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了戒色,想了個什麼方法,一般人做不到?

羽評郡主


曾國藩,晚清四大重臣之一,更是被很多人推崇為中國的兩個半聖人。曾國藩最為人熟知的便是與子女之間的家書——《曾國藩家書》,這一封封家書中詳細的記載了一個人,如何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告誡人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的道理。


曾國藩與其它歷史名人最為不同的一點是,很多歷史上成就很大的名人,往往都有這一個聰慧的大腦,和一些令人羨慕的天賦。可謂是天資聰明,天選之子。而曾國藩則顯得資歷平平,甚至有一些愚鈍。這讓很多人尤其是普通的我們,可以通過曾國藩的事蹟,去了解知道一個普通人如何修煉才能將自己提升為一代完人,取得更大的成就。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鍾情?誰人沒有青春年少呢?曾國藩年輕時曾有過一段時間深受女色困擾。

在曾國藩年輕時的日記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記載,關於曾國藩在外面看見一些面容姣好的少女時,自己會心生邪念,這樣從小飽讀聖賢書、恪守傳統禮儀的曾國藩內心十分矛盾。一方面只知道淫邪之心不可生,另外一方面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本性。因此,曾國藩在,日記中多次提到自己一定要克己復禮。


戒色要點——克己復禮。控制自己的慾望!

曾國藩的辦法便是控制,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但人作為社會規則的制定者和文明的創造者,與動物擁有的本質的不同,而這種不同便是學會了剋制學會了思考。曾國藩電視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的要求自己提高覺悟,對於眼前的美女儘量保持不看、不注意、不動心這種方式,最終達到了在青年時期保持了潔身自好的品質。

幾年過後,我們便很少在曾國藩的日記中看到有關淫邪之心的記載。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曾國藩自我的約束,好色這一毛病已經遠離了曾國藩。正是因為曾國藩在人生的很多歷史時期不斷的控制自己的慾望,因而使自己沒有陷入到一個個溫柔鄉里。

這為曾國藩的中年得志,晚年成為國之柱石打下了基礎。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戒色的方式方法?歡迎下方留言,互相學習!


珞珈山的貓


“食色,性也”,自古“色”都是人性難以抵制的慾念。歷史上,很多偉人都把戒欲作為鍛鍊自己自制力、意志力的重要途徑,曾國藩就是這樣。

(曾國藩)

曾國藩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理學大師,眾所周知,理學強調“存天理、滅人慾”,即要消滅人的慾望,作為其忠實擁護者的曾國藩時刻以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色也就成了他首當其衝要戒掉的任務。

其實,曾國藩早年也是一個普通的男子,他也很愛流連美人花叢。在老家的時候,他曾經給多位妓女潑墨揮毫,如“大抵浮生如夢,姑從此處銷魂”;又如“都道我不如歸去,試問卿於意云何?”

(曾國藩日記)

在他的日記裡,也曾經多次為自己的行為自省懺悔,如有次他的朋友娶妻,他聽說新娘子很漂亮,就與別人一同起鬨要看本尊真容,果然新娘子非常漂亮,結果曾國藩當時就非常動心了。可見,曾國藩一開始也是個普通人,有著同樣的七情六慾。

促使曾國藩轉變的,是父親的一封家書。在曾國藩留京任職時,父親曾經到他那裡小住,許是他晚上聽到了什麼,亦或是無意撞見了什麼,返回老家後不久,老爺子就給當時30多歲的曾寫了封勸解書,意思就是讓他不要太頻繁,男兒當志存高遠,不應過分流連溫柔鄉。

(很值得看的書)

收到信後,曾國藩羞愧難當,從此,他狠狠下定決心要節制自己的性慾念。他戒色的當時主要有兩個,雖然不是特使高明,但的確非常實用。

一個是寫日記。他保持著經常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裡,他有著清醒的慎獨意識。比如,有一次,他陪自己的太太睡得時間多了,當時感覺很幸福,後來在日記裡,他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為,甚至毫不客氣地批評自己為禽獸,以杜絕下次此類事情的發生。

