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給孩子講故事但他還是不主動看書,該怎麼辦?

Elf41166477230


您說您每天晚上都給他講三個小故事,已經快兩個月了,但是孩子還是不主動看書。問有什麼好辦法讓他愛上閱讀?我很能理解你急切想讓孩子主動愛閱讀的心情。我們都知道閱讀會給孩子帶來好多的好處。所以,許多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愛閱讀。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的書。有的,每天晚上像您似的給講小故事。但是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還是不愛自己去看書?

首先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從孩子一出生,我們就可以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剛開始我們可以讓他看的是一些圖片。大一點的時候我們會讓他看一些洞洞書啊,拉拉書啊,立體書等。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圖書。再大一些,到兩三歲的時候呢,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繪本了。一直到孩子上學以後我們都可以和孩子看有關他年齡階段能看的書。

所以說,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不是從孩子上學以後我們才開始培養的。要從小培養。

至於您的孩子已經上了一年級了,您開始注重他培養閱讀習慣也是不晚的。可見你還是一個非常關注孩子的孩子學習進步型的家長。但是,我們也不要太著急了。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要從多方面出發。像您所說的,每天晚上陪孩子讀他感興趣的小故事。也是非常好的辦法。只是給孩子讀故事也是不夠的。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有哪些辦法。

1.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

我們的家長要在家經常看書。家中有大量的書。孩子在家裡可以隨手拿到他喜歡的圖書。看書就像玩玩具一樣方便。

2,給孩子選圖書也很關鍵。

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兒讀的圖書。比如一年級的孩子喜歡讀科學類的自然類的圖書,和一些漫畫效果的圖書。

3.在家和孩子親子共讀的時間也很關鍵。可以選擇在孩子臨睡覺前。和孩子一起讀一本他喜歡的圖書。

4.在和孩子讀書的同時,大些的孩子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分角色閱讀。在讀有意思的繪本中,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挖掘繪本中的一些細節。比如圖書中的每一頁的小插圖有什麼不同和相同的。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視覺的追蹤。

5.可以定期的開一些家庭閱讀分享會。比如定期的定時的,大家聚在一起。家人和孩子一起分享最近讀的書。這樣又能鍛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還能增強孩子閱讀的興趣。

以上這些方法,我相信您和孩子也會經常用。只要長期堅持。培養閱讀興趣就不成問題了。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下,也回答過不少類似的問題。在現在這個焦慮的教育環境下,家長真的很焦慮,真的很著急。就怕自己孩子落後,著急著讓他往前走。學習如此,上興趣班如此,看個書也如此。殊不知我們的著急才是真正的問題。


就說閱讀這件事吧。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走上終身閱讀的道路,成為一個終身閱讀者。那想想,人要去一輩子堅持一件事兒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讓他先喜歡上這件事啊。


所以兒童早期閱讀,童年時期的閱讀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閱讀帶給他的快樂,讓他在心裡把書和快樂聯結在一起,激發孩子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情,他一定會拿起書,會去閱讀,只是早晚而已。閱讀這事兒不在搶跑,貴在堅持。


我兒子從三歲上幼兒園開始,我每天給他讀故事,三年裡讀過的書應該有1000多本。今年孩子也上一年級了,每天晚上仍然會讀書給他聽。從來沒要求過讓他自己去看去讀,也沒覺得孩子非得自己去讀。但是因為喜歡,他就會去看,其實他認識的字並不多,現在能看的也就是有圖畫的書,主要就是看圖。我現在給他讀的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很厚的一本,基本沒圖那種他看不了。但是很喜歡聽,這就很好啊。仍然可以讓孩子保持對閱讀的熱情和渴望,這就是最重要的。有了這個前提,孩子才能走上自主閱讀的道路。


而且,孩子的聽力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不是同步發展的,即使孩子認識字,他也未必能真正理解。但孩子可以聽懂他看不懂的情節複雜的故事,這也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讀故事給孩子聽的好處很多,只要孩子喜歡聽我就讀下去。所以,您也不用著急,你讀故事給孩子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兒,只要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走上自主閱讀的道路。不用急,閱讀不是一場比賽,不在於起點,而在於堅持。


小晗晗愛閱讀


5-7歲是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最佳時期,普遍認為8-14歲是“黃金閱讀期”如果孩子在黃金閱讀期沒有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那麼未來在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都很難再養成讀書習慣,更多時候是為了考試而讀書。

那麼怎麼讓孩子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呢?這幾點很重要。

第一,氛圍,家庭氛圍非常重要,如果爸爸媽媽都是用讀書來打法空閒時間,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天天癱在沙發上,不是看長短視頻,就是在購物遊戲,這種環境成長的孩子大多數會"愛上手機"。現實中經常看到爸爸媽媽對孩子大吼“不許總看手機”“不許玩遊戲”“不許刷抖音”,吼完孩子爸爸媽媽立刻低頭玩手機~~

第二,給孩子選擇一些有意思的、吸引人的圖書,陪孩子一起讀,可以讀給孩子聽,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讀,最好還能一起討論

第三,休息的時候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多體驗讀書的氛圍,周圍的人都在看書,自然而然也會影響到孩子

好玩好看的漫畫,關注“原點文化”


原點文化


建議化被動為主動。

1.嘗試和孩子約定,一人講一個故事。

講故事“有趣”的人將有一定的生活決策權利

(至於具體什麼權利,可以結合日常生活細節,給予孩子一些生活娛樂項目上的決策權。不要什麼都是“命令式”,嘗試用“啟發式”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2.在孩子的主動性沒有養成前,家長要每天抽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準備“講故事”的環節。

在這個過程可以適當用言語“刺激”孩子的爭勝心。

3.等孩子的主動性養成之後,家長就可以功成身退去做自己的事了。但適度的陪伴和讚美的語言依舊是必不可少的要。概括起來的“養娃核心”就是你得“關注”他、“欣賞”他。


SZ磕教育


我想耳濡目染這四個字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大家也都熟悉,要想讓孩子主動看書,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讀書的環境,比如家裡搞個小書房,各種類型的書多放一點,作為家長的回到家不要動不動就抱個電子產品不放手,回家後要主動挑本書津津有味的看,那怕是裝裝樣子也好,時間長了,孩子自不而然就會主動挑選自己感興趣的熟讀。


蒼狼觀天


遇到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故意留一點懸念,讓他自己到書中去找答案。在孩子看書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你要及時給他解答,這樣可以引起他讀書的興趣。或者換個思路,適當的示弱一下說,自己記不清下面的故事情節了,告訴他不如我們一起看書吧。有些孩子看書,只是看個熱鬧,如果真想讓孩子,把書讀進去,還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講解。


榴言霏語


親子閱讀的陪伴不是念一下文字就好,

在唸的時候我們要把自己切換到故事情節中,聲音,行動,表情,如果你能做到,我相信,你的孩子會愛上閱讀的!

加油,朋友!


胖爸2018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要找孩子感興趣的書來讀,根據孩子的個性和興趣點來選擇讀物,不要功利性和目的性太強選一些枯燥的內容,這樣會興趣全無。

另外講故事有引人入勝,有感情。還有就是適當留懸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