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日本刀、雁翎刀柳葉刀和苗刀,哪一把刀的實戰能力強?

陸小鳳157347534


說實話,這些武器都是用的好就強,沒有說誰就一定能夠戰勝誰成為刀王的。當然了,每種刀都有自己出現的特點背景,也就是說在這種背景下,他們是最好的選擇。



先說大刀,通常我們提到的大刀(不是抗日大軍刀),指的是宋代開始流行的長柄刀,長柄刀的出現,是因為重甲步兵和具裝騎兵的大規模興起,因為護甲防禦力提高,直刃長刀的實用性被大打折扣,曾一度脫離了中國的戰場。長柄刀的優勢在於他可以劈砍也可以穿刺還可以挑擊,其效果就類似歐洲的瑞士戟。通常在面對重甲士兵的時候,長柄刀往往不是砍殺對手,而是將對手砸死,或者打掉頭盔,轉而劈掉對方的頭顱,可以同時完成長槍兵和大斧兵的任務。


再就是日本刀,日本刀分類很多,這裡就說使用時間最多的打刀。打刀就是後來武士用來格鬥的武器,也是武士的身份象徵,打刀製作工藝比較複雜,採用雙淬火技術。一把上等的打刀據說可以切開13俱人體的腰部,稱為十三胴。現在最好的打刀可以切開7胴(豬腰),可見武士刀之鋒利。之所以武士打刀能夠在日本盛行那麼久,跟日本的護甲情況也有關係,日式盔甲防禦力很差,鐵質盔甲少之又少,因此像這種快刀才會有市場。換句話說就是打刀的破甲能力很差勁。


雁翎刀是明清時期最常用的刀型,刀身較為平直,刀尖為略上翹的圓弧形,刀尖至刀背15~20cm處多開刃,一般稱為反刃 ,可以步戰亦可馬戰,是中國刀的最高進化水平之一。事實上雁翎刀多作為輔助兵器和佩刀使用,對付鎧甲有單手輕型刀劍的通病-破甲能力不強。

柳葉刀,指的是在中國使用的中國武術刀其中一種,因刀的形狀類似柳葉,故此得名柳葉刀。這是通常用於騎兵和步兵上,明軍大量裝備此刀。其效果和雁翎刀是一樣的。




苗刀刀長五尺,刀身修長,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並可單、雙手交換使用,這樣便於發揮腰背整體力量。臨敵運用時,輾轉連擊、疾速凌歷、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殺傷威力極大。其根源是大明御林軍刀,再往前就是武士打刀。在明代的薊北遼東戰場,苗刀也曾大顯身手,給予了蒙古人很大的心理陰影。到了清代,苗刀在軍中衰落,但未消失,而是走起了民間武術家的路線。


羅列完了還是那句話,這些武器各有各的特點,適合於各種特別的場合,但還是說了,誰用的好誰最牛逼。


火器工坊


苗刀和日本刀的區別: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刀柄和刀刃,苗刀只是稍微帶一點弧度,更接近於直刃,而日本刀則是典型的彎刀,用法不同;苗刀刀柄佔全體的比例比較大,且柄很粗厚,所以苗刀揮動起來像長槍;

▲中國民間苗刀刀法

苗刀刀鋒很尖,日本刀刀鋒也十分銳利,苗刀重視刺的使用,日本刀很少用刺,常用“斬”;日本刀的硬度為58-60,可以更高,但會使刀身容易折斷,就硬度,日本刀刀身打造精緻,但就耐用度則要差,其缺點是壽命短和無法修復,但日本刀在作戰中避免與對方的兵器磕碰。

▲苗刀

苗刀實戰的歷史最早為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將軍為剋制倭寇的日本刀,借鑑日本刀的優點而創造戚家刀,苗刀是在民國十年定名。曾經苗刀在武術上的發展引起了日本劍道的重視,所以日本的劍道曾經經常邀請和中國使用苗刀的高手切磋,但是結果大多都是日本敗,所以從這也能看出苗刀確實是一種實用的武器比較剋制日本刀!


