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媽媽這樣陪寫作業,孩子一躍成學霸!

最近網絡上非常流行的一個段子:“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 可以說家庭作業,成了親子關係中不可迴避的痛,說他影響了家庭的和諧也不為過。

博士媽媽這樣陪寫作業,孩子一躍成學霸!

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高效的完成家庭作業,並通過家庭作業,使自己的學習知識得到鞏固,學習成績得到迅速的提高?

一位博士媽媽,教給孩子寫家庭作業的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

1、陪孩子寫作業,而不是 “看著孩子”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與“看著”孩子寫作業,有著很大的區別,現在有很多家長,站在孩子旁邊,盯著孩子的作業本,一旦發現孩子在寫作業過程中出現錯誤,就馬上指出來,並大聲指責,這會嚴重的影響孩子思考問題的思路。

博士媽媽這樣陪寫作業,孩子一躍成學霸!

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感覺到,寫作業成為了你和他共同的任務。

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是正常,這些錯誤可以在孩子完成作業後,培養孩子完成作業後,自我檢查過程中去發現去解決。

陪孩子寫作業,就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在孤軍奮戰,始終有一雙堅強的臂膀在後面,這會給孩子一個很強的心理暗示。

陪伴孩子的父母,這時最好也是看書或學習,堅決不可以看電視或玩手機。

博士媽媽這樣陪寫作業,孩子一躍成學霸!

2、先複習,再開始寫作業

寫作業前的複習是一門大學問。寫作業之前,一定要利用10到15分鐘進行復習。

有的同學寫作業之前不復習,有的同學複習也是翻開書本,隨便看看。

正確的複習順序是這樣的。

1、先合上書本和筆記,回憶老師上課時的情景,像放電影一樣,回憶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強調的知識點。回憶的越多,越準確越好。

2、翻開書本和筆記,結合之前回憶的情景,對上課的知識點重新進行梳理,加深理解和記憶。

3、看一遍書本上例題的解題過程。這樣複習才算結束。

博士媽媽這樣陪寫作業,孩子一躍成學霸!

3、寫作業就是在考試

在這裡,小編要特別推薦家長朋友們看一本書,名叫《認知天性》、作者是彼得 布朗。書中會讓人看清以往的學習誤區,只有認清學習本來的面目,通過不斷的刻意練習,尋得規律才能更好的幫助到孩子更高效的學習。

博士媽媽這樣陪寫作業,孩子一躍成學霸!

《認知天性》這本書中提到,學習越輕鬆,效果越不好,學習其實就是一個挑戰天性的過程,只有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那些不花力氣、沒有挑戰的學習就像在沙子上鞋子,今天寫上,也許明天字就消失了。

只有把平時的寫作業當成考試,才會在真正的考試時當成平時的寫作業。

既然是考試,就是要在寫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考試習慣。

(1)要學會做題前仔細審題的習慣。對於任何作業,認真讀題,瞭解題目要求,再開始做題。沒有良好的審題習慣,要麼做不對題,要麼做題不全面。

(2)按照先易後難來完成作業內容。

(3)通常寫作業的時間很難去界定,難界定,並不代表不能用時間去界定,還是要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寫作業,避免分心,另外也訓練了答題速度。

做作業時,有時間緊迫感,才能適應將來的應試考試。

(4)完成好作業後自我檢查的習慣。考試時答完題需要,自我檢查,寫作業,亦如此。

博士媽媽這樣陪寫作業,孩子一躍成學霸!

4、家長只檢查作業的整潔度,而不檢查作業的對錯

現在很多父母,都是在幫孩子檢查作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在作業過程中不出現錯誤,到學校後獲得老師的好評。

事實上,從長遠來講,這對孩子的學習是不利的,讓孩子感覺,解題的對錯,是父母的責任。

即使作業沒有錯誤,獲得了老師的好評,孩子也不會從中感覺到很強烈的成就感。

最好的辦法是,父母只負責檢查作業的整潔性,書寫習慣,父母只需要提醒他,寫完作業後,一定要多檢查兩遍。並鼓勵孩子寫完作業後,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分析,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解題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