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九大尾獸的神話來源是怎樣的?

TimeHouse


岸本曾經在火影官方論壇上談過九隻尾獸的來源,但只是提了一下出處,並沒有詳細講述這些尾獸背後的神話背景,異聞錄從日本的志怪小說和圖冊裡扒了一下,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長文預警。

一尾守鶴

在我愛羅之前,一尾的人柱力是一個虔誠的老僧,名字叫分福,分福與守鶴的形象來源於兩則情節類似的日本神話。


一則是《分福茶釜》,講的是一個名叫分福的老僧偶然間發現了一個奇異的茶釜(日式茶壺),這個茶釜總是充滿了熱水,還能根據泡茶者的情緒和表現自由變化溫度,老僧著相觸動情緒的時候,茶壺的就會變熱,老僧入定神遊的時候就會變冷,世人視為妖異,認為老僧分福和這隻茶釜是狸妖所變。

大家應該看過《百變狸貓》,日本民俗神話中認為狸貓善變,所以經常將那些變化無常的事物視為狸妖在作亂。而在另一則神話中則明確記載了守鶴的故事,在日本館林市的茂林寺裡,有一個叫做守鶴的老僧,老僧不同於尋常人,手中有一個很神奇的燒水鍋,這個鍋不管往外舀多少水也總是滿的,還會自己變化溫度,到了夜晚,這個鍋甚至會變成狸貓的樣子出來跳舞,而守鶴老僧本人據傳也是狸貓所變。

(圖為傳說中的茶釜狸貓)

二尾又旅

二尾的形象來源於日本神話故事中非常有名的大妖貓又,有關貓又的神話傳說有很多個版本,但大致都是長著兩條尾巴的黑色貓妖。

《日本靈異記》裡記載的貓又頗有點恐怖片的意味,講的是一隻老貓死後,從它的肚子裡產下一隻胎兒,這個胎兒剛生下來就變成老太太的樣子,在夜晚會襲擊過往的路人,吸取亡人的靈魂,叫聲十分淒厲,路人聞之喪膽,自此不敢夜行。所以現在的恐怖片裡經常會有貓和老太太出沒,就是源於這個典故。


而在《安齋隨筆》中記載的貓又則溫和的多,雖然也會襲擊人類,但一般都是冤有頭債有主,不會隨意報復,平常是以美少女的形象示人,偶爾會變成其他人的樣子來戲弄別人。除此之外,日本江戶時代著名的浮世繪畫家鳥山石燕在他的畫卷《百鬼夜行》將貓又的形象描繪為“九命妖貓”,九命妖貓有九條尾巴,每一個尾巴代表一條生命,以亡靈為食,穿梭於陰陽界之間,異聞錄覺得日本神話中的九命妖貓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九命妖狐”,《封神榜》中妲己的形象來源可是要比九命妖貓悠久的多。


貓又在日本文化中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力,在日本當地,有許多關於貓又的旅遊勝地和神社。除了火影,貓又的形象還出現在多部日漫中,比如青驅里奧村磷的使魔小黑,陰陽師裡賀茂保憲的式神,犬夜叉裡珊瑚的寵物雲貓,還有惡魔高校裡的小貓塔城白音。凡此種種,足以見得日本人對貓又形象的喜愛。

三尾磯撫

關於磯撫的神話形象有好幾個版本,有具體記載的有兩個,一是日本志怪小說家水木茂的《妖怪大全》,二是日本志怪圖冊《桃山人夜話》。

《妖怪大全》裡對磯撫的描述是一種出現在日本西部近海的妖怪。外形類似鯊魚,但卻有著遠超鯊魚的巨大尾鰭,尾鰭附著大量鉤刺,磯撫常常用鉤刺襲擊船隻,藉此吞噬掉落海中的漁民,磯撫常常會悄無聲息的出現,因此很難被發現,在日語中磯撫(いそり撫)有突襲的意思。



而在《桃山人夜話》中,磯撫的形象是一隻鱷魚,體型巨大,身上長有厚厚的甲板和骨刺,喜食人,號稱肥前之鱷。說實話,異聞錄覺得三尾的形象更像鱷龜,外形設計應該是結合了肥前之鱷和鯊魚的尾鰭。

除此之外,有關磯撫的野話也有很多,傳說它不僅能在水中潛伏還可以在河流中製造大霧,迷惑過往的船隻,使船隻觸礁,並以此為樂,看到這裡,你有沒有想起希臘神話裡的海妖塞壬。

四尾孫悟空

日漫借鑑《西遊記》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我們可以在各種動漫中見到被改編和萌化的《西遊記》人物形象。

