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殼村”破殼重生——寧商扶貧協作促村集體經濟發展綜述

集體經濟薄弱,財政虧空,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剩下老弱病殘和婦孺,農村基層組織渙散……這樣的村子,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空殼村”。在我市的701個貧困村中,90%以上都是這樣的“空殼村”,還不包括非貧困村。

在中央要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背景下,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商洛,和相隔960多公里的長三角城市群特大城市南京,因為國家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大戰略而緊密聯繫在一起。寧商協作源遠流長,而這一輪的寧商扶貧協作有著時代賦予的特殊使命:如何才能做到精準扶貧和長效扶貧。

2017年以來,通過南京市對口幫扶商洛工作組和商洛市發改委、農業局等部門的實踐總結,我市提煉出依託寧商協作扶持資金,以強推“三變”改革為途徑和抓手,變“一給了之”為股權投資,有效解決了深度貧困地區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來源問題,150個村實現了集體經濟“零”的突破。今年預計將有4599名貧困人口增收,帶動近兩萬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小資金撬動大發展

2015年4月,高票當選丹鳳縣竹林關鎮竹林關村主任的徐海林躊躇滿志,想為群眾做些什麼,可面對村裡薄弱的“家底”,他慨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竹林關村平地少、緩坡地多,很多村民常年在外務工,坡耕地撂荒現象嚴重,徐海林思謀著在這些坡耕地上做做文章。

建茶園的想法在徐海林的心裡其實已經醞釀了兩年多了。“竹林關有種茶的傳統,何不把坡地利用起來建茶園,這樣既能利用閒置資源,還能產出經濟效益。”在一次喝茶中,杯中的茶葉點燃了徐海林的創業激情,可就是因為資金問題一直擱置著。

2017年9月,市上遴選全市首批寧商協作促“三變”改革及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50個,竹林關村的歷史機遇來了。徐海林一邊拿著村裡的土壤去省農科院檢驗,一邊南下浙江考察茶苗。好消息傳來,土壤酸鹼度5.3~5.5,是白茶、龍井、黃金芽的適生區。在寧商協作和縣配套資金還未到位的情況下,徐海林發動村委會班子先期墊資20多萬元支起攤子,流轉土地、建茶園、買茶苗,600畝梯田式標準化茶園建了起來。

在寧商協作30萬元資金的撬動下,竹林關村在清產摸清家底、核定村集體成員身份的基礎上,整合土地、林地、桃花谷景區停車場、自來水廠、碼頭餐廳及產業扶貧資金等資源,並折股量化,賦予股民相應股權,竹林關村股份合作社應時而生。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營,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0萬元,為76戶貧困戶兌現35400元的保底分紅。茶園項目的啟動解決了周邊8個村的閒置勞動力及貧困勞動力再就業問題,僅在茶園務工一項就為106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至4000元。

通過集體資源調動政府資源、政府資源撬動社會資源的“雙輪驅動”,“空殼村”沉睡的資源活了起來,分散的資金聚了起來,群眾的增收渠道也多了起來。2017年以來,我市不斷強化農業、發改、財政、扶貧等部門協作,積極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與扶貧攻堅緊密結合,把“三變”與產業脫貧項目對接,切實加大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示範村的投入力度,著力構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投入保障長效機制。據瞭解,兩年來寧商協作促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共為我市投入9410萬元,每個村集體經濟組織注入20萬元以上,支持248個改革示範村。僅以2017年50個試點村為例,村集體經濟淨收益641.37萬元,較2016年增加547.17萬元。

頭羊效應逐步顯現

有錢幹事,還要有人幹事。在“空殼村”,有能力的人才比項目、資金更稀缺。在寧商扶貧協作過程中,南京和商洛的領導都意識到,培訓幹部的重要性不亞於給資金給項目,改變當地幹部的觀念、開拓他們的思路和眼界,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7年10月底至11月初,南京對商洛以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和第一書記為主要對象的“發展農村經濟助推脫貧攻堅示範培訓班”開班,83人參加。課程有鄉村農業旅遊轉型升級、田園風光與特色小鎮建設、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營銷策略及品牌建設等。

李衛紅,楊峪河鎮吳莊村黨支部書記,是被選入的一名村幹部。李衛紅很珍惜這次機會,“我們發現,南方的村集體經濟發展,企業是馬達。以企業撬動本地優勢資源,然後逐漸梳理和提煉產業核心,繁榮局面就形成了;我們還發現,主題雷同、重複建設、人人賺錢的情況是有風險的,在本地同質化產業興起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做產業配套。”提起那段“頭腦風暴”的日子,李衛紅至今很興奮。

思路一變天地寬。10天的培訓過後,帶著新穎的經營理念的李衛紅回到商洛,立即註冊了吳莊實業有限公司,這是商洛第一家以村名命名的公司。公司利用蘇陝扶貧協作資金150萬元,再自籌部分資金,帶動農戶發展食用菌、中藥材和蜂蜜三大產品,至今年4月,全村200多戶已全部脫貧。

培訓的結果,不僅改變了吳莊產業發展方向,還讓這個隱藏山村的經營人才找到了撬動超長產業鏈的辦法。“村級企業發展,一開始就要高端定位,未來的空間才更大。”在開闊了眼界之後,李衛紅信心滿滿。

像李衛紅這樣的農村“領頭羊”還有不少。“村支書培訓班”和“農業產業化水平培訓班”的開辦,使180多名幹部先後到南京接受培訓。南京的先進發展經驗、市場意識、經營理念和創業技能被帶到了商洛。商洛幹部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帶領群眾勤勞致富的本領和信心更強勁了。

多方拓寬增收渠道

初冬時節,正是秋菇採收的時節,商州區夜村鎮何家塬村百萬袋食用菌生產基地裡熱鬧非凡:採摘棚裡工人正在摘香菇,不時有工人將裝滿香菇的筐子運往倉庫;倉庫外,三輛卡車正等著將新鮮的香菇運往重慶:客商早已下了訂單,就等著交貨。

產業規模小、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差、貧困戶增收渠道窄、增收效果不明顯等產業發展中凸顯的問題曾令何家塬村支部頭疼不已。2017年,在寧商協作資金的引導撬動下,何家塬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引進北寬坪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村裡投資400多萬元建設百萬袋食用菌生產基地,吸納280戶村民以土地資源、產業補助資金、勞動力入股,其中178戶貧困戶入股。當年,280戶入股村民即分紅42.5萬元,其中貧困戶分紅35.6萬元。為壯大集體經濟,何家塬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還利用蟒嶺綠道建設管理處120畝閒置土地種植菊芋,與當地企業森弗公司簽訂回收合同,為村集體增收6萬元,集體收入積累突破2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了,村民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何家塬村10組的丁迎珍家中五口人,因兩個孩子上學成了貧困戶。“我們也出去打過工,但大部分錢都用於日常花銷了,攢不下錢。”丁迎珍說,自從村上有了產業,她就回來了,認領了5000袋食用菌,兩年光分紅就分了5000元,在基地務工半年能掙7000多,養了150只飛鼠,一年能掙3萬多。此外村上還為丁迎珍安排了保潔員的公益崗,一年能領6000元的工資。“再過兩年我老大就從美院畢業了,到時候日子就更好啦!”說起未來的日子,丁迎珍不由發出爽朗的笑聲。

從“耕者有其田”,到“耕者有其股”,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使農民變成了股東。這一變,從根本上變掉了農民的傳統觀念、傳統習慣、傳統身份,農民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從僱工變成了主人,老百姓與經營主體共發展、同進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形成了緊密的利益鏈條,有效破解了經營主體與農戶“兩張皮”的問題。

讓戰鬥堡壘更有戰鬥力

“村兩委想辦事卻沒錢辦事,沒威信,村集體反哺貧困戶有心無力……”洛南縣三要鎮沙河川村支書陳軍龍感嘆道。沙河川村村如其名,自然條件惡劣,村委會都是在河灘上建起的,村集體積累幾乎為零。

在當前的精準脫貧中,村“兩委”說話管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關鍵。但是,要讓群眾“信得過”“聽你的”,就得先抓好村集體經濟的這個“底氣”。有了寧商協作30萬元資金支持,經過了南京的培訓,陳軍龍心裡有了譜。“我們這地方滿坡架嶺都是野艾,我們經過考察認為艾絨製品還是很有市場前景的,就決定在艾草上做文章。”陳軍龍說。但沒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視土地為生命的群眾說什麼也不肯種在他們眼裡就是野草的艾草。

買設備、建廠房,群眾積極性不高就把每公斤6元從南陽買來的艾根免費發給群眾,群眾看到了支部的決心和幹勁,種上了艾草。當年合作社便收購艾葉500多噸,銷售額達300多萬,純利潤40多萬元。“兩年光給全村130戶貧困戶每戶分紅500元就有13萬元。”陳軍龍介紹,更可喜的是,沙河川村還有了30萬元的集體積累。今年,有些沒有種艾草的群眾自掏腰包以每公斤7元的價格自願購買艾根。從免費發艾根有人不願意種,到群眾自掏腰包搶著種,沙河川村黨支部的威信就這樣樹了起來。

“誰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群眾就聽誰的。”這是一名擁有近20年農村工作經驗的老支書蘇忠厚對號召力的樸素理解。移民搬遷、坡改梯、招商引資、籌備合作社……商州區板橋鎮李嶺村的點滴變化背後都有蘇忠厚的心血,他也因能幹事、沒有私心贏得了廣大村民的心。去年,村裡要流轉150畝地引進企業,蘇忠厚為留住企業把土地租金從每畝2000元的行價壓低到500元,沒想到不到一週時間150畝地便流轉完畢。“群眾相信我,相信支部,不會叫大家吃虧。”這筆賬蘇忠厚有自己的算法:等企業發展起來,會帶來更多的務工機會,會讓一部分頭腦靈活的人學到本領,那時候背井離鄉討生活的鄉親們就可以在家門口就業,甚至自己創業,改變命運,那時候“空殼村”將不再空,而是成為“實心村”。

記 者:吉文豔 見習記者 張珍珍

編 輯:米子揚

編 審:楊 森

主 編:張志宏

“空壳村”破壳重生——宁商扶贫协作促村集体经济发展综述

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洛日報APP:右下角“我的”投稿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