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陽春,這個名字聽上去

就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諸暨這個詩情畫意的小村莊

卻是憑藉一道美食聞名

那便是陽春年糕

快入冬了,搡年糕的吆喝聲近了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陽春原名揚村...

陽春原名揚村,期間先後改名為“楊村”、“新江村”、“新山”、直至1983年定名為“陽春”,取自“陽春白雪”一語中的“陽春”二字,以諧音楊村作為新村名。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陽春有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有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村名裡的“陽”字,表示本村郭氏系汾陽王的後人,“春”則為四季之始,春天到來,萬物生長,合稱就有後人繁榮昌盛、興旺發達的寓意。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陽春年糕聞名於世...

楓橋鎮陽春村以盛產陽春年糕聞名,早在30多年前,陽春村上的農戶便有家家戶戶搡年糕、吃年糕的傳統。

小時候最喜歡年糕蘸著白糖吃,“冷口補熱食”,好一個津津有味~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挑著數百斤晚稻米,到附近的年糕坊來加工。

早年也沒有冰箱,把年糕養在清水中,可以一直吃到臘月結束。

現村裡有好幾家年糕加工廠,形成了一個小產業,方圓幾十裡的鄉民都喜歡趕到陽春村買年糕。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搡年糕的手藝學問多...

和一般的諸暨年糕相比,楓橋的陽春年糕更加軟糯筋道~

這其中的手藝非常講究,特別是搡年糕的過程,既是門學問也是一門技術,不到火候難成年糕,打得不好不僅吃起來不細膩,而且存放時間也不長,容易裂開。據說最好的效果是一斤米打一斤四兩的年糕哦~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早米淘好,過兩三小時加粉,放水打糕花,水適量。

再把它們猛火蒸透,經過機器壓製成型,陽春年糕就出爐了。

滾燙的年糕,要一條條鋪排在竹排上以防粘連,此時免不了手忙腳亂,要稍微晾晾,才能堆疊起來,這可是相當考驗眼神與手速!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彩色年糕更受歡迎...

陽春年糕用料考究,香糯柔韌、炒而不粘、煮而不糊、口感出眾,歷來遠近聞名。

除了生產傳統的大米年糕,還有火龍果、番薯、南瓜、蕎麥、玉米、紫薯、艾草、高粱、黑米等彩色年糕,吃起來柔軟可口,又有韌勁,更添加了營養,創新了口味。

不但在諸暨、杭州等地有一定知名度,產品還遠銷北京、哈爾濱、西寧等地,走向了食客的餐桌,受到多數人的青睞。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年糕“壁畫”躍然紙上...

陽春年糕最大的特色在於傳統工藝、原材料地道,這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為了讓陽春年糕風味更加正宗,村裡將年糕的製作工藝繪上牆,搗年糕、做年糕、搡年糕……

一幅幅生動形象、趣味橫生的“壁畫”躍然紙上,成為陽春村裡另一道風景線。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諸暨有個年糕村,藏著最好吃的年糕!每天都有人慕名而來!

年糕之鄉,古樹陽春

這個出了名的年糕之地

現今已經香飄楓橋

去往村子的路上

多少村民在售賣的自家年糕

大家路過可千萬別錯過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