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縣“智”拔窮根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阜平縣“智”拔窮根

“智”拔窮根

——阜平縣發展職業教育助力精準脫貧調查

阜平县“智”拔穷根

在阜平縣城南莊鎮易家莊村葡萄種植園,阜平縣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師對當地農民進行培訓。(資料片) 記者史晟全攝

□記者 李 遙 林鳳斌

“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12月在阜平視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2013年以來,阜平縣聚焦貧困的短板弱項,從“病根病灶”上精準用力,通過職業教育“智”拔窮根,訂單培養、產教融合、協作扶貧,使貧困對象學到一技之長後精準就業、精準脫貧,為解決脫貧攻堅“後三年”和“三年後”問題趟出新路。

訂單式培養,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鏈條

今年中秋佳節,上汽集團南京基地的汽車裝配工人鄭森武沒時間回老家,他把攢下來的工資全部寄回阜平縣平陽鎮康家峪村,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一片孝心。

鄭森武母親多病,經常住院,全家原來主要靠父親外出打工維持生活。作為阜平縣職業教育學校(以下簡稱阜平職校)為上汽集團訂單培養的學生,經過三年時間的專業學習和實訓,今年4月,鄭森武畢業後直接入職上汽集團,每月工資收入五六千元。他說:“有了穩定工資收入,家裡脫貧已不是問題。”

2013年,阜平縣組織扶貧辦、統計局等部門,對全縣農村人口教育水平和接受技能培訓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發現,全縣19.2萬農村人口,初中以下文化人口達17萬之多。在家勞動力文盲、半文盲較多,缺乏有效的脫貧致富技能和本領。縣教育局局長李炳亮說:“阜平貧困家庭的孩子如果通過普通教育進入不了大學,很容易陷入打工沒技術、創業沒門路、務農沒出路的窘境,其結果和他們的父輩如出一轍。”

“必須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鏈條。”李炳亮認為,“職教扶貧既可以管當前,又可以利長遠,具有‘長短結合’的獨特優勢。”開展職教扶貧,可以讓不同年齡段的貧困對象迅速掌握專業技能本領,通過就業或發展產業實現短期快速增收,並且終身受益。為此,該縣積極落實貧困生就學“三免一助”和“雨露計劃”等各項扶持政策,以阜平職校為依託,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必經之路。阜平職校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就業脫貧為目的”,積極與優質企業、行業協會對接,實施訂單培養、無縫就業培養模式,打造貧困人口就業平臺。

2013年,阜平職校與一汽、上汽、長安、比亞迪等4家大型車企建立合作關係,聯合創建“夢翔汽車培訓基地”。幾年來,四家車企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建成汽車發動機等25個實訓室,先後選派200多名技術骨幹到學校任教,並參與課程開發,使學校的專業技能培訓與企業需求無縫銜接,學生入職後即能適應工作崗位。目前,汽車專業已成為該校優勢特色專業,每年畢業季,車企都要到學校爭搶畢業生。

結合自身優勢和市場需求,阜平職校還與北京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5家會員企業合作建成“夢翔樓宇智能化培訓基地”,和京東集團、河北和道國際電商創業園合作建成“電子商務雙創中心”,引北京慶長風商貿公司、華江文化公司等企業入校共建生產實訓基地……目前,該校共與全國20多家企業建立訂單合作關係。

2013年以來,阜平職校4000多名畢業生全部實現畢業即就業。其中,包括11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內,共有2000多名畢業生在車企就業。常務副校長韓文達算了一筆賬:“畢業生就業後,每月平均工資都在4000元以上。按一家四口計算,每家僅此一項,年收入就約5萬元。”

產教融合,培訓一項技能,發展起一個產業

周金林家是城南鎮北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僅有1.5畝耕地,每年靠種些玉米過活。2016年,鎮裡發展葡萄特色種植,他加入村裡的合作社。可流轉完土地,擔心沒有技術,一度打起退堂鼓。

“是縣職校給我吃了定心丸。” 周金林說,“老師們利用鎮成人學校,集中培訓合作社成員,並在不同節點指導我們該怎麼做。”去年,僅是初果期,他家12畝葡萄就純收入1萬多元。

在脫貧攻堅中,阜平縣因地制宜,重點培育發展了食用菌、林果、旅遊等產業。但是,祖祖輩輩習慣於種莊稼的農民卻苦於沒有技術,也不懂經營。面對各種扶持政策,仍猶豫不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阜平整合扶貧、農業、科技、林業等部門的培訓資金,支持阜平職校捆綁使用。同時,以中國農科院駐阜平專家團隊為基礎,統籌校內優秀專業師資及縣內農業、林業、科技等部門的55名技術骨幹,建成培訓專家庫,圍繞扶貧主導產業,通過“空中課堂”、微信教學、送課下鄉、送教上門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農民培訓,並探索出了三種培訓模式。

校校合作,借力培訓。在該縣旅遊部門大力支持下,學校主動對接北京昌平職業學校,面向天生橋景區周邊鄉鎮,聯合開展農家樂經營培訓,重點培育了10家經營示範戶,推動當地“肘子宴”等特色飲食品牌提質升級,促進了當地鄉村旅遊健康發展。

校企合作,訂單培訓。依託阜平嘉鑫食用菌有限公司、阜裕高山蘋果種植公司等縣域龍頭企業,學校整合校企雙方技術、實訓等資源,面向當地農民聯合開展相關技術技能培訓,促進貧困人口就業或靠技能脫貧。

校社合作,精準培訓。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不精、粗放經營的現狀,主動聯繫農民專業合作社,送教下鄉,送技術上門,開展種植技術、電子商務、經營管理等各類針對性培訓。

民俗旅遊班、高山蘋果班、電子商務班……據統計,2013年以來,阜平職校累計完成各類培訓2.75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2萬人次,惠及貧困家庭5236戶。

打破行政區域界限,探索區域協作扶貧新模式

從阜平職校畢業並在縣電商館工作兩年後,黃海蓮已經成為該館的中層負責人,月收入達4000元。她說:“我能有今天,得感謝北京豐臺職教中心的幫助。”

多年以來,北京一直為阜平職校發展提供幫助。2016年,該校設立電子商務專業,從人才培養方案到專業課程設置,都是豐臺職教中心幫助完成的。此外,該專業師生還有機會去那裡接受培訓。黃海蓮學的就是電子商務專業。據介紹,多年來,阜平職校先後與北京10多所職校建立合作關係,形成了自己的辦學優勢。

基於職教扶貧的共同理念,2013年5月,保定市提出“打破行政區域界限發展大職教”的發展思路,放大阜平職校優勢,以阜平為龍頭,聯合周邊順平、唐縣等8個貧困縣,成立九縣職教協作區,實施資源共享、錯位發展。7月,毗鄰阜平,同屬國家級貧困縣的山西五臺、繁峙兩縣又申請加入,使協作區覆蓋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11個縣。2013年以來,阜平職校完成協作區招生1840人,全部實現就業。

“貧困地區受經濟發展狀況影響,職業教育大都存在辦學規模小、專業設置不優、就業和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而發達地區擁有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卻普遍存在招生困難的現實。”在總結“9+2”職教協作區成功經驗基礎上,經阜平縣提請,保定市發起,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協調支持,今年8月28日,北京·燕太片區職教扶貧協作區在阜平成立,範圍覆蓋北京和河北、山西、內蒙古的6市、34縣。

據介紹,協作區內的51所職教學校將通過開展區域協作和集團化辦學,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共贏,集中面向建檔立卡貧困生和貧困人口,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探索“集團化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區域協同發展”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