(只能過分家書)

另一個是拼命工作。大家都有體會,繁忙的工作常常使人筋疲力竭、無法顧及其他,精力花在了別的地方,自然也就沒有多少心思在男歡女愛上了。

曾國藩的兩個方法的確是立竿見影,行之有效的。民國時期,蔣介石看到曾國藩的日記後,也毫不猶豫地效仿他,通過記日記的方式幫助自己控制色慾。

(蔣介石日記的料還可以)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曾國藩那不叫戒色,頂多是不要那麼猥瑣了。我們說下這件事的起因,事情源於一封來自他父親的來信,信中他的父親告訴他他要注意他的個人私人生活。

那時候曾國藩剛考上進士去都城當京官還沒有多久,年齡也就是三十多歲,正是一個男人意氣風發,血氣方剛,春風得意之時。

可能是他父親,在他北京的家小住了幾天,房間隔音不好,讓他的父親聽到了什麼,或者看到了什麼。他的父親回家後專門為此事寫了一封家書,大致內容就是,讓他不要這麼頻繁。



曾國藩收到信後,臉紅脖子粗,感到十分的殘困。還好曾國藩是個說改就改的人,。在改之前,他又想到了很多關於他比較猥瑣的事,比如,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參加婚禮,據說新娘子很漂亮,所以,那一天他非要見人家新娘子一面,人家新郎不願意讓見,但是,迫於無奈,還是讓他見了,曾國藩見到新娘子的美,驚掉了下吧,當場就硬了,是不是很失禮。這是他自己在日記裡記錄的,絕對不是我的杜撰。

這樣的事曾國藩還在他的日記裡記了很多,我們就不多說了。

當他接到父親的勸解信之後,就打算改邪歸正了,真是罪過,罪過呀。



那麼曾國藩是如何改的呢?

其實也沒有什麼高招,就是靜坐修心,不要把心思用在這方面,男子漢大丈夫要建功立業,只要把心思投入到工作中,讓自己忙碌起來,自然就不會想這件事去了。他老人家做任何事都是說做就做,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能成為聖人的原因。

還有大家不要小看靜坐這件事,很多人辦不到的,有閒暇事件的時候就靜坐,他戒菸也是玩的這一套,你覺得用這種辦法自己可以嗎?


史學達人


曾國藩戒色的三大絕招,一般人都學不會,不信你來試試!

近代以來,曾國藩可謂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喜歡他的人說他是古今第一完人,討厭他的人把他斥為漢奸劊子手,喜歡他的人說他是正人君子,討厭他的人說他是卑鄙小人。曾國藩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聽歷史知事給你聊聊。

曾國藩身上發生過很多很有名的小事。

曾國藩還沒有中舉的時候,夜裡讀書,一晚上都沒有背下來,房樑上的小偷忍無可忍,跳下來給他背了一遍,勸他放棄科舉天資太差,隨後揚長而去。

曾國藩在京當官時,收入微薄入不敷出,尤其是中進士後長期分配不了工作,房東要趕他走,被他大罵一通而去。可是曾國藩對於同僚們組織的喝花酒活動從來沒有落下。

曾國藩身上有很嚴重的皮膚病,經常癢的難受,曾國藩每次都要撓出血來才能恢復理智。有一次他下基層巡視腐敗問題,被當地官員抓起來關進監獄,關了三天,潮溼的環境加劇了他的皮膚病,當他出獄時,已經是精神崩潰的瘋子了,好長時間才恢復過來。

也許是曾國藩的嚴重皮膚病鍛鍊了他的堅強意志,面對

1,在日記裡自省。

儒家有個修身方法是“慎獨”,特別重視孤身一人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的思想行為。曾國藩常常反思自己“有用之歲月,半消磨於妻子”,說自己把有用的時間用於和妻子享受敦倫之樂,白日宣淫實在是蹉跎歲月。有一次見到朋友的漂亮妾室,出演調戲,他就在日記裡罵自己“猥褻大不敬”。還有一次,他路上見到美女就產生生理反應,就在日記裡罵自己“真是禽獸啊!”

