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狙擊手幹掉敵方指揮官,就能大獲全勝嗎?

趙南通


戰爭,可不是電子遊戲,通過狙擊戰術來消滅敵方指揮官,達到戰爭勝利,那只是一些影視藝術作品中的想象畫面而已,在實際戰爭中這是極其不現實的事情。

首先,越是高級指揮官就越遠離前線,在指揮部周圍還配屬了專職的警衛力量,別說是戰爭時期,就是和平時期未經授權那是很難接近到指揮官附近的。更別說是找到一個合適的狙擊地點,架設狙擊步槍進行精確遠程射殺。每一個環節都是極其難完成的是,合到一塊,這個任務在二戰時期,壓根就沒有發生過一起通過狙擊戰方式來擊斃敵方高級將領實現戰役勝利的。

其次,戰局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犧牲而改變,就是高級指揮官也不例外,別忘了,有一種軍官叫做副職。

班長犧牲,副班長接替;

排長犧牲,副排長接替;

連長犧牲,副連職接替;

營長犧牲,副營長接替;

團長犧牲,副團長接替;

旅長犧牲,副旅長接替;

師長犧牲,副師長接替;

軍長犧牲,副軍長接替。

如此等等。

最後,糾正一下,狙擊手也只是一名普通士兵,反狙擊作戰面前也存在犧牲的可能,所以,目前世界各國狙擊作戰主要應用在反恐、特種作戰方面,正面大規模對抗時,狙擊手的價值就沒有那麼高了。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雖然指揮官在作戰行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作戰行動的指揮和決策都需要指揮官親力親為,但絕不是說指揮官陣亡後一支部隊就會失去作戰能力。

現代軍隊與古代軍隊最顯著的不同,就是下層軍人並不依附於上層指揮官。由於軍事體制的模式化和正規化,一支軍隊無論主官發生什麼問題,只要具有軍事指揮素質上合格的新一任主官作為替代,軍隊就能夠保持完整的指揮鏈,從而避免產生因“群龍無首”而折損作戰能力的情況。

以中國軍隊為例,中國軍隊在基層部隊中普遍設立有幹部代理人制度,在進行軍事行動前,主官要按序指定各個代理人,以防止出現主官無法指揮或陣亡時無人指揮的局面。而在美軍當中,則設立有號稱“士兵之母”的軍士長。作為軍事主官的副手、以及在士兵中具有一定人望的“兵頭”,在軍事主官陣亡的情況下,軍士長也能代替部分指揮職能。

另一方面,軍事行動中的指揮決策也並非一人之功,而是往往需要軍事主官、副職軍事主官、參謀人員等協商完成。即便軍事主官陣亡,其他人員仍然能夠繼續擔負指揮和決策職能。在軍事行動當中,除在進行決策時往往要避免將全部指揮人員集中於一地,目的就是防止被敵方集中打擊。因此,擊斃敵方指揮官,雖然能夠致使敵方的軍事指揮產生一定程度的混亂和困難,但並不能完全阻斷敵方的軍事行動,更談不上大獲全勝。


軍機圖


作戰中一方擊斃對手的指揮官能否獲得全勝關鍵是看這位指揮官的職位來定,更多的時候這種情況並不會對於整個戰局造成重大的影響,只是會對於整個戰局的某一個局部造成延遲。

“斬首”行動是自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的一個非常有名的軍事術語,其本質就是在全面戰爭爆發前通過非常規的手段,運用特種作戰力量將對手的最高指揮官擊斃,從而獲得對手整體戰略思維、意識或者決心等方面的改變,進而改變整個戰場態勢來取得勝利。在這種戰場態勢下,整個戰局將發生大的逆轉,或許可以獲得如題目中所述的勝利。

但是在更多的時候,擊斃高級指揮官或者中下層指揮人員並不能影響整個戰場的態勢。每個國家的軍隊都有完整順延的規定,順位接替指揮是高效和對於戰場環境巨大的補充。



打個比方作戰中一個連隊的最高指揮官連長掛了,按照之前的交替規定,會由副連長接替並繼續完成作戰任務。從這角度來看,並不會對於這個區域的防禦或者進攻作戰產生大的影響,頂多就是延遲了進攻的速度。


