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用粉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培養桃李棟樑無數;他們勇立教改潮頭,打造精品課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他們身懷教育理想,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汗水和時光書寫自己的人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老師。

為教育發聲,連接人和教育!騰訊城市·安徽教育頻道特別策劃《師說》欄目,聆聽這些師者們的教育新理念,傾聽他們的教育軼事,分享他們的教育經驗。本期《師說》帶你走近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女士。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

16年的時間有多長?一個人從青年走到中年。

16年能做多少事情?這個人只做了一件事……

她,彭雯靜,從2002年安徽師範大學畢業到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工作,至今已經十六年。剛登上講臺時,她還是個懵懵懂懂的小青年,對上課一知半解,如今,昔日的小青年已經成為了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在16年如一日的堅持中,她不僅僅迎來了自己的蛻變,更獲得了每一個同事和學生家長的尊敬,也用青春和熱情見證了學校的發展。

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16年前剛到三十二中的時候,學校規模很小,只有幾個班級,教室桌椅都很老舊,也沒有什麼實訓的設備。”說到當年的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彭雯靜校長記憶猶新。“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創建於1958年,是合肥市首家公辦寄宿制高中,也是包河區直屬唯一一所省示範高中。經過60年的發展,如今的三十二中,校園環境優美、秩序井然,校風正、教風好、學風濃,各項工作都躍上了新臺階,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跨越發展之路。”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校園實景

回憶起自己執教的16年,彭雯靜感慨萬千。“一個好老師除了要有責任心,有工作熱情,有教學才幹,一定還要有愛心!教育是一份愛的事業,要把愛播種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歲歲年年,彭雯靜在這裡迎來送往,感受著學生們的歡聲笑語、朗朗書聲,都融化在這校園裡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里,融化在每一根草每一朵花裡,融化在老師們的心窩裡。

“彭校長深得師生的尊敬,不僅僅是因為她對學生毫無保留的愛和精湛的教學水平,更因為她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同事胡習武說道,彭雯靜校長為人隨和,尊重和寬容每一個學生,善於跟學生們交朋友,關注他們的快樂和悲傷,瞭解他們的心靈,和他們進行平等的對話和溝通,成為孩子們最可信賴的朋友和引路人。

彭雯靜深知“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長流水”的道理,從畢業之後就一直努力鑽研教學。因為教學水平精湛,她被評為語文高級教師、合肥市骨幹教師、包河區學科帶頭人、包河區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包河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還參與多個市級課題研究,所主持的省級課題獲得了合肥市優秀教科研評比二等獎。與此同時,她還在《中國教師》等刊物發表過多篇論文。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校園實景

搭建多元通道 以責任教育引領學生成長

其實,彭雯靜成長的過程也是合肥三十二中成長過程的一個縮影。“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我可以說是見證了合肥三十二中從一所普通中學走向市級、省級示範中學的發展之路。”彭雯靜校長表示,近年來,三十二中將“責任”定為學校文化建設主題,提出“樂於堅守 勇於擔當”這一校訓,以“責任教育”作為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並以此不斷探索辦學特色。

在推行責任教育中,合肥三十二中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責任促進學生成長。“課程有改變,學校才能改變;課程有特色,學校才有特色。我們認為課程體系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彭雯靜校長表示,一方面,學校將責任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明責任之理。合肥三十二中從學校建設、日常管理、制度變革、課程改革、隊伍建設等工作整體考慮,將責任文化貫穿學校課程之中,貫穿於課堂教學之中,貫穿於師生行為之中。通過“國家課程校本化”,構建學生高質量的課堂學習生活;通過“學校課程課堂化”,開設高質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個性成長;通過“實踐活動課程化”,營造學生高質量的學校生活。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學校課本劇《荊軻刺秦王》演出

“為提高教師課程研發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本學期我們學校特地開設了面對高二年級的選修課程,即校本課程。”彭雯靜校長表示,校本課程立足於關注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熱情,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有極高的要求。該課程囊括了文學、歷史、藝術、烹飪、小語種學習和現代科學技術等共計16門,其中小語種和英語口語課特聘外教授課。授課場所不拘於一室之內,結合課程需求,從教室到機房,從工作室到食堂,由室內而室外,自由多樣。