這樣持之以恆的罵自己,一般人真的做不到。

2,徹底的禁慾。

儒家思想中,對妻子的愛是“非為色也,乃為子也”,要文明禮讓的行周公之禮。對妾室或者妓女,則是真愛了。曾國藩本著“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讓自己徹底斷絕這種男女情色方面的需要。別人娶三妻四妾,曾國藩只有一妻一妾。別人逛妓院喝花酒,他可是根本不參與!

真正要徹底禁慾,除非變成太監,所以,曾國藩其實做的還不徹底!

3,轉移注意力。

當別人熱衷敦倫之樂時,曾國藩在做什麼?曾國藩轉移注意力最好的辦法不是玩手機打遊戲,因為那時候沒有,他會讀書下棋。曾國藩酷愛讀書,一本書能反反覆覆讀很多次,每次都要不同的心得。曾國藩還喜歡下棋,曾國藩的圍棋造詣在當時同僚中難有敵手。

小夥伴們,如果總是想那些不健康的東西,不如向曾國藩老爺子學一點把!

差點忘了,曾國藩年輕時學習特別好,他的老師歐陽凝址把女兒嫁給他了。歐陽妹子洞房花燭夜看到曾國藩渾身的血道子,直接嚇暈了!

這樣的人,估計這麼也色不起來啊!多受女同胞嫌棄啊!


歷史知事


正常男人有幾個不好色?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多少英雄好漢最終都倒在了女人的肚皮上,金錢美女權力對男人的吸引力,從古至今從來沒有變過,而在古代這個男權社會,這三樣對於古代男人來說更容易得到的是女人,稍有能力的人便可以三妻四妾,日夜笙歌。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家境殷實卻不大富大貴,他生性木訥而不聰明絕頂,卻憑藉著自己的紮實、吃苦耐勞成為了人生贏家。

曾國藩年輕時也是和正常男人一樣,每天無心讀書,每次讀書讀到無趣,便會找到妻子魚水之歡,一番操作之後他又會懊惱異常,怎麼樣,說到這裡有沒有感同身受。曾國藩想要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他追求“存天理、滅人慾”,但是奈何自己管不住弟弟,只能每次耽誤讀書而又懊惱異常。

每次聚會,見到朋友的小妾貌美如花,曾國藩便會忍不住上前調戲打趣,但是回到家後再次懊惱,每天都在日記裡寫下白天的猥褻行為,長此以往,渴望做聖人的曾國藩都快抑鬱了,於是他不得已開始強迫自己戒色。他告別自己要好的妓女,不再每天寫著豔詩逗她開心,讀書的時候儘量離妻子遠一些,以此避免一時按捺不住。

曾國藩喜歡寫日記,每次自己忍不住的時候,當天晚上他都會在日記裡記下來,在日記裡痛罵自己,並且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第二天再有想法,他就會主動去一個僻靜的地方讀書,修身養性。

就這樣,曾國藩漸漸管住了自己,讀的書越來越多,後來憑藉穩紮穩打,幫助清朝消滅了太平天國,由於他殺人無數,也被人取以“曾剃頭”的別號。曾國藩晚年,寫下了著名的《曾國藩家書》,後人每每讀到,都會由衷佩服曾國藩,甚至有人稱他為聖人,千古第一完人。這些暫且不論,單是戒色這一條,估計現在很多有志青年都難以做到,所以曾國藩還是很厲害的。

當然了,有人說曾國藩的時代給了他戒色成功的可能,那時候女人裹小腳,穿著保守,不用多說,看看清末留存的照片就知道了,而現在每到夏天走在街頭比古代逛妓院還刺激,所以現代人男戒色比曾國藩難多了,這種說法是藉口還是可以理解的理由,你覺得呢?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無筆史官


所謂“曾國藩戒色”,其前提實際並不存在。

所謂“戒色”者,勢必有“好色”之事實,若無“好色”之事實,何戒之有?

