豐厚,為了避免飲食無度,所以要求皇子們節制飲食來保證身體的健康

但淨餓非但沒有帶來真正的健康,反而餓壞了少年溥儀的胃,導致胃病一直不斷

飯都吃不飽,哪有力氣生孩子!!!

從慈禧到裕隆的折磨——我喜歡誰,皇帝就得上誰!!!

從同治到光緒再到溥儀,真的是受盡了苦,遭夠了罪,有一個女人是他們永遠的噩夢

慈禧和慈安輔政同治,而且給他安排了不少婚事,但是.....

同治帝與皇后阿魯特氏相親相愛,但慈禧太后不喜歡阿魯特氏

後來,慈禧甚至認為皇后狐媚惑主,限制同治帝寵愛她,強令其移愛慧妃

而同治帝卻偏偏討厭慈禧所喜歡的慧妃

這皇帝當的,真是鬱悶,連自己想睡的人都不讓睡,還非得聽你安排???

於是,同治皇帝選擇去外面找女人(逛妓院),而且為了避免遇到熟人,只能去一些低端的場所,最後的結果竟然是感染了性病

然後,不久就掛掉了。。。

身為皇帝,明明是任何女人只要喜歡的沒有得不到,但是同治皇帝卻被逼著去喜歡一個完全不喜歡的人,甚至要去妓院解決問題,也是可憐

光緒也一樣,喜歡的妃子被投進井裡溺死,被迫和自己討厭的人在一起

至於溥儀,竟然也是驚人的相似呢!!!(暫且不提其天生缺陷)

沒有愛情的火花,怎麼生孩子?

命運有的時候就是辣麼無情,就是辣麼讓人淚流滿面

當然還有諸多原因導致了此三位皇帝無後

比如同治很有可能是得了天花而死,屬於早夭,沒孩子很正常,小的時候光忙著學習了,沒工夫去後宮完成生育任務

而光緒皇帝,從一開始就受到慈禧老婆子的欺負,天天心情不好又體弱多病,關鍵是還沒有實權,心理問題那麼大,哪有心思去考慮魚水之樂

溥儀則更尷尬,據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被宮女太監因為特殊目的把家把什兒給玩廢了。。。(此事並非經過證實)

當然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最初說的兩點,並且值得現在的我們借鑑

首先你得有個好身體,才能生下健康的孩子;其次你得有個好心情,才能有生孩子的慾望;最後你得活到那個年齡,才有生孩子的計劃,不是麼?

其實吧,從乾隆爺之後,各位皇帝的生育能力就直線下滑,最多的生了5個,最少的哥仨是一個沒有,不得不承認溥儀是比較倒黴的,屬於先天性(一說後天被人搞導致)。但另外兩位同志就不應該了啊

當然,早婚、放縱、近親結婚都導致了他們在生育問題上出現了偏差,但不得不提的就是滿清皇室對於皇子們的近乎嚴苛的要求,是罪魁禍首

馬上得天下的滿清皇族,一直秉承吃不飽穿不暖,憶苦思甜的教育方式;雖然也練就了像康熙、乾隆這樣的超級猛男,但也誕生了一批批的病秧子,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悲劇收場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後宮佳麗的整體素質太差,也一定程度上讓這些皇帝們無法調動自己的激情,自然就不用提睏覺生孩子了......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