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老將們為何“倒戈” 力挺阿里鏖戰“商超”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當帶領打仗的老將倒戈時,卻是另一番景象。商場亦是如此,如今這一幕正發生在中國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和京東身上。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當帶領打仗的老將倒戈時,卻是另一番景象。

三國時期,王平原本在曹操帳下校尉,但不得志,在曹操征討漢中蜀軍之時,王平投奔了劉備,被任命為牙門將、裨將軍,而後表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公元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在堅守街亭一役中,王平作為馬謖的副將,曾極力勸阻馬謖不要在山上屯軍設伏,但馬謖不聽,結果被曹魏左將軍張郃擊敗,潰不成軍,關鍵時刻王平率領自己一千來人的部隊擊鼓堅守,張郃懷疑有伏兵,不敢進逼,才給蜀軍保留餘生力量,此後便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歷史典故。

在諸葛亮死後,王平被提升為鎮北大將軍,鎮守漢中,當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王平施計一一擊退。

商場如戰場,類似故事也在發生著……

京東高管為何紛紛“倒戈”?

11月26日,阿里集團CEO張勇發佈內部郵件,宣佈調整組織架構,將阿里雲、天貓做了空前的升級,其中天貓最為顯眼,重新獨立出天貓商超、天貓進出口事業部。而值得注意的是,原CEO助理李永和(花名:老鼎)將擔任天貓超市事業群總裁,與天貓事業群總裁靖捷平級,直接向張勇彙報。

此時,業內人士注意到了“李永和”這個名字,因為他曾在業界曾小有名氣,但已“消失”了兩年。2011年5月,李永和加盟京東,歷任京東商城倉儲部總負責人、華北區域分公司區總,並在2014年12月擔任京東商城COO,但在2016年5月,“因私人原因提出辭職”,由京東智能硬件事業部負責人王振輝接任其職務。

京東老將們為何“倒戈” 力挺阿里鏖戰“商超”

虎嗅·高街高參從坊間探聽到的消息,李永和是在今年中旬加入阿里,以阿里集團副總裁的身份作為CEO張勇助理,推進新零售業務。

從京東高管轉身成為阿里高管並身兼要職的人並不多。除了李永和之外,最有名的當屬阿里集團副總裁、盒馬CEO侯毅。他是一個擁有20多年線下零售經驗的“老兵”,曾任上海可的便利店供應鏈部總經理,2009年,侯毅經京東重要投資人今日資本CEO徐新介紹給劉強東,成為京東早期引入的職業經理人高管之一。

侯毅作為京東物流首席規劃師,在京東自建物流過程中奠定了重要基礎。2013年,O2O風口掀起時,侯毅曾牽頭負責了京東到家業務的雛形,但在2014年京東收購了“今夜酒店特價”,招安了這家公司創始人鄧天卓(京東集團副總裁,現京東雲投資與合作發展部負責人),接替侯毅O2O業務,後者又被調回了自己熟悉的物流業務,推動京東寄予厚望的“亞洲一號”(上海)工程。

2015年初,離開京東後的侯毅,加入阿里陣營並創辦了“盒馬鮮生”,如今已成為新零售的超級網紅店。傳說,侯毅曾試圖把自己想內部創業的“盒馬”模式告訴劉強東,希望獲得京東的支持,但劉視而不見。

侯毅與京東告別後,一次在上海某酒店大堂偶遇張勇,經朋友引薦,兩人相談甚歡。張勇聽了侯毅的新零售模式,十分贊同,而後張邀侯加入阿里,並創立盒馬予以實踐。盒馬創業早期,技術開發、辦公室都還是阿里雲上海團隊支持的。

如果把侯毅放到三國故事當中,他在京東後半段的處境就與王平類似——懷才不遇。投奔了的張勇類似蜀軍CEO諸葛亮(劉備像董事長,不抓具體業務)。

這次李永和加入阿里後的幾個月能被委以重任,坊間也有傳說,是侯毅向張勇舉薦李永和“入夥”的,候、李二人曾在京東倉儲物流工作方面有過交集,彼此業務能力比較熟悉。

不過,以上傳言並未獲得侯毅本人以及阿里方面的證實,僅做參考。

事實上,在侯毅、李永和兩人之前,前京東副總裁張川,曾在阿里做了短暫一年的高級總監。張川是荷蘭王國馬斯特裡赫特管理學院“合作戰略與經濟政策”的MBA,曾在埃森哲諮詢、麥德龍、沃爾瑪工作過,2009年底受劉強東邀請出任京東百貨食品副總裁,憑藉其直管業務一年內業績增長近7倍的傳奇,在2011年被挖到了淘寶商城(天貓前身),管理3萬多商家。

短暫“逗留”後,張川2012年與薛蠻子合作,成立了致景投資公司,轉型成為職業投資人,再往後又創立線性資本,投資了同盾科技、地平線機器人、神策、Ping++、酷家樂等公司。不過,對於張川在京東、阿里的這段經歷,業界也是褒貶不一。

當然,也有阿里的高管轉向京東陣營進行“倒戈”,比如前淘寶眾籌總經理高徵(花名:未遠)在2016年跳槽成為京東眾籌總經理,至今仍京東在奮戰。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張川、侯毅、李永和這些前京東高管跳到阿里之後,負責的業務除了與自身特長的技能匹配外,都有一個共性——商超(生鮮、快消)。

為什麼是“商超”?