查曾國藩日記、家書等,所謂好色之記載無非以下三條:

一、某友納一妾,曾國藩見之,太美,盛讚之,有些失態了。回去後,其在日記裡檢討,稱自己此舉未免“猥褻大不敬”;

二、某次赴友家宴,見其妻妾美貌,又多看了兩眼,不雅。回去後,又在日記中記了一筆:“是日目屢邪視,恥心喪盡。”

三、某日,“人慾橫熾,不復能制”,遂與夫人行敦倫之事。當晚日記中,卻罵此舉“真禽獸矣!”



食、色,性也,此聖人所言;人倫所在,人之天性,又何戒之有?

從以上記載看,完全看不出曾國藩有任何未必人倫道德的舉動,更不能作為“好色”之證據。如此等都算好色,豈非天下男子皆色鬼淫棍乎?

是以,本題前提即有誤,實不必對此大做文章,我非曾國藩之門徒,卻認“曾國藩乃中國最後之聖人”,此謂佛頭著糞,於聖人有損,不可無事生非,亂髮議論。

否則,無知者真以為“曾國藩好色”矣!



事實上,近現代史上在日記中“戒色”倒確有其人,此人想必大家也非常熟悉,即蔣委員長蔣介石君是也。

作為曾國藩的崇拜者,蔣介石在做黃埔軍校校長時,曾將蔡鍔所編的《曾胡治兵語錄》加以提按並下發學員學習;

“曾胡”者,曾國藩、胡林翼也。

此外,蔣介石亦模仿曾國藩日記修身養性,其日記中即大量記載了中制怒、戒色的情節,材料之多,足以寫一篇萬字論文。(可參考拙文《蔣介石戒色記》)



關於蔣委員長在日記中的戒色記,那是人物俱在,情節逼真,反思真切,個個有據可考。

幸運的是,蔣委員長雖然確實好色,但也確實戒色成功。尤其在取回宋美齡後,更是滴色不沾,誠可喜可敬也。

最後提醒:不可辱聖人,切記切記。

———————————

謝謝您的閱讀!

坑爹史冊:作家金滿樓的頭條號,約起!


坑爹史冊


很多人談到戒色這個話題,都會淡淡的用一句“食色性也”來打發了,在多數人看來,好色與吃飯是一樣的事,都是人之常情。其實,曾國藩起初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出了糗才意識到戒色的重要性。

曾國蕃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同時也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可以說他的崛起對當時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即便現在,仍舊有很多人參考《曾國藩家書》、曾國藩為人處世之道。

之所以曾國藩一生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與他的經歷與後天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在咸豐二年,曾國藩接到詔書,於是開始在長沙籌辦鄉勇,剛到長沙的曾國藩,意氣風發,想要大幹一番,然後就頒佈了一系列條例,為了整頓社會治安,更是創辦了“審案局”,之後又創建湘軍。

但是,起初任何事情都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曾國藩的理想是好的,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牽扯到八旗綠營,最終和他們起了衝突,曾國藩的幾個隨從都受傷,自己也差點挨刀。

就在這時候,一直支持他的湖南巡撫駱秉章也倒戈了,不再支持他。最終,曾國藩在現實面前被弄的灰頭土臉,這也是他一生中遭遇的重大挫折。

在長沙混不下去的曾國藩,於咸豐三年八月,帶著滿心悲傷,來到衡陽。到了衡陽之後,曾國藩一心一意訓練湘軍,國家不供應他這種湘勇的軍餉,也沒有來自同僚的幫助,沒有帶兵經驗,但曾國藩沒有放棄,就想與太平軍爭雄。