但是一旦這場戰爭的決策者被敵“斬首”,那就意味著整個戰場最主要的下定決心者所制定的整個作戰方案或許會被繼任者全盤否定,或者說完全出現相反的結局,如果是這樣戰爭也就會朝著雙方希望的或更加劇烈的程度發展。


冰雹藍天


不能,首先沒有哪個高級指揮官會傻到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跑到前線去並且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下其次就中低層指揮官而言往上一級指揮官陣亡或者受傷時指揮權將由下一級代替指揮,不存在說狙擊手幹掉了指揮官就能獲得大獲全勝,只能說如果狙擊手幹掉了指揮官可能會瓦解敵人的一兩次進攻 ,但這種概率比中彩票還低,醒醒吧,這個概率我先去買彩票。





米格走廊上的佩刀


理論上什麼都可以做到,但實戰中很難。同時“指揮官”這個詞很廣義,通常的戰爭指揮機構是安梯次設置的。如一個軍,分一線,這是最前沿,連排班都集中到這裡,是對敵的陣地前沿,但連部在相對安全的位置,營部位置靠後,便於指揮前沿陣地的所屬各連,團部處於二線,師部處於三線,軍部在更遠距離。一線的指揮員有被敵人狙擊手射殺的條件,營指很難,師,軍指想都別想。為什麼?距離,雖然構築防禦工事的各級指揮所距離不固定,但保證指揮員的安全是作戰部隊重要的任務。團指(現在的合成旅的合成營在內)以上都有警衛人員,包括軍隊的保衛股,科,處都是負有警衛首長的職責。而實戰中團以上的指揮機構遠遠超過了槍支的射程。師,軍,都在普通火箭炮射程之外。狙擊手射殺前沿初級指揮員的戰例二戰中很多。但高級指揮員的很少,就算被包圍了,脫險的也都是高級指揮員。足以說明對其保護是很嚴密的。而射殺連排級指揮員對戰爭的意義不大,更不會影響戰場的格局。從近年曆次戰爭中看,連營級別的被狙擊手射殺的也非常少見。前線的敵情意識譜遍較高。自我防範意識很強,這也是狙擊步槍開始向遠射程,大口徑發展的原因。現代戰爭多於局部戰爭為主,這極大的限制了狙擊槍的作用,大口徑不是為了有多大作用,再大口徑的狙擊槍也打毀不了坦克,碉堡。狙擊槍的配置其給對手造成的心理壓力大於實戰作用,也並非必須的設置。隨著軍事工業的發展,精確武器的智能化,小型化,狙擊槍的作用會越來越有限。當然狙擊槍也會因此發生改變。


兔哥42928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一切皆有可能。對敵軍指揮官進行斬首,當然會極大的增加勝利幾率,但也未必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擊斃最高指揮官只是擊斃了最高決策者,但他的參謀班底還能正常運轉,如果其副職甚至任何現場最高軍職的軍官站出來勇挑重擔來發號施令,他恰好也有這個運籌帷幄的資質潛力,那勝負也未可知。


錫兵中士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打掉敵方的指揮中樞神經,消滅敵方的指揮系統,就是最高明的戰略戰術。


西域彩韻


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對方能夠替代指揮官的二把手如果是個白痴 那恭喜你 如果繼任者比前任牛多了 那為你祈禱 一般情況下繼任者和前任差不多 最多是士氣低落 但有可能哀兵必勝


簡簡單單22635494


戰場上的指揮官,機槍手肯定是第一目標。那是不含糊的!


手機用戶18541314620


《狙擊手》一書的主人公艾勒博格,在戰場上因為他的致命一槍,瓦解了蘇軍一次有坦克參加的即將發起的步兵進攻。他的這一槍,擊中了在坦克中伸出頭來用望遠鏡觀察的蘇軍進攻指揮官,導致這次攻擊草草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