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跑路”跑出便民加速度

今年,廣州市政務辦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打造“一窗”綜合受理平臺,推行全流程網上辦理,讓“信息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截至目前,覆蓋市、11個區、172個鎮街和2685個村居的網上辦事服務體系已形成,市級1432個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的可網辦率為90.71%,首批共20項的跨城通辦業務已開通。

堅持問題導向,持續精準發力。廣州聚焦企業和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奇葩證明”等痼疾,順應群眾期待,力除煩苛之弊,大興便民之舉,著力推行全流程網上辦事,大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釋放了老城市新活力。今年1~8月,廣州新登記市場主體29.43萬戶,同比增長43.84%。市場主體設立活躍,與廣州快捷便利的“一窗式”的商事登記制度不無關係。

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在全國各地紛紛以“放管服”改革為指引、以“互聯網+政務服務”行動為契機、以構建服務型政府為目標的改革大潮中,“信息跑路”代替“群眾跑腿”要跑出加速度,廣州才能繼續保持領先姿態。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從存量著眼著手,一方面是流程優化、服務提升,另一方面是簡政放權、應放盡放。

“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改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等是流程優化之舉,也是存量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建立“前臺受理、後臺審核”機制,綜合服務窗口統一收件、出件,實現“一個窗口”服務和管理,大大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變“每個部門分別辦”的串聯模式為“各個部門同時辦”的並聯模式——假如一項工程需要完成7項審批,每項審批耗時7個工作日,串聯審批需要49個工作日,並聯審批只需7個工作日,效率改善不言而喻。如南沙自貿區推行“一口受理、多證聯辦”之後,實現企業證照一天(7小時)辦結,最快十分鐘辦證,開辦企業環節可比肩全球效率最高的國家和地區,就是流程優化帶來效率革命之明證。

政務服務最易出現也最難克服的就是各自為政、互不往來,不同區域難以實現跨區通辦。很多時候,企業和群眾又有這方面的需求,譬如社保轉移、醫保異地結算等,流動人口就非常關注。政務服務擴容提質,要把跨區通辦作為一個重點予以考慮。廣州市政務辦分別與梅州、清遠兩地的政務部門簽訂政務服務事項跨城通辦協議,開設廣梅、廣清跨城通辦專窗,惠及需要在兩地辦事的群眾,此舉甚好。進一步,要擴大跨區範疇,尤其幾大城市之間,並不斷增加通辦事項。

企業和群眾對“辦事難”嘖有煩言,部分原因在於審批事項過濫、過多,就像那些遭吐槽的“奇葩證明”,一些根本沒有必要存在。簡政放權要“減”“放”“並”並舉——不符合上位法和不合規的審批事項要削減;下級機關有能力承接的審批事項要下放;由同一部門實施的管理內容相近的多個審批事項要合併。這是讓“群眾少跑腿”的治本之舉。今年,廣州市政務辦在市本級全面免除個人身份證複印件。其中,313個事項只需要申請人提交身份證原件,此舉實現免除相關證明超150萬張。事實證明,許多原來根本不敢放、不能減的事項,放了、減了也沒有什麼風險。

“放管服”改革成效如何,要看各地營商環境是否有所優化、群眾辦事是否更加便利、發展環境是否改善,最終要由企業和群眾說了算,企業和群眾是否滿意才是標準。因此,此項改革事前要問政於民,事中要接受群眾監督,事後要問群眾是否滿意,以民意作為深化改革的目標導向。

(廣報評論員 練洪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