最終,苦心人天不負,在咸豐四年四月,在經歷過無數的辛苦之後,曾國藩終於打造出一支一萬七千人的湘軍,更是在湘潭與太平軍多次交鋒,殲滅太平軍萬餘人,是清政府面對太平軍第一次重大勝利,咸豐給予重獎並放權,之前與曾國藩有矛盾的官員上門道歉,曾國藩這才算在長沙站穩腳跟。

但是,世人很少知道曾國藩之前是一個膚淺好色之徒,他能慢慢的改變心智,取得令人羨慕的成就,完全歸功於他戒色、坐禪、苦練心智。

有一次,曾國藩見到自己的下屬有一個美貌的小妾,內心竟然動了佔為己有的念頭,但隨即一想,要是因為一個小妾而和下屬鬧僵,以後的公務沒法進展不說,還可能辱沒了自己的名聲,得不償失,失道寡助。

於是,經歷過這次事件之後,他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幫自己戒色,用轉移注意力以及自我懺悔,只要有時間,他就醉心於汲取知識,不是研究文學就是畫畫。

如此以來不僅自己的文學素養得到了提高,還充實了生活,沒有時間再接觸美色了。而在平常生活中,一旦動了色念,就會寫日記記錄下自己的邪念,目的通過這種方法來鞭策自己。

其實,曾國藩使用寫日記的方法來戒色,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一般人是堅持不了的,畢竟長時間堅持做一件枯燥的事需要超強的耐心,並且每個人都是好面子的,誰也不願意把自己內心邪惡的一面展示出來,或者根本不想提及內心深處的邪惡想法。曾國藩把一切看的很透,他借用了儒家思想,認為一個人的外表有多善良,內心就有多邪惡。



小小嬴政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最著名的大臣之一,他以文官之身組建湘軍,打敗太平軍,獲封一等毅勇侯,成為封疆大吏。

不過,曾國藩剛開始也是一個普通男人,酒色方面也沒有很強的自制力,他的戒色過程,悅史君認為,也是成功的一個途徑。

曾國藩在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6年時間把秀才、舉人、進士全拿下,27歲的他春風得意。

年輕人事業蒸蒸日上,個人需求方面也正旺盛,曾國藩自然也不例外。

有一次,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來看望他,在家裡小住了幾天,可能當時曾國藩的宅邸不夠大,晚上曾麟書聽到了什麼不好的響動,臨回鄉的時候,就委婉地提醒了一下曾國藩,這讓曾國藩很尷尬。

然而,曾國藩畢竟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而且仕途順暢,到了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他已經是內閣學士、工部左侍郎。

當時的高官貴人,很多都是三妻四妾,曾國藩雖然滿腹經綸,自律能力很強,但還是有控制不住的時候。

有一次,曾國藩去拜訪一位朋友,他聽說這位朋友有個小妾很漂亮,就在閒談中,提出要見見這位美人。

朋友雖然有些不太情願,但最終還是抹不開面子,把小妾叫出來。

曾國藩一見,果然是一位絕色美女,不僅大加讚賞,還有了幾分戲謔之言,這讓在場的人都很尷尬。

幾次事情下來,曾國藩也感到戒色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開始在自己每天的日記裡,反省並告誡自己要節慾,向聖賢看齊。

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第二年,曾國藩回鄉奔喪,組建湘軍與太平軍對抗,直到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攻滅太平天國。

這期間曾國藩的軍務非常繁忙,他的戒色大計也得以順利實施,不過,在此期間他還是納了一個比自己小三十歲的小妾陳氏。

此後的曾國藩,已經是朝廷重臣、封疆大吏,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而且年紀大了,從現在留下來的曾國藩日記來看,他已經完全能夠把控自己。

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國藩去世,他已經取得了聖人般的成就,留下來的各種著述也成為後人研究的範本。

縱觀曾國藩的戒色歷程,悅史君認為,堅持每天在日記裡進行反思,嚴格要求自己,同時有大量的工作去做,這是他戒色成功的關鍵,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楷模。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曾國藩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很好色的人,他曾經在日記中多次記載,在朋友家看到婦女會“注視數次,大無禮”、“目屢邪視”等。而等到他事後的時候又批評自己“直不是人,恥心喪盡,更問其他?”

