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說說我家這四十年

我叫董文令,是新野縣新甸鋪鎮津灣村村民。

新野縣「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說說我家這四十年

四十年前,我家是津灣村最窮的戶。俗話說:窮不窮,富不富,看看吃穿看看住。當時我家共四口人,我弟兄仨和老孃,家裡只有三間草房。我是老大,快三十歲了還娶不來媳婦。無奈,我帶著兩個弟弟和泥、脫坯,放掉門前幾棵樹,又蓋了兩間房,才和老二成了家。

那時糧食根本不夠吃,沒辦法,就到地裡撿爛紅薯、蘿蔔頭,掐芝麻葉、紅薯葉,吃的通常是玉米雜麵和紅薯窩頭,過年或待客時才能吃上花捲,包一頓豆麵素餃子。全家只有兩床被子,我長到18歲還跟倆弟弟睡一張床,蓋一床被。

1982年,村裡開始分田到戶,搞聯產承包,我家分了六畝地和“三分之一牛腿”(12戶共有一頭牛)。整地時,我們弟兄仨高興壞了,用釘耙刨、鐵鍁挖,把地深翻一遍。種啥呢?老孃餓怕了,我也急著吃白饃,就種小麥。頭一年見了2000斤麥,秋季又收了千把斤玉米、綠豆,自此,天天白饃白麵條地吃著,心裡舒坦極了。

雖說吃飽了,但沒錢花心裡也著急,見幾戶鄰居搞起了多茬間作套種,我也跟風,種起了“糧瓜菜”,結果因為技術跟不上,辛苦了一年,也沒掙到錢。好在當時政府出臺了一些政策,鼓勵農民搞多種經營,選擇適銷對路的種養加項目闖市場,我就拿出積蓄和借貸來的錢買了一頭母牛、兩頭母豬和十隻母羊飼養,同時讓兒子到縣棉紡廠打工。就這樣一步步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末,我們全家年純收入已有3萬多元,一躍成為全村“雙萬元戶”和先富起來的農民。

1995年,村裡的團支書王玉森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一上任,就想把老東灘治理改造成“金銀灘”“聚寶盆”,辦法是先挖溝、修路、打井,根除旱澇,收回種植無序的麵條田、鱉蓋地、撂荒地,再開發部分灘塗,把東灘地連成一片,擴大到5000畝,然後再發包到戶,要求全部種桃。

新野縣「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說說我家這四十年

於是,我認包簽約了10畝地準備種桃,同時跟聘來的師傅學技術,並把村裡統一購來的樹苗栽上,精心管理。經過三年養護,桃樹開始掛果,2013年進入盛果期。由於萬畝桃園成規模,周邊城市的卡車紛紛來拉,我坐在地頭賣桃,一畝就收入4000多元。到2014年,我的存款卡上已累積了20多萬元。2015年,我又蓋了小別墅,室內傢俱家電一應俱全。如今我家六口人人均年純收入兩萬多元。這兩年,村裡依託萬畝桃園發展旅遊業,辦桃花節、採摘節等活動,我又多了一條致富門路。

四十年來,改革不光鼓了錢包,也富了腦袋,過去只知道下憨力掙錢,現在學會了用技術掙錢,其實歸根結底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帶來的改變,我打心眼兒裡感謝黨的好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