阿里拿得起、放不下

幾天前逍遙子發佈的阿里組織架構調整郵件中,天貓的調整尤為亮眼,表面看是升級成了“大天貓”,同時裂變成天貓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

京東老將們為何“倒戈” 力挺阿里鏖戰“商超”

但對天貓靖捷而言,實際是被分權了,因為在原天貓組織架構下,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花名:奧文)是要向他彙報的,但此次調整後劉鵬改向張勇彙報,與靖捷平級了。同樣,天貓超市原本是在快速消費品事業部之內的,由胡偉雄(花名:古邁)擔任天貓大快消總經理,此次調整後天貓超市相當於連升兩級,掌舵的李永和也與靖捷平級向逍遙子彙報。

為什麼天貓進出口業務能得到如此地位的提升?虎嗅·高街高參認為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加快阿里全球化戰略落地,呼應兩年前馬雲提出“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的構思;二、釋放阿里一個月前在上海進博會上提出的“大進口計劃”執行新號——未來五年實現全球2000億美金的進口額;三、抓住政策紅利機會。國務院新設22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支持跨境電商出口,完善出口退稅政策。2019年1月1日實施的《電子商務法》嚴厲打擊了“私人代購”,對跨境平臺電商利好。

為什麼天貓超市也得到了空前地位提升?這事說來話長……

2011年,天貓超市從天貓前身淘寶商城體內“分娩”出來,在當年雙11首秀中,因為服務能力還跟不上暴增的訂單量,而導致爆倉,用了1個月的時間才把大促的單子消化。因這次教訓,2012年~2014年,天貓超市連續三年雙11“打烊謝客”。

早期天貓超市的發展一方面受制於生鮮、快消品類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又受制於物流配送短板。天貓超市項目是由馬學軍(花名:郭大路,喵街創始人)牽頭髮起,但剛組建就碰到了不少困難,2007年加入阿里的程序員金誠(花名:阿堅,現天貓IoT事業部總經理)主動請纓,接手該項目,被張勇寄予厚望,希望能成為“聚划算”一樣的獨立業務。

京東老將們為何“倒戈” 力挺阿里鏖戰“商超”

在金誠帶隊的5年裡(2011年~2016年)裡,天貓超市艱難前行,在2015年底天貓超市提前完成了100億元銷售目標,做到了3萬SKU,2018年目標直指1000億。到2016年中,剛加盟阿里三個多月的前沃爾瑪中國區副總裁江畔,以阿里集團副總裁身份從金誠手中接過天貓超市,一度被外界認為將是阿里商超業務板塊大爆發的開端。

然而僅僅半年,江畔就“下課”調任成為CEO助理,天貓超市與美妝洗護、食品母嬰等業務併入“天貓快速消費品事業組”由現任天貓事業群靖捷擔綱。

就在天貓超市突圍的同時,O2O風生水起,喵鮮生曾想通過整合線下水果店,與天貓超市生鮮業務形成配合。但喵鮮生不幸夭折,如今“變異”成天貓超市中的高端海鮮集合館,而天貓超市的生鮮自營業務,基本上都由阿里投資的易果生鮮包攬。

另一個類似喵鮮生的O2O產品——淘寶便利店發展至今,已變成“淘鮮達”,專項服務於盒馬、大潤發、三江購物(11.560, 0.01, 0.09%),實現三公里生活半徑一小時送達。

如今,天貓超市重新獨立出來後,對整個阿里商超業務有何戰略價值作用?天貓超市新任掌門李永和,又該如何避免與江畔類似的尷尬局面?

十面埋伏,線下突圍

京東“老將”李永和具備豐富倉儲物流及電商線上運營能力,相比前沃爾瑪中國副總裁江畔的線下實體零售經驗更適合天貓超市業務,畢竟天貓超市是要發揮線上B2C自營能力之外,用“天網”整合盒馬、大潤發、三江購物等阿里陣營的線下商超體系,而淘鮮達、餓了麼蜂鳥配送、菜鳥物流將關鍵樞紐。

目前,天貓超市在全國21個城市開設了400多個前置倉,實現“1小時達”。整合阿里線下商超體系的同時,天貓超市也要共享大潤發它們的供應鏈資源,在天貓新零售角色中,協同傳統門店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全渠道融合。

環顧四周,天貓超市已被眾敵圍剿。

第一階段,它還是單槍匹馬,在2016年中旬剛上任的江畔,就高調懟了劉強東:“京東想做線上商超,得先把‘超市’兩字的含義弄清楚才行”,同步還宣佈啟動“雙20億計劃”反攻京東。

彼時,京東正好獲得了沃爾瑪的戰略投資,被稀釋5%的股份,而京東也接盤了沃爾瑪全資持股的“1號店”,加上京東到家的造勢,天貓超市在第一回合就顯得勢單力薄。

到了第二階段,超級物種盒馬誕生,阿里先後投資三江購物、大潤發、聯華超市等,集結下線商超盟軍,高舉“新零售”大旗,氣蓋“京東”。此時,《騰訊的零售“飢渴”》拉來了京東、美團、永輝、步步高、家樂福等線上線下商超勢力,在支付上已進行了站隊選擇。

作為對京東與沃爾瑪合作進一步加深的回擊,阿里還請來外援——麥德龍、西班牙DIA、德國Inferno等十餘家海外超市入駐天貓。

接下來,整個商超戰役又將進入新的階段......

商超中的生鮮、快消是剛需消費,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很小,但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阿里零售電商大盤的高增速堅挺,商超業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李永和接手天貓超市業務已沒有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