另一方面,學校將責任教育與主題活動相結合,使學生踐責任之行。學校開展藝術、體育、科普、文化等各種融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識性為一體的活動。如開學典禮、田徑運動會、新生廣播操比賽、辯論賽、法律知識講座、衛生知識講座、安全演練、成人儀式、畢業典禮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寬了學生參與面,提升了多方面的素質。學校還組織完善各種形式的學生社團,如攝影社、象棋社、合唱團、文學社、環保社、誦讀社、籃球社、足球社、曲藝社、模擬聯合國大會等等。這些社團給學生提供更多合作、探究與展示才華的機會,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擔當,培養負責任的能力。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包河區第四屆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在32中召開

精細管理提質量 特色教研顯成效

多年來,合肥三十二中一直堅持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在“責任文化”的引領下,秉承“責任踐行教育大愛”的核心價值觀,創辦適合師生髮展,家長、社會認可的合肥市優質高中。

包河區外教中心基地、北師大優質生源學校及北京師範大學高中教育研究中心首批實驗基地學校、全國青少年足球訓練特色學校、合肥市綠色學校、合肥市花園式學校、合肥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百姓心目中的好學校……一路走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三十二中學也在飛快地成長。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錄播室、畫室、圖書室、閱覽室等十餘個專用館室,以及學生們多項科創大賽獎勵,三十二中學人不斷地優化設施、創造成績,用行動擦亮特色品牌。

“為學生負責,是打造學校責任文化的關鍵。”彭雯靜校長說,合肥三十二中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將責任滲透管理之中。營造“愛生敬業、協作高效”的教學文化,實施“名師帶教工程”,以培養專家型、科研型、高素質管理型教師為目標,鋪設名師成長階梯,形成了以名師為龍頭,骨幹教師為中堅,教師素質全面提高為根基的梯形師資結構。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同課異構 互助共進

“2014年10月,在合肥市教科院、區教體局、合肥一中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學校啟動了質量提升工程。質量提升工程以整體提高學校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為核心,以培養學校卓越教師隊伍為重點,以學科組的推進為重要著力點。”彭雯靜校長說,三年時間裡,“質量提升工程”以聽課、磨課、研討、交流等形式開展,合肥市教科院及合肥一中專家們對學科組教科研活動進行了詳細的規劃、指導、監督和評價,學校九個學科組結合本組建設目標及教師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提升活動。

年輕教師的彙報課、骨幹教師的展示課、同課異構、課例研究、專題研討、專家講座……在合肥三十二中,質量提升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已經融入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通過“研究發現性學習”和“交流分享性學習”,讓老師們獲得了研究和分享的機會,並得以逐漸積澱為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經驗,從而不斷獲得發展和提高。2016年,在現有質量提升工程的基礎上,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又與合肥一中拓寬提升領域,在學校管理、科研指導、師資培訓、學生髮展及課程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學習、交流。合肥一中的名師團隊越來越多地坐在三十二中的聽課席上,更多合肥一中的品牌教學活動出現在三十二中的課堂上。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彭雯靜:十六載從教路 初心不改獻春華

教師結對幫扶 助推成長

在質量提升的促進下,合肥三十二中2014、2015、2016連續三年獲得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學綜合評價一等獎,2017年獲得綜合評價二等獎;2014年至今,學校有兩項省級課題、五項市級課題結題;學校老師在各類報刊上共發表專業論文50餘篇;有60多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各類評比中獲獎;有70人次在國家、省、市各類教學評比中獲獎。2017年,在優課評比中,學校有3節優課獲得部級優課,5節獲得省級優課,8節獲得市級優課。三年的時間裡,三十二中的教科研碩果累累,捷報頻傳。“質量提升工程”不僅讓教師收穫成長,讓學生得到發展,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讚譽。2017年底起,為期五年的新的合作計劃繼續開展,三十二中將瞄準自身的不足,迅速提升各方面綜合實力,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文/盧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