不過作者岸本坦言他對《西遊記》的瞭解來自於港版的漫畫和圖冊,而港版的漫畫通常會把孫悟空的猿化形象更加誇大,這也是龍珠中巨猿形象的來源,不過比起《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四尾跟猿魔和金剛似乎更像一點,至於具體外形的塑造,這個我也不是特別瞭解,在這裡暫不詳談。



五尾穆王

穆王的外形是馬和海豚的結合,它的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周穆王御駕的神馬。歷史記載中的周穆王喜武好戰,身邊養了八匹神異的駿馬,《列子·周穆王》記載:

“穆王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遊,命駕八駿之乘……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瑤,王和之,其辭哀焉。”


說的就是周穆王以當年以諸侯進獻的八駿神馬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作為御駕,一路向西,直達崑崙之巔,面見西王母。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八駿圖》描繪的就是穆天子的八匹神馬。

六尾犀犬

犀犬的名稱來源於中國著名志怪小說《搜神記》,書中記載:

“晉惠帝元康中,吳郡婁縣懷瑤家忽聞地中有犬聲隱隱……乃掘視之,得犬子,雌雄各一,目猶未開,形大於常犬……長老或雲:‘此名『犀犬』得之者,令家富昌,宜當養之。’”

書中對於犀犬的外形並沒有詳細描述,但卻特別提到犀犬能夠給人帶來吉祥,屬於瑞獸。雖然也叫犀犬,但火影裡六尾的形象似乎更接近於蛞蝓。

七尾重明

七尾的外形跟中國神話中的重明鳥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但它的名稱的確借鑑了重明鳥。


中國神話中關於重明鳥的記載非常多,無外乎它是妥妥的神獸,叫聲類似風鳴,是辟邪驅魔的吉祥之兆。這裡邊最有名的就是《拾遺記》,書中記載:

“堯在位七十年……有掋支之國,獻重明之鳥,一名雙睛,言又眼在目。狀如雞,鳴似鳳。時解落毛羽,肉翮而飛。能搏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貽以瓊膏,或一歲數來,或數歲不至。國人莫不灑掃門戶,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時,國人或刻木,或鑄金,為此鳥之狀。置於門戶之間,則魑魅醜類,自然退伏。今人每歲元日,或刻木鑄金,或圖畫為雞於牖上,此其遺象也。”

講的就是祗支國”向堯帝進貢重明鳥的故事,說重明天生重瞳,鳴聲似鳳,展翅如鵬,視虎豹熊羆,魑魅魍魎如無物。


八尾牛鬼

其實日本神話中一提到八尾,首先想到的其實是八岐大蛇,但岸本已經在前邊把大蛇丸設置成八岐大蛇了,後來的八尾自然就落到了牛鬼身上。

鳥山石燕《百鬼夜行》中記載的牛鬼是一種能夠噴吐劇毒的海怪,頭似牛,身如蜘蛛蟹。日本民俗中傳說牛鬼經常出沒於日本西邊沿海島根縣,不但會噴吐毒液還能施加詛咒,中招的人常常會因為幻覺過於真實而死。


還有一種說法是牛鬼居住於山林,經常夜襲人類與牲畜,後來名將渡邊綱擊敗了牛鬼,砍下了牛鬼的胳膊,並沒有殺它,但牛鬼死性不改,後來幻化成渡邊綱母親的樣子來取自己的胳膊,渡邊綱惱羞成怒與牛鬼大戰,結果驚動了上司源賴光,源賴光為了儘快平定亂況,拔刀斬了牛鬼。後傳說牛鬼死後變成了神,去往高天原,如今還有專門的神社。

九尾九喇嘛

九尾的形象取材於九尾妖狐玉藻前,但名字卻是源自日本神話裡的鞍馬天狗”九喇嘛“。



九尾和大天狗都是日本神話傳說中的三大妖,擁有最強的妖力。九尾妖狐的傳說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就是源自中國神話中的九尾妖狐。而大天狗,則是名氣絲毫不下於九尾妖狐玉藻前的大妖,是中國天狗與日本武士的結合。
大天狗,是日本神話中的大妖,傳說中歷史上最有名的天狗有八隻,號稱八大天狗,其中尤以鞍馬山僧正坊為最。可以說九尾寄託了作者岸本對於妖怪實力的最強願景,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尾獸。



以上就是異聞錄總結的九大尾獸的神話來源。

資料參考:《分福茶釜》《日本靈異記》《百鬼夜行》《安齋隨筆》《封神榜》《妖怪大全》《桃山人夜話》《西遊記》《列子·周穆王》《拾遺記》《山海經》《搜神記》《繪本百物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