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鋼市 精準發力斷「窮根」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劉廣申

舞钢市 精准发力断“穷根”

舞鋼是革 命老區,山多地少,資源有限,農業生產,轉型緩慢;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農民生活,亟待提高。2014年,全市191個行政村中181個村有貧困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801戶,16977人。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加快全面小康步伐,順應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嚮往,是當下解決“三農”問題的英明決策。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扶貧開發戰略思想,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排難而進,合力攻堅,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截至2017年底,建檔立卡未脫貧戶3622戶,6211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7.71%降至2.82%。

夯實責任:以實幹“熱度”傳遞扶貧“溫度”

脫貧攻堅,責重如山。我市堅持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資源往基層傾斜。市委書記陳英傑任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長,成立10大脫貧攻堅指揮部、189個鄉村脫貧攻堅責任組,全市39名縣級領導幹部和161個單位,層層簽訂軍令狀,級級落實責任鏈,確保主要精力、重要資源、精銳力量向脫貧攻堅聚集,全力以赴幫扶貧困村、貧困戶。對脫貧攻堅考核成效,計入鄉鎮幹部實績檔案,考核結果與市直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捆綁使用,推動重心下移,合力攻堅。

脫貧攻堅,考驗的是幹部,檢驗的是作風,體現的是成效。市委書記陳英傑、市長孔陽帶頭深入一線,與駐村隊員一起,開展“晝訪夜談”活動,查實情,訪真貧,解難題。2000多名幹部,127支工作隊,結對幫扶6211名貧困戶,實行“五天四夜”工作法,開展駐村幫扶“四個一”活動,興產業、促發展、惠民生,用自己的辛苦,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

精心謀劃:以繡花功夫確保脫貧實效

脫貧攻堅,重在謀劃,貴在精準。我市堅持對症下藥,狠下繡花功夫,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全面提升脫貧攻堅實效。建成扶貧數據庫,逐戶逐人精準識別全市貧困人口,實行在線動態管理,實現扶持對象精準。建立脫貧攻堅項目庫,謀劃實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到戶增收等項目127個,實現項目安排精準。合理安排資金,優先用於解決貧困村道路交通、衛生健康、文化娛樂、安全飲水等突出問題,實現資金使用精準。根據致貧原因,注重需求導向,為群眾量身定製產業發展、兜底保障等措施,實現措施到戶精準。出臺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狠抓“選、派、配、管、用”等重點環節,因村因戶因人選派,實現因村派人精準。謀劃貧困戶退出後續發展規劃,實施“回頭看”活動,逐一核查脫貧效果,避免邊脫貧、邊返貧現象,實現脫貧成效精準。

健全產業支撐、金融服務、風險防控、信用評價四大體系,打造鋼鐵紡織新能源三大產業集群,推廣“旅遊+”“互聯網+”等新業態,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奠定經濟基礎。貧困村和非貧困村註冊成立各類村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財政分別給予10萬、5萬村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出臺《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實施意見》,通過租金、薪金、股金、獎金、慰問金、保障金“六種形式”,聚焦種植、養殖、加工服務、電商、務工創業、子女贍養、產業扶貧、金融

扶貧、光伏扶貧、保險扶貧“十大領域”,篩選適宜實施的獎補項目146種,助推脫貧增收。投資9240萬元,在33個貧困村全面建成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收益實行村戶共享。實施金融扶貧和企業帶貧,全市建成扶貧基地8個、扶貧車間6個、扶貧站19個,發展帶貧企業20家。加大電商扶貧,積極開展“百企幫百村”“萬商幫萬戶”活動,實施“巧媳婦工程”。探索醫養聯合,實施家庭醫生簽約,為全市因病致貧的4101名貧困人員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分類健康干預。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推動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幫扶,今年1745人享受教育幫扶資金134.4萬元。將符合條件的1613名“鰥寡孤獨痴殘”農村特困群眾,全部納入兜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

鎖定目標:以現行標準實現如期脫貧

大河潮湧天地闊,風勁長空丹霞舒。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我市堅持既不降低標準,影響質量;也不調高標準,吊高胃口的原則,精確算好收入、支出“兩本賬”,嚴格執行“收入一條槓”和“兩不愁三保障”現行貧困人口退出標準,以紮實的工作成效,確保現有農村貧困人口按年度計劃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摘帽。財政兜底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六改一增”和居住環境優化,統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村級綜合性文化中心,標準化衛生室、休閒健身廣場。農村電網、網絡通信、廣播電視信號實現全覆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變農村資源為資本,持續拓展富民空間。今年上半年,預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6元,同比增長8.5%,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即將成為現實。

勠力同心:以齊天干勁共奔全面小康

面對繁重的攻堅任務,將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持續推動富民產業全覆蓋,可持續發展扶持政策高標準,普惠性政策、公共服務品質化、均等化延伸,確保群眾生活穩步提升。全市幹群戮力同心,以“不破樓蘭誓不還”的勇氣和決心,建立脫貧攻堅作戰室,列出時間表,繪出路線圖,臺賬式管理,擂臺式比拼,績效化考核,清單式銷號,用幹在實處的業績,交出脫貧攻堅新答卷。實施軟弱渙散村整頓,開展“功勳村支書”“紅旗支部”評選,實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夯實基層基礎,結對共建促發展。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按照身入、融入、心入、情入的“四入”工作法,通過結對幫扶、就業培訓、建設惠民金融服務站、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措施,提升幫扶成效,解決各類問題1625件次,將一項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一戶戶貧困群眾家中。全市127家幫扶單位,累計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實施項目107個,社會力量扶貧愛心捐款300餘萬元,建立愛心超市10家,各方關愛在鋼城大地,匯成股股暖流。文藝宣講提“神”、雙評活動激“志”、技能培訓扶“智”,破除精神貧困。組織、引導、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生產,清潔家園。

脫貧攻堅,錘鍊了幹部作風,密切了幹群關係,凝結了社會合力,夯實了基層基礎,加快了舞鋼發展。2018年上半年,預計全市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多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分別增長8.5%、16.5%、10%、11%。

群山翹首喜看千帆競發,秀水激浪樂載百舸爭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個以黨建引領、產業支撐、行業扶持、全員參與的扶貧開發新模式日漸成熟,富民強村的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正如同一幅錦繡畫卷,在舞鋼這片千年沃土之上,自由舒展。舞鋼農村大地也必然會以恢弘之勢,雄偉之姿,傳承著現代文明的榮耀,綻放出更加富美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