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紀實之“湄公河慘案”的幕後

大案紀實之“湄公河慘案”的幕後

新的案列講述方式,同樣的案例,別樣的精彩,希望新老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老崔也在這裡謝謝大家了。

當時的案情小編在此就不做贅述了,(喜歡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百科)最後結果以糯康、桑康、依萊、扎西卡、扎波、扎拖波被槍決而告終。

官方給出的案件結果是:“糯康犯罪集團長期盤踞在湄公河流域“散佈島”一帶實施犯罪活動。2011年9月底10月初,為報復中國船隻被緬甸軍隊徵用清剿該集團,被告人糯康先後與被告人桑康·乍薩、依萊及翁蔑、弄羅(均另案處理)預謀策劃劫持中國船隻、殺害中國船員,並在船上放置毒品栽贓陷害。”

小編在此並不這麼認為只是簡單的報復行為,因為這已經是一起國際事件了。況且當時中國與周邊一些“組織”關係也很好,為什麼單單選擇這個時間報復,既然是報復為了顯示震懾為何還要栽贓呢?

首先是泰國警方的無能,案發20來天是泰警方几近毫無進展的調查,可以說沒有任何實際的成果。

隨後26日中國公安部派去調查團現場勘查。

然後峰迴路轉,在內外壓力越來越大,泰國全國被水淹到顧不上其他任何事情的當口,在10月28,9名泰國北方邊防部隊的現役軍人,在其上級軍官的帶領下,前往泰國清萊府警察局自首,承認他們就是10月5日殺害13名中國船員的兇手。至此,泰國警方認為案件已經獲得重大進展,

前面就說了,在下無論如何也無法認同這個案件已經“基本破獲”的結論,不說這個案件還有多少隱情,僅就這些我們公開知道的信息來判斷,這9名軍人也無法解釋很多問題。

到最後糯康等人被處死,這九人除了被泰國軍方起訴再無其他消息。

為什麼泰國急於交出這九個人,為何後來案件又變得與此無關?

第一、這個事情發生距離英拉就任泰國總理正好兩個月。這裡有必要說明,泰國首先是美國盟友,特別是軍方親美的人較多,這是過去中國較難影響泰國政局的根本原因之一。

近些年,這一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但仍然沒有完全扳過來。所以,相對來說,美國在泰國的影響力相較中國仍然會大一點。

不過,泰國在中美之間總體還是走的中間路線,並未真正倒向一方,泰國王室既有親美者也有親華者,泰國無論誰上臺,掌控大方向的還是泰國王室,所以無論誰執政都不可能和自己旁邊的大國為敵。

英拉和英拉的哥哥他信,都是泰國華人,他們代表的是中下層的利益,泰國的精英和王室都不太喜歡他們,這是為什麼雖然在民間支持率高,但兄妹倆均遭政變的的根本原因(英拉遭遇的是憲法政變)。

以下一段摘自—《環球時報》

相比精英階層,代表中小層的他信和英拉更能站在泰國中下層利益上去考慮問題,所以在作出選擇時往往是對中國有利的,如此就會惹惱美國,親美的軍方和政治精英就會聯合起來發動政變。泰國陸軍發言人汕森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各方不要急於定論”。在整個採訪中,記者明顯感受到泰國政府和軍方對案件偵辦態度存在明顯差異:泰國副總理的堅信、泰國軍方高層的“不急於定論”以及帕莽軍營軍官的否認、泰國警方的“先硬後軟”,讓案情進展變得更為複雜。

在泰國君主立憲政體下,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泰國軍方領袖始終對泰王保持著極大的尊重與順從,同時通過維護王室為軍隊謀求自身利益,而不是聽命於政府。軍方的勢力遠大於聽命於政府的警方,而且軍警之間關係十分微妙。員警只能控制曼谷等大城市,在邊境地區,治安和防務全部由軍隊負責。有分析人士認為,軍界部分高層跟邊境地區的犯罪團伙之間有著種種瓜葛,新成立的英拉政府和前他信政府大力推進的肅毒政策影響了他們的利益,湄公河慘案可能是泰國軍方故意給總理英拉出的難題。

小編認為這個消息已經可以充分說明事件因由。還不止於此:

