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勢如破竹的德國軍隊,斯大林為何敢死守莫斯科?

斯大林死守蘇聯首都莫斯科,不是盲目自信,也跟胸有成竹沒什麼關係,而是斯大林深知莫斯科對蘇聯的重要性,同時也別無選擇。守住莫斯科,是蘇聯最後、也是最好的選擇。在莫斯科戰場上,當時有一個著名的口號,也也證明了這一點:俄羅斯雖大,但已無路可退,我們背後就是莫斯科。

面對勢如破竹的德國軍隊,斯大林為何敢死守莫斯科?

斯大林

首先,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具有極為重要的象徵和現實意義,一旦莫斯科淪陷,就可以視為蘇聯大部被德國佔領,德國也基本取得對蘇聯進攻的勝利。如果莫斯科真的被德國佔領,這種結果無論是對於蘇聯國內的軍心、民心士氣,還是國外對蘇聯抵抗德國能力的信任,都是極為巨大的傷害。

面對勢如破竹的德國軍隊,斯大林為何敢死守莫斯科?

莫斯科戰役

因此,當時的蘇聯已無路可退,莫斯科在重要機關疏散之後,絕大部分莫斯科市民都被動員上了戰場,甚至連婦女兒童都加入後勤隊伍,參與修築戰場工事。著名的蘇聯紅場大閱兵,也是在此事發生的。數十萬蘇聯紅軍官兵在紅場接受斯大林的檢閱之後,直接開赴前線,與德軍作戰。

面對勢如破竹的德國軍隊,斯大林為何敢死守莫斯科?

紅場閱兵

其次,蘇聯雖然面積十分龐大,但是蘇聯最精華、人口最密集、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就是在位於歐洲的部分,而此時,隨著德國巴巴羅薩行動成功發動之後,包括烏克蘭在內的莫斯科以東蘇聯地區,大部分都已被德國攻佔。

因此,如果蘇聯想在德國的進攻之下有抵抗之力,他們必須保住蘇聯最後的工業基地——位於莫斯科後方烏拉爾山的工業區。因為面對德國完全機械化的部隊,一旦沒有工業基地,蘇聯將再無還手之力,蘇聯的滅亡也就近在眼前。

面對勢如破竹的德國軍隊,斯大林為何敢死守莫斯科?

蘇聯工業區

最後,則得益於斯大林卓越的戰略眼光。斯大林有許多標籤,如暴君、獨裁者、蘇聯工業奇蹟締造者等等,但毋庸置疑的是,斯大林也是一個眼光極為卓越的戰略家。

雖然前期蘇聯軍隊損失極為慘重,但斯大林依然敏銳的察覺到了莫斯科戰場對於蘇德戰爭的重要性。已深入蘇聯境內上千公里的德軍,雖然士氣高漲,但持續的進攻和莫斯科冬天無與倫比的寒冷氣候,也使得德軍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

面對勢如破竹的德國軍隊,斯大林為何敢死守莫斯科?

斯大林

因此,一旦守住莫斯科,這就將成為蘇德戰場上的轉折點,蘇聯紅軍也將改變一潰千里,毫無抵抗之力的局面。而莫斯科之戰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莫斯科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得蘇聯紅軍和蘇聯人民的士氣極為高漲,他們對戰勝德國軍隊擁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希特勒速戰速決迅速消滅蘇聯的計劃由此破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