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新修窑洞封顶为什么叫做“合龙口”?

陕北人新修窑洞封顶为什么叫做“合龙口”?

作者丨鲁翰(书房记团队作家)

龙崇拜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文化、龙的传说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稽古以来龙一直是尊贵、威严、智慧和祥瑞的化身。

陕北人新修窑洞封顶为什么叫做“合龙口”?

陕北的老百姓就是把龙当作圣物或神灵来崇拜的,譬如有“龙抬头”的习俗,有“生肖龙”的观念,崇拜“龙王”,崇尚“真龙天子”,也有山脉风水的“龙脉”敬仰。百姓普遍认为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鳞肉,石是龙的骨殖,草木是龙的毛发。地舆方位尚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院里的石碾子石磨也尊号为“青龙”“白虎”,但或寻得一眼清洌的山泉,便自枉称“龙泉”。

譬如米脂老城东长西短,呈“凤凰单展翅”之势,自古没有西门,就是因为“西角楼”压住九条龙禳镇的传说,民间盛传,王气郁勃触犯了元廷的皇权禁忌,是元世祖遣人建起西角楼,但三百多年后,还是有李闯王横空出世,龙行虎变。李自成行宫也叫盘龙山,山下竟有圣泉叫五龙洞。离米脂十来里路就有驰名西北的庙观“黑龙潭”,无定河斜对岸二十里远近的西川就有个狮相把门、人物俊诡的“龙儿崖沟”呢!

人们嘴上说话也离不得云龙道龙,“龙多不治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的儿子会打洞”“正月初五龙睁眼,家家户户擀长面”。比喻人家娃娃出人头地说是“成龙变虎”,就是看到别人穿着长袍短褂,免不得谐谑一句“龙衣马袍”……

最值得说道的是,陕北人新修窑洞封顶合拢的告竣环节,居然叫做“合龙口”,所谓“上合龙入首,下合龙出口”。

陕北人新修窑洞封顶为什么叫做“合龙口”?

陕北老乡修建窑洞通常叫“箍窑”“券(quàn)窑”。券,《康熙字典》解释为:劳也。《汉典》解释为:“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构件。

陕北人嘴里这个“券”字用的何其了得,一面点出了“修造基业”的费心劳力,一面也说清了深拱技艺的艰险繁复。

旧以前往往穷其一辈子甚至几辈人的积蓄,如能券起几峊(niě)新窑或者一埠地方,那都是四乡八村“有力量”“有力成”的上坡坡人家或者经济上的“亢硬”人家。因此“券窑”和“合龙口”无疑就是一项重大且又严肃的活动。

所谓的“合龙口”就是在新建窑洞的拱洞全部箍“就宜”之际,只留拱顶正中一块砖石料的位置空开,等待吉日吉时(一般在正午十二时)一到,再行加以填充合拢,以表示“龙口”暗合。

陕北人新修窑洞封顶为什么叫做“合龙口”?

窑洞多数为几峊一院一线或数排窑洞为一个囫囵整体,但不论是多少峊窑,也不论多少排,总以户为单位,合龙口只能在一处成合,遵循的是“二龙不聚头”的禁忌。由于窑洞多为3、5、7的奇数,则选定中窑正中顶的“窑月口”作为“龙口”,预备填充的那一块窑面石或窑面砖称之为“口石”或“口砖”。在龙口的背面还得再预凿一个“槽钵钵”,那是安放镇宅之物所用,这小小的“石钵钵”具体要安放什么当要东西呢?譬如须有鸡心、鱼心、兔心等“三心”“七枚字”的汉满铜钱(字形朝下的汉字、字形朝上的满文),还有五谷袋、五色精石、十二料“精药”、七料“香药”和菜籽、碎铁屑等,目的是祭祀神明,以驱邪辟祟,保佑平安。

“合龙口”仪式在陕北建筑民俗里很见得一番大阵势。

龙口既合,鞭炮轰鸣,唢呐号奏,此后再于窑面龙口石缝钉上一双未用过的红竹筷子呈十字形,一支蘸过墨汁的新毛笔、一锭未用过的新墨、一本黄历,以上一应物件统以五色线拴好……这些议程都是以吉物吉牲,祈告神灵广施洪恩,以趋利远害。祭祀吉物安放好,平师或匠头站在龙口前,身披“五尺”或“三尺”花红(红绸、红布或红被面),怀抱“金斗”,里面放有碎馍、碎糕、红枣、五谷、花生、麸子、糖果、铁针、铜钱、银镚和干草节节等,然后立于龙口之上,将这些东西四下抛撒,俗称“撒粮馍”,也叫“撒福禄”,引惹得四邻亲戚群情振奋,手忙脚乱地捡拾“天上福禄”,同时居高临下且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接得住,荣华富贵;接不住,富贵荣华……”

陕北人新修窑洞封顶为什么叫做“合龙口”?

然后神情激昂,再行唱叹《合龙口歌诀》:

初九十九二十九,鲁班留下“合龙口”。

下石喜逢黄道日,合龙正遇紫微星。

嗨—— 一合龙口世不开!

匠人上了凤凰台,财神爷今天送喜来。

前院骡子后院马,一年更比一年发。

前院碾子后院磨,一年更比一年好过。

驴驮金,马驮银,骆驼驮回来聚宝盆。

聚宝盆把平安保,金马驹儿满院跑。

一撒东方甲乙木

二撒南方壬癸水

三撒西方庚辛金

四撒北方丙丁火

五撒五方戊己土

……

匠人无忌,事主无忌!

小工无忌,看家无忌!

姜太公在此——

百无禁忌,大吉大利!

陕北人新修窑洞封顶为什么叫做“合龙口”?

从“合龙口”仪式来看陕北民俗里的龙文化,它的核心依旧还是儒家学说,又兼融五行阴阳的具体运合;不仅仅在信仰和风俗上体现一定的人文价值,更为欣喜的是它里面包含和闪耀着民间文化的熠熠光芒。

无论如何,黄土地和她上面的生命,若有“潜龙勿用”之困,必定自有“或跃在渊”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