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神佛不救難,早有勸言人不識!

莫怪神佛不救難,早有勸言人不識!

“宋朝時期,風景優美、依山而建的村子裡有一家人正在歡天喜地的迎娶新娘,新人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全村的人都高高興興來吃吃喝喝,吹吹打打,好不熱鬧。洞悉世事的濟公和尚搖著他那把破扇子,瘋瘋癲癲的也來了,他告訴村民,大山將忽然倒塌,埋沒整個村莊。

濟公的話被人們當成瘋話,村裡人推推罵罵,新娘勸住大家,供給瘋和尚一碗飯,濟公心生一計,一把搶過新娘,背起來就跑。瘋和尚強搶新娘,這還得了!於是正在喝喜酒的人全部跑出來,追趕出村,這時,村後的那座大山忽然倒塌,村子蕩然無存……”

這就是著名的《濟公搶親》的故事。在我們東方的文明歷史中,留下了很多神明在危難之時點化救人的故事。也許對我們今天的人們有所幫助。

也許你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請認真思再做決定,如果你不信,也切勿惡語傷人。

從前舍衛城中,就有一個名叫師質,信奉佛教的富翁。有一天,他準備了美好的飲食,虔誠地供養佛陀和僧眾。佛陀受過供養,又開示一番,就領著眾僧回到精舍。 歸來的半途,佛和僧眾在河邊的大樹底下休息的時候,從樹上跳下一隻猿猴,求借佛陀的缽具。猿猴接過佛缽後,速去速來,並且在缽中又盛滿了甜蜜,雙手恭敬奉給佛陀。佛陀接受後,又把它分施給眾僧,令猿猴多得福報。猿猴看了,歡喜跳躍。過了不久,猿猴死了,轉世為人,生於師質的家中。出生的時候,家裡所有的食具,都滿裝蜜糖。

師質夫婦覺得奇異,就此把他取名,叫做蜜勝。 一轉眼,歲月奔馳,光陰如箭,溜過了幾年,蜜勝已長大了,他厭煩塵俗,要求父母,允許他出家,父母高興地答應了。 得到父母的讚許後,蜜勝到只園精舍,投佛出家。因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的證了果。 有一次,他和同修比丘們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熱渴異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飲料。這時蜜勝比丘,將空缽向空中一擲,然後,雙手去接時,缽中已盛滿著佳蜜,送給眾僧解渴。

回到精舍時,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請教道:“蜜勝比丘,過去修的是什麼福?為什麼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夠方便求得蜜糖?” 佛陀答道:“你們記得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猿猴,求借缽具,裝了佳蜜,來供養佛和僧眾嗎?由於他的喜心施捨,死後就轉生為人;由於他的誠心,供佛佳蜜,所以今生隨時隨地都能夠得到蜜。” 佛陀說過以後,比丘又問道:“佛陀!蜜勝的前世,又是什麼因緣,才墮生為猿猴呢?” 這時佛陀的四周,已圍繞著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們後,才說道:“蜜勝會墮為猿猴,那已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葉如來,在世的時候,有一位青年比丘, 在偶然間,看見另一位比丘,跳過一條小溪,就笑他的姿態,如猿猴一樣,因此犯了惡語的罪。所以他墮落為猿猴,後來他知道自己的錯,曾向那比丘求懺悔,免墮地獄受苦,並因此結緣,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的證了羅漢果。”

佛陀講完以後,諸比丘們都知道了,一句惡言,就能招來苦報。很多人惡語傷人時人們一般會拿直爽作擋箭牌:“我很直爽,我有什麼說什麼。” 這個問題很嚴重,如果有什麼就能說什麼,天下凡夫都是有過失、有缺憾的,是否以直爽,從今天至未來際,把每個人的過失都應揪出來惡罵一遍呢? 三界凡夫都是業障病人,對待病人的方式是要去悲憫療治,而不是對他惡罵攻擊。罵人者罵自己,壞人名聲者壞自己名聲,所以說別人的短處,須要慎重,沒有必要時不能隨便說。大家也不要有戲言和惡口。因為因果是不會饒過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