大家都知道,有些人一旦好色起來,就一切都不管不顧,然而慾火一下去了,就正經起來,彷彿聖人一樣,對自己之前的行為唾罵不已。大道理都懂,可一旦實施起來就很困難了,因為很少有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

曾國藩自己也在《治心經》中談到好色這個問題:“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則不能不欺其好德之知矣。”意思就是好色從某種角度來講,是一種自私,好色會導致傷身敗德,一個人沉迷於色情,必將影響他的道德修為。

而且縱慾過度會消耗自己的精力,損耗自己的身體。曾國藩深知這一點,他說自己“明知體氣羸弱,而不知節制,不孝莫此為大。”然而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根據他的記載:“午初,人慾橫熾,不復能制”,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於是罵自己“真禽獸矣!”

曾國藩知道,如果長此以往,終究會把自己的身體給拖垮,作為一個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人,他知道自己必須要“制欲”,不能讓這寶貴的身體被慾望給毀了,於是他創造出了一種很簡單,但卻很有效的戒色辦法。

大家都知道曾國藩有寫日記的習慣,不管白天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事無鉅細,他都要寫在日記本里。這樣縱慾的事情自然也要寫在裡面了。每次曾國藩一縱慾,他就要在日記的後面大罵自己畜生。

罵一次沒用那就罵兩次三次,他這麼一個十分講究的人,罵個幾次之後,他就慢慢的節制了自己的慾望。除此之外,他每次慾望來的時候,都會立馬離開他所在的位置,要麼去工作,要麼去讀書,通過這樣的事情來分心,從而降低自己的慾望。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曾國藩雖然色慾很強,但他能夠成功戒色,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是個極其自律的人,他對自己說過的話能做到,對自己承諾過的事情能上心,如果換做一個普通人,光是這兩種估計還不夠,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曾國藩的心性。


魏青衣


談及戒色,或許史上僅有一個辦法可以一勞永逸,那就是揮刀自宮。然而,作為晚清重臣,一代鴻儒曾國藩自然不能像東方不敗一般,更捨不得徹底了卻自己的凡根。絞盡腦汁之後,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自我侮辱!

或許有人會問,自我侮辱怎麼就可以戒色呢?曾國藩又是如何自我羞辱的呢?其實,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且聽我詳細說來:

曾國藩這個人談不上聰明,但個人精力十分充沛。據說,他年輕時夜裡苦讀,連躲在院子裡的賊都背熟了,曾國藩還在自己磨洋工,氣得賊都不耐煩開始罵他。

就是這樣一個笨人,靠著自己的毅力闖出了一番天地,顯然與他強健的體魄和過剩的精力有關。當然,有時候男人精力無處發洩,就容易動歪心思。

儘管曾國藩大名鼎鼎,但卻對女人非常熱衷。他深知這是個不好的習慣,因而絞盡腦汁來克服這一問題。最終,他決定自我羞辱。

所謂的自我羞辱,就是將自己的言行,尤其是糗事一一記載日記裡。曾國藩記日記,不僅是為了日後翻看,也是為了戒色。

道理非常簡單,如果曾國藩當日“犯了戒”,就會在日記中如實記載,並對自己進行諷刺、挖苦,甚至咒罵自己“真禽獸矣!”。當他看著這些令人臉紅的文字時,心中自然會變得警醒起來,久而久之,便建立了一種羞恥心。

一代風雲人物,能夠有如此毅力和見識,著實令人欽佩。然而,這種方法或許並非適用於每個人。畢竟,如果對自我挖苦的文字形成了免疫力,豈不是弄得個更加不要臉?莫說戒不了色,甚至會變本加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