從外站得知:慘案發生前,曾有3筆鉅款從美國轉入“金三角”地區,應該是籌畫此次行動的經費,分成幾部分轉給參與此次事件的幾股勢力。他還聽說當地有人表示:拿到錢後一輩子都舒服了。泰國當地一些輿論說,慘案幕後策劃者可能是美國勢力,也可能是美國販毒犯罪集團。據悉,中美兩國2003年曾在“金三角”聯手摧毀過一個販毒集團。該販毒集團組織嚴密,成員眾多,將毒品從“金三角”地區過境中國販往美國等地。

在“金三角”老撾一側、緊挨泰國緬甸水域分界線,有一箇中國商人租賃老撾土地99年開辦的“金三角經濟特區”,佔地約1萬平方公里,目前正在修建機場,當地人都認為可以供軍用飛機起降,而且特區內還有一些建築可以作為軍事用途。清盛警方一位元官員說,中國在該地區勢力的擴張,使得美國很不高興,因此作出了遏制中國的一系列行動。

事實上,在10月5日湄公河慘案發生前,就出現了栽贓“金三角經濟特區”販毒的事件,在特區內查獲了大量毒品,泰國媒體和西方媒體大肆報導,批評中國的對外投資。當地知情者認為,這也是與“湄公河慘案”相關的一系列行動之一,目的都是抹黑中國、遏制中國。

其中方投資人表示,那次繳獲的都是品質較差、價值不高的毒品,屬於栽贓道具。

泰國緝毒方面也有相同的分析。“湄公河慘案”和“栽贓毒品”嚴重影響了“金三角經濟特區”的旅遊以及賭場生意,最近幾個月來遊客稀少、虧損很大。但遺憾的是,在帕莽軍營的網站上,有關聲稱從兩艘出事商船上截獲大量毒品的消息至今仍然保留。

事實上,有一股勢力一直在製造當地局勢不穩的輿論,以否定中國恢復湄公河航運流域安全的努力。在12月11日中泰緬老四國聯合護航圓滿成功後,第二天《曼谷郵報》網站和緬甸某報紙竟然沒有任何消息來源就發表消息:11日護航過程中湄公河流域發生交火。這也許是這些媒體錯誤引用西方媒體消息,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通過媒體發佈虛假消息。指揮此次護航的第十一區水警指揮官阿塔武上校當時一直與搭乘中國護航船隻從關累赴清盛的4名泰國水警保持聯繫,其間沒有任何交火報告。

有人透露《曼谷郵報》的消息發表之前,12日清晨就有西方媒體電話詢問他是否發生交火事件,說明這條消息從一開始就是有人故意放出,以製造湄公河流域局勢不穩的氣氛。可以看出,這次“製造謠言”與“湄公河慘案”、“毒品栽贓”都是有策劃的系列行動,無一不以製造混亂、攻擊中國為目的。

據參與案件偵破的第五警區副指揮官詩提蓬少將和水警指揮官阿塔武上校介紹,涉案泰國士兵面臨的指控有兩項:故意殺人和破壞證據(挪動屍體)。還有當地部分警方人士告訴記者,“金三角經濟特區”的監控錄影和當地漁民都目睹了案發經過,是泰國士兵在船隻停下後殺害了中國船員。回想起12月11日復航儀式上的一個細節,來自警方的詩提蓬少將在接受完記者採訪後,悄悄把一個記者拉到一邊,詢問記者是否瞭解中國公安到底掌握了湄公河慘案的哪些證據。

答案其實已經很清楚。中國船隻的緊急電話應該具有危急時刻發送現場圖片的功能,而且中國海事監控衛星可能能夠重播航行過程,中國警方可以從“金三角經濟特區”獲得案發時的監控錄影資料。作為“金三角”水域泰國水警的負責人,他寧瓦中校還表示,以前,“金三角”水域收取保護費主要由以毒梟諾坎為首的集團負責,後來由於小股武裝勢力眾多,諾坎無法控制,出現了各股勢力紛紛收費的情況。但各派別都不會殺害船員,最多進行毆打、脅迫,這次用如此殘忍的方式殺害全部船員,一定是別有目的。

綜上所述,大國博弈的身影無處不在!

不止於此包括最後英拉的下臺,對中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大米換高鐵這麼好的事就這麼推遲了,何時重啟是很難說的事,這事是惹惱美國的根本原因,也是促使英拉下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誰上臺都可能不會那麼快重啟。對中國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泛亞高鐵網建設被延緩了,這損害了中國的戰略利益。

但希望每件事我們都能知道其中的原因,而不是敷衍,有些事越遮掩反而變得讓人猜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