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館陶縣城沒南遷館陶縣也沒有劃給河北,現在是什麼狀況?

常看《大運河時空》微信公眾號的朋友都知道,1955年館陶縣城由北館陶遷到了南館陶,而1964年底的時候,又進行了區劃調整,以衛運河為界,館陶縣河東部分分別劃給了山東省的冠縣和臨清,河西部分劃給了河北,保留館陶縣名。(詳見:

1949以來館陶縣區劃“變來變去”的那些事一九六四年,河北、山東是這樣給館陶縣分的“家”)劃分後的縣域面積由870.67平方公里減少為456.3平方公里,減少了414.37平方公里,村莊數量由488個村減少為251個村(自然村),減少了237個村,面積和村莊數量均減少了一半弱一點。那麼有沒有人設想一下,如果當時沒有1955年的縣城搬遷和1964年的區劃調整,那麼現在的館陶又是什麼樣呢?下面,小編從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分析。注意,由於館陶縣以前基本上是以衛運河為中軸的,左右面積差不太多,所以這篇文章裡,我們將在面積、經濟、人口等方面按照現在館陶縣的2倍來考量,便於計算。


如果館陶縣城沒南遷館陶縣也沒有劃給河北,現在是什麼狀況?


一、經濟。

如果嚴格按照縣域面積算,總量應該比現在館陶縣的2倍還要強一些,因為經濟上總是有“1+1>2”的效果的,縣域面積越大,經濟發展的後勁越大。特別是沒有因區劃調整劃歸河北省,經濟方面將在各方面受益省政府(山東省)的政策,經濟發展到什麼程度,不可想象,或許能達到現在館陶縣的5——6倍的程度。

農業上就不是現在的農業小縣了,而是農業大縣、林業大縣了,耕地面積基本上翻番,又有了黃河故道——東沙河的林業資源,農林資源在省、市都將有一定影響。農業經濟作物和現在差不多,但林業經濟更為豐富,水果品種、產量都不是現在可以想象的。

工業上將會受到全省政策的影響,更加開放、工業發展後勁更足。煙店如果按照現在歷史發展的時間線將可能成為縣城的北部工業園區,當然如果按照正常歷史發展規律將不會有,因為它是由臨清的軸承市場搬遷出來的,不是一個縣當然不會往這裡搬了。

二、城鄉發展。

縣城(北館陶)的面積將比現在南館陶面積大兩倍以上,縣城人口估計能達到15萬左右。受衛運河在縣城西部的影響,縣城將向南、北、東向發展,已經將蕭城變為城中村。

鄉鎮的數量上,如果考慮撤併鄉鎮的影響,全縣將有16、17個鄉鎮。處於交通要道上的張官寨村、淺口村將不是現在默默無聞的小村子了,會成為縣域西部的重鎮,魏僧寨則由於地處縣城和張官寨中間偏北的位置,而變的沒有影響力而沉寂下來。房寨鎮或許因其地處縣域西南,發展成為西南部的“小館陶”,而比現在實力要強。現在魏僧寨鎮的申街村由於在縣域北部、位置適當並且與臨西縣的尖塚鎮相鄰,可能會成為一個有一定實力的鎮。

南館陶由於歷史、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可能成為副縣級鎮,但面積估計僅能覆蓋到向北到文衛街、向西到平安路、往南倒可能接近童莊(因為是在同一個省同一個縣,就沒有現在縣城向南發展受到侷限而呈現“刀把”形狀的尷尬局面了)。

三、性格及風俗習慣。

雖然館陶縣在歷史上經歷過許多次區劃調整,在山東、河北之間的歸屬變來變去,但在山東的省時間還是比較長的,受山東齊魯文化、孔孟之鄉的影響較深,“敦厚之風與淳良之俗”,“急公好義”,“士習詩書,尚禮義”,“民樸實無浮華”(館陶縣誌記載,詳見:館陶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性格)哪怕是現在的館陶人也都或多或少的帶有這種性格,雖然這種性格正在逐步離我們遠去。

由於縣城北館陶位於縣域的中間偏北部,縣城人們的口音將與現在館陶縣城人的口音不大一樣,或許將接近於現在東古城人的口音。

另外在酒席等其他風俗習慣上將與現在也有一定的差別,或許和冠縣的風俗習慣差不多。


如果館陶縣城沒南遷館陶縣也沒有劃給河北,現在是什麼狀況?


四、歷史文化及旅遊。

如果沒有區劃調整,喜歡研究館陶歷史文化的人有福了,因為在1964年之前的長達千年時間內,館陶的所有政治、經濟、歷史文化都圍繞著北館陶展開的,所以北館陶及館陶縣的衛運河東部部分在館陶歷史、文化等方面佔據著相當高的比重,甚至可以說現在的館陶徒留館陶之名,館陶之魂、館陶之根都已被殘酷的剝離了,研究館陶歷史文化繞不開北館陶及館陶縣的衛河以東部分。如果不調整,現在館陶的文史工作者在出版研究專著時,在論述某件事、某個物時將不會再尷尬地加個括弧今屬山東省冠縣或者臨清市了。(館陶縣城南遷及衛運河以東劃給其他縣,我們究竟失去了些什麼

如果縣城還是在北館陶,那麼由於縣城建設的需要,北館陶的古城和蕭城城牆將會被破壞的更徹底,可能已經看不到了。縣城的一些老地名將可能保留下來了,館陶的小夥伴們將不再羨慕大名等縣有東關、西關這樣聽上去大氣的地名,因為我們也有。

南館陶將由於不是縣城的原因,受文革和城建的影響較小,一些老建築或許能夠完整的保存下來,比如王佔元的新舊祠堂、將軍府以及墳墓,即使有破壞,也不至於像今天這麼徹底。

由於沒有區劃調整,那麼我們將擁有完整的“館陶古八景”,再加上其他的文物遺址、文化遺存,在大力開發旅遊資源的今天,我們有更加充足的底氣和更加廣闊的前景。


如果館陶縣城沒南遷館陶縣也沒有劃給河北,現在是什麼狀況?


五、交通。

由於北館陶還是縣城的原因,現在青蘭高速或許會在規劃設計的時候會考慮這一點,更往北移一些,將會在北館陶和南館陶之間設出口。

京九鐵路也正是由於北館陶是縣城的原因,會由臨清往南,在北館陶東部設站。

北館陶和南館陶之間會有級別比較高的公路通行,甚至會建起了城市快速路。北館陶往西到張官寨將會是條不低於南、北館陶之間的公路,往西直接連接到106國道。

106和309國道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還是在南館陶交匯。因為309國道是以前老邯濟鐵路路基改過來的。106國道以前是國防公路,一般的地圖上都找不到。

現在的邯濟鐵路或許也會同青蘭高速一樣考慮縣城的因素而往北移,最終在南、北館陶之間某個位置設站,或許會跟京九鐵路連接在一起設置鐵路編組站,使館陶成為一個鐵路樞紐。

衛運河兩岸人民因為都屬同一個縣的原因交流密集,因此河上的橋樑將會比現在更多、更寬。燈塔橋或許因為使用年限和車輛增多等原因已經重建了,規模和通行能力比現在大的多,將不會再出現橋壞了、橋堵了沒人管的現象。現在的衛運河上已建成的一些橋樑的規模比現在更大,也會出現在些新的橋樑,便於大家出行。

本文純屬憑空臆想,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意淫文章,歡迎大家討論、拍磚!不當之處還請理性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