臥床知風雲


在明嘉靖年間,倭寇屢次來犯我國邊境,在抗倭前期,大明士兵基本是兩三個才能換一個倭寇,除了倭寇驍勇善戰外,大明的兵器不如人家也是一方面,倭寇的日本刀不但靈活鋒利,而且採用的鍛造技術也優於明刀,直到戚繼光登臺發明了一種武器叫“銑”(參照國產零零漆裡達文西的要命你2000),才開始剋制倭寇。

中國苗刀與日本現在流行的劍道用的太刀,十分相似,都是雙手使用的一把大長刀,但技術確迥然,各具特色,使用的是中國的武功,綜合起來要優於日本刀。


遊丸


首先,日本刀清刀跟唐刀一樣,是統稱而非具體形制。尤其清朝軍刀民刀種類繁多,不好列舉。

至於實戰能力,各有所長,不能隨意排座次,那是外行想當然的想法。

日本刀聲名在外,但是種類也不少。薙刀野太刀太刀打刀脅差鎧通懷劍……等等。現在狹義的武士刀就是說太刀或者打刀。二者不太好分辨,但是目前多為打刀。

日本武士刀以鋒銳出名,弧度清晰流暢,切割能力出眾。不擅長破甲。

雁翎刀是直刀向彎刀過渡的一種形制,不同於環首刀和唐大刀,刀鐔變大,刀身有弧度,刀尖有反刃。接近於明清時期的腰刀。是單手兵器,利於砍刺。

清代軍刀有多種,直刀彎刀長刀短刀都有。但是一般來說是牛尾刀和柳葉刀。有明顯的遼金風格,兩種刀的區別在於刀尖寬窄,各側重於劈砍和切割。同樣都是單手武器。

苗刀定名於民國,因為刀身修長如同禾苗。標準刀長五尺左右,刀身略有弧度。兼具刀槍特點,可砍可刺。一般來說都是說的戚家軍刀,形制也確實是用來剋制倭寇浪人武士刀的,但是作用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明顯。

大刀現在指砍刀,刀身較寬,短。一直都是當做農具使用。後來抗日戰爭爆發,中國軍隊武器落後而且缺乏,因而大量裝備砍刀。這也代表了中國人民一往無前衝鋒陷陣寧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精神。因而有很多人民族精神爆棚大力鼓吹砍刀剋制日本的刺刀和武士刀。然而現實殘酷,一寸長一寸強,一分短一份險。砍刀不僅短,而且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重,只是為了防止被日本軍刀劈斷而特別寬。本來就處於劣勢,再加上中國軍隊營養不良,訓練落後,白刃戰其實都是大敗。即使是喜峰口一戰,二十九軍大刀隊威名赫赫,即使夜間突襲,可是依然損失慘重,傷亡人數遠超日軍。所謂的刀法“破鋒八刀”也不要再吹了,砍刀唯一可能用的就是一招,刀背向下,上提磕開對手武器順勢下劈。可是絕大多數士兵連這一招也用不出來就已經被刺死。


夜闌臥聽


實戰是啥實戰,戰場打仗還是民間打鬥,戰場上,首選清腰刀,雁翎刀,都是近戰肉搏兵器,騎兵利於左右揮舞劈砍,步兵持長槍,腰刀便於攜帶,苗刀是雙手刀,刀長厚背窄刃,劈砍起來沒日本刀靈活,但刺擊威力大,但戰場上用,侷限性還是挺大的,遠刺沒大槍距離長,近砍沒腰刀靈活速度快,冷兵器時代,腰刀雁翎刀這類單手刀是戰場主流,肉搏近戰必備,排名第一,苗刀大刀次之,日本刀墊底。打鬥用的話,苗刀第一,雙手持刀,刀身又長,刺擊為主劈砍為輔,對日本刀腰刀大刀都優勢明顯,日本刀和腰刀各有優勢,勢均力敵,大刀最次。


牛魔王135513364


牛人手就解決問題,筷子都可以殺死人,慫人啥都不中


cy牟牛牛


現實中,誰也沒有看到過這幾種刀的實戰吧!輕便鋒利應該是佔有很大優勢,格鬥中速度最重要,一把刀你拿著都費勁,上陣打仗那直接就是找死。日本刀和苗刀當勝出,能雙手握把更添劈砍力度,相比其它三種,這兩把刀優點更突出更明顯!


63294828792


大刀勢大力沉,日本刀,柳葉刀雁翎刀,輕便鋒利,苗刀長,刀矛兩用!


中國70569003


都是好刀,看用在什麼人手裡


江山如此多嬌66013


這種討論法,有點偏頗吧?不論啥武器,看拿誰手上,會玩的秒殺菜鳥,除非對上火器。大刀雖然剋制倭刀,但有點重,不練練還真幹不過輕一點的兵器。再個,都說實戰了,都得是練家子才能給意見吧,問我們普通老百姓。。。我只能說沒菜刀好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