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為國負傷的中國軍人 靠一腔熱血抵禦外辱捍衛民族


抗日戰爭是一場內部尚未統一,民眾未經軍訓,槍炮幾乎完全依靠外國進口的中國與經過明治維新後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一等強國,擁有現代化海陸空三軍的日本之間的大規模戰爭。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在戰鬥中僅能依靠精神、肉體和一腔熱血拿起處於劣勢的武器與日軍作戰,因缺少戰鬥組織和訓練,所以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的多次會戰中均以失敗而告終。

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中國軍人的傷亡數量和傷亡程度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僅淞滬會戰中國軍隊便傷亡18萬,僅宋希濂的36師就先後補充4次,到戰鬥結束時共傷亡官兵1.2萬餘人。到1937年12月南京淪陷之前,中國軍隊傷亡就已經超過了百萬。

大量傷兵被向後方疏散,但因收治能力不足,他們在沿線城鎮聚集。有些醫院一個病房內甚至安置了幾十名傷兵。

這些為國負傷的傷兵睡的是竹床草蓆,冬天也蓋的是薄被,吃的是素蘿蔔湯飯,醫院的救治能力也極為有限,以至於許多原本有望救治的傷兵最終因為救治不及時、不正確而無辜致殘或犧牲。

大量的傷兵以為傷勢過重而死亡,為避免他們暴屍荒野,各地都成立了掩埋隊,對重傷死亡的士兵進行掩埋處理。僅1937年江蘇境內就掩埋傷兵近萬人。

傷兵除受傷外,更需精神慰藉。“初負傷之際,痛苦呻吟,飲食不進,縱使饋以美味,亦無裨實用,則宜注意看護,重視清潔,代滌周身血汙,贈予衣服更換;果能肅靜清爽,免為蚊蠅吮噬,即收莫大之慰藉。迨傷勢稍痊,飲食調養,即有必要。病榻之中,精神易於苦悶,與彼接談,代彼寫信,或悅以音樂,皆可娛其心而快其情。至傷勢大好,已能行動,則一切享受娛樂之慾望,隨之而來,社會各方面,必須予以優待,使其自知尊重,與民眾親愛”。


當時,因為收治和接收能力的欠缺,轉運到後方的傷兵,因缺少照顧,傷愈後又無法安置,不少人就此流落街頭,並尋釁滋事。

各地都有傷兵聚集,持械傷人,甚至騷亂髮生。許多傷兵覺得老子為國負傷就該好吃好喝,因此居功自傲,再加上有些傷兵後撤時武器並未上繳,一時間在當時社會上除了官老爺,軍老爺還有一大幫惹不起的傷老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