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作家刘墉:人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分寸

畅销书作家刘墉:人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分寸

人与人相处,一直很讲究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分寸,恰如其分的把握分寸,就能像水那样,能圆能方,细水长流。

做饭烧菜时讲火候,书写绘画时讲留白,说话做事要讲余地,生命个中百味,无非一咸一淡,一进一退,一舍一得,恰到好处的分寸,余味无穷,自得妙境。

01 把握分寸,凡事留有余地

说话做事有分寸的人,仿佛春风拂面,在每一个角落温暖世人,总在不经意间让你舒畅无比。

没有分寸的人,不懂换位思考、适可而止,只凭着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做事,结果是招致众多身边人的厌恶。

关于把握分寸,作家刘墉讲过一个故事,我深受启发。

一次,一位报社的主编,向刘墉约稿,他避无可避,只好勉强答应了,但因为事务繁多,就拖了几天没写。

巧的是,有一天刘墉在一个文艺聚会上,遇到了那位主编,他走过来问刘墉:“你不是讲写好了吗?有没有带来?”

刘墉:“真糟糕!留在桌上,忘了,明天我一定派人给你送到。”

没想到,会议完了,那主编坚持开车送刘墉回家,推辞了半天,他非送不可。

到了巷口,刘墉说不要开进去了,他还坚持,说正好可以把稿子拿下楼,交给他。

这时,没办法了,刘墉只好老老实实说:“对不起,我是忘了写,打算今天赶夜工,明天给你。”最后,双方满是尴尬,略微不悦的散了场。

《孙子兵法》里讲“围师必阙”,意思是当你要包围敌军的时候,为了避免把他逼到绝路上,狗急跳墙,跟你拼命,造成你太大的损失,最好给他留一个小缺口,让他从那里逃跑。

“穷寇莫追”,大约也是这个道理,除非你存心把对方赶尽杀绝。

生活里,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事物,这个时候就要把握住好分寸,凡事留有余地,适可而止。

畅销书作家刘墉:人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分寸

02 分寸,最能见修养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修养的本质就是分寸感。

比如,他们会在出去时,悄悄地把门关上,不会吵醒你;他们会在接到电话时,跑到图书馆外面,不会打扰你看书。

很多人办事,因为不懂得分寸,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却好心办坏事。

比如,邻居夫妻吵架,你本想去劝一下,可因为掌握不好分寸,过多的参与到人家家务事中,结果被人家反过来责怪。

所以,懂得分寸很重要,什么时候出手,以什么方式出手,都会让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也最能见一个人的修养。

刘墉有一次去法国旅游,就遇到这样一位有分寸感,有修养的人,让他记忆深刻。

旅行第二天,旅行团的车子停在巴黎离罗浮宫不远的地方,因为时间不够,不能游罗浮宫,导游让大家下车自己吃午餐,两个钟头后上车,到下一站——埃菲尔铁塔去。

刘墉因为早年曾经在巴黎待过比较长的时间,去过罗浮宫好几趟,所以一下车就拉着太太,去往罗浮宫。

因为担心时间不够,他们几乎是半跑着,冲进罗浮宫,非但看到了很多名作,还进入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买了一个复制的雕像,而且准时赶回了车子。

一上车,刘墉就秀他买的东西给全车的人看,大家都佩服他,那么快,看那么多。这时候,有个胖太太问:“门票贵不贵?多少钱?”

一时间,他傻住了,因为他才发现他和太太匆忙间,是由出口冲进去的,居然没买票。

正不知道怎么答呢,那问票价的胖太太突然指着窗外大叫:“看呐,那不是埃菲尔铁塔吗?”大家都转头去看,票价的话题就被带开了。

胖太太及时收手,不再追问,并且岔开了话题,解决了当时的尴尬。刘墉后来每次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感念那位胖太太分寸和修养。

《菜根谭》有句话说:“径路窄处,留一步给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世事浮沉,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注意细节,把握分寸,让身边的人感觉舒服,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好,是最好的修养。

畅销书作家刘墉:人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分寸

03 分寸,是最高级的成熟

成熟的过程,是不断懂得语言的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言语上守分寸,要在心理基础之上,首先从心理上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

欧阳修在官场上吃过几次亏以后,才算明白了,谀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

他曾受命和宋祁一同修订《唐史》,宋祁这人总爱用冷僻古奥的字词,故作高深,“以水投石”他偏写成“持水内石”,“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他则执意写作“不扶而挺”。

不过宋祁比欧阳修年长,又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大才子,欧阳修不好直说,更不敢直接修改他的文章。

于是有一次,欧阳修特意在书房门前写了“宵寐匪贞,札闼洪休”四个字。宋祁想了半天才明白过来说:“这不就是俗话说的‘夜梦不详,题门大吉’之意吗,何苦用这么让人费解的表达?”

欧阳修笑着回答:“后生这是在模仿您的笔法。‘迅雷不及掩耳’这句大白话,您不也写作‘雷霆无暇掩聪’吗?”

宋祁听完也不禁莞尔,后来写的文章变得浅显易读。

人活世上,像是活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里。言语中掂量着分寸,就是给彼此生活间留一丝缝隙,让生活得以呼吸。

其实,无论朋友、亲人、爱人之间,都要留有足够的分寸。分寸,没有准确的长度计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想,所以这个东西难以掌握。

也许在你看来不是过分的事,偏偏就是别人心里最介意的点;可能你无心的一句话,戳的是对方心里最难受的地方。

而一旦你开始懂得,无论何时何地都把握住分寸,你在人生路上也就迈出了一大步。

再好的关系,也要懂得分寸,分